李偉
摘要:新教材推出以來,“自主、研究、協作”的教學方式要求更多地關注孩子學習過程中的錯誤和遺漏。糾正本身就是一個從錯誤思考到錯誤處理的過程。它不同于糾正錯誤的個人行為(例如,如果劃掉錯誤,則可以寫出標準答案)。這是為了實現個人目標。如果我們能夠巧妙地把握學生向不正確方向的轉變,就可以定性地與學生討論和思考。進而有利于學生自我糾錯能力的提高,甚至學生個人素質的提高和改變,最終實現“減負增效”的總體目標。
關鍵詞:初中生;數學課;糾正錯誤的問題集;方法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6-002
1.正確引導初中生糾正數學題
1.1構建錯誤的場景,欲擒故縱
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正確地解決在數學解題過程中經常犯的錯誤,老師可以給學生設置陷阱,故意讓學生做錯題,讓學生意識到他們的錯誤,然后反省自己的問題。比如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第5章“生活中的軸對稱”的學習案例,老師可以根據一些照片展示,讓學生看到一些很容易看到的軸對稱圖形照片的錯誤。老師故意讓學生說是軸對稱圖,學生肯定會落入老師的圈套。這一刻,老師會糾正學生,學生會覺得開悟了。
在學習“絕對值”的情況下,學生在做題的整個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平方根的非負性。如果一個數的平方根是5,那么這個數就是數字的平方根本身看似簡單的問題,學生往往不注意就做錯了事。老師也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員進行培訓,讓學員不斷總結整理錯誤,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和錯誤。這樣,學生會在自己的錯誤中提高思想認識,不斷用心閱讀和分析題型,促進學生準確率的提高。
1.2小組合作學習,探討分析初中生的引導
有時老師只需要一點就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錯誤。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難度系數比較大。學生在解決困難之前必須仔細思考。針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使學生在小組中不斷提高能力和邏輯思維的一致性。引導學生發(fā)表意見,先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使學生的學習理念在討論中得到完善。學生的自學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此外,討論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防止學生經常犯錯。
例如,已知AB為圓0的直徑,C點在圓O上,通過C點畫直徑為AB的垂線,垂足為D,D點將AB分為兩部分為2:3。如果圓的半徑長是5厘米,那么BC的長度是多少?很多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都不知所措,甚至一直在思考。有的同學有自己的想法,但并不合適。教師能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根據討論,同學們可以先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沒有想法的同學可以專心聆聽。根據討論,學生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開闊了學生的思路,促使學生杜絕錯誤,及時改正,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1.3正確引導初中生獨立思考錯題,理清思路
引導學生做錯題集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梳理思路,看看哪里有問題,哪里解決了錯題。當學生的想法正確時,學生就會有正確的理解,并能夠解決所有的數學問題。在思考錯誤的題集時,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判斷和想象辨別力,讓學生在答題過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數學思維方式,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所以面對錯誤的題組,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思考和研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研究發(fā)現問題,進而在以后改變自己的錯誤,進而產生自己的正確認識,解決困難。
例如,練習: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邊是4,另一邊是3,它的面積是多少?這個問題必須由學生詳細進行。根據等腰三角形性質,學生進行討論,根據分析,學生應該得到這個三角形的邊分別為3、3、4或3、4、4。最后用勾股定理來計算三角面積。但是,學生通常會忽略某個情況。當同學們記得腰長是3,下邊是4,3+3>4可以形成一個三角形時,同學們的思維就停在這里,不容易考慮腰長4的情況。學生們會根據自己的想法感知到自己的錯誤,當然可以把問題解決。教師要給學生時間和機會,讓學生有施展才華的舞臺,鼓勵他們積極開展研究。
1.4回顧公開訓練,正確引導初中生
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師可以選擇“先學后教”的教學方式。應對課堂培訓,為取得良好的實踐效果,教師應盡量選擇公開評審的方式。針對學生的不正確和不足,老師在點評學生時公開強調,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讓學生了解自己的不足。這樣,老師的復習也保證了即時性和合理性。教師可以及時對學生所犯的錯誤進行評價。促進了學生有目的的進行學習和提高,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確保以問題為導向,不斷改進和提高。
比如,在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學完勾股定理后,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研究思考:有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兩個直角邊AC=6cm,BC=8cm,現在沿∠CAB的角平分線AD拉伸直角邊AC,使其落在弧AB上并與AE重疊。你能算出CD的長度嗎?一些學生在訓練過程中錯誤地輸入?!鰽BC被視為等腰三角形,AD是BC的垂直平分線,同學們將問題簡化,認為BD=4。把△ABD想象成一個等腰三角形,如果老師能及時檢查學生的錯誤,學生會發(fā)現他犯了一個錯誤的原則問題?!鰽BC認為它是一個等腰三角形。老師的批改會給學生一個既定的認識,并促使學生立即改正和改正。在復習中,老師可以具體指導學生設置CD=X,然后DE=CD=X,所以DB=BC-CD=8-X。還有,因為AC和AE重疊,所以AE=AC=6,EB=AB-AE=10-6=4,在直角三角形中EDBEB=4ED=XDB=8-X根據勾股定理,X=3。老師的復習會讓學生發(fā)現自己的錯誤,鼓勵學生思考變化,提高學生刷題的準確性。
結束語:總而言之,初中數學錯誤確實是一種“美麗”的資源。對于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其有效性不僅在于糾正題型上的錯誤,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建立錯誤的隸屬關系,了解錯誤的原因,使學生可以真正獲得相應的知識,提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讓教師根據學生的錯誤,了解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失誤和不足,使得老師的課堂教學越來越科學,越來越合理。
參考文獻
[1]徐洪太.自言自悟,讓數學糾錯有落腳點——以《100以內數的認識》一課作業(yè)本中的習題糾錯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21,(1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