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如敏
摘要: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yè)學校是江蘇省第二批職業(yè)學校智慧校園,泛雅平臺、學習通APP和可管控的“綠網手機”這些軟硬件設備為混合式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yè)中,實施混合式教學,以氣動壓力機的控制回路設計為例,從教學設計、教學過程、考核評價三方面進行設計實踐,既發(fā)揮教師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氣動壓力機的控制回路;混合式教學;教學實踐
0? 引言
“液壓與氣動”是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yè)學校(以下簡稱“我校”)機電類專業(yè)的一門理實一體課程。該課程僅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還體現出一些不足,如有部分學生對復雜抽象的理論知識理解力差,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受實訓設備的限制,學生參與度也有影響;操作時實驗成功率不高,元器件容易損壞;等等。混合式教學模式因其“以學生為中心,線上線下混合、多種教學方法交融”的特點,同時,我校是江蘇省第二批職業(yè)學校智慧校園,加上泛雅平臺、學習通APP和可管控的“綠網手機”這些軟硬件設備,從而為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理實一體“液壓與氣動”課程中的應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理實一體“液壓與氣動”課程中應用的優(yōu)勢
“液壓與氣動”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單指混合式學習一個方面,也不是傳統(tǒng)教學和網絡教學的簡單疊加。事實上,廣義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單指兩種及以上的教學形式的混合,比如講授式、討論式、直觀演示式、任務驅動式、研究式、案例式、在線學習、翻轉課堂、現場教學式等,還包括各種教學策略等的深層次交互融合??傊?,混合式教學是傳統(tǒng)教學的相互結合與補充,既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也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從而達成更好的教學效果。
2?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理實一體“液壓與氣動”課程中應用的有效途徑
2.1 教學設計
2.1.1 教材分析
本課程選用了理實一體化校本教材《液壓與氣動》主編:方志平。該教材以項目為引領,任務為驅動,以技能訓練為中心,適合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符合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要求。本課程共八個項目,均采用工程應用實例,體現“管用、夠用、適用”的指導思想,項目目標明確,實用性強。本文以氣動壓力機的控制回路設計為例,探討理實一體化模式下混合式教學在本課中的應用實踐。
2.1.2 學情分析
本課程以我校機電一體化專業(yè)四年級上學期學生為授課對象,他們已經學習了一些專業(yè)基礎知識,參加過鉗工、數控、PLC等實習,適合理實一體教學。在理實一體化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如有部分學生對復雜抽象的理論知識理解力差,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部分教學內容較陳舊;受實訓設備的限制,學生參與度也有影響;操作時實驗成功率不高,元器件容易損壞。傳統(tǒng)課堂難以實現教學效果。
2.1.3 教學目標與重點難點
①正確識別氣動元件的圖形符號,熟悉氣動元件件的功能;②理解氣動壓力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
能力目標:
①能用FluidSIM仿真軟件設計氣動壓力機控制回路圖,并仿真調試;②會選取氣動元件,在實驗臺上搭建氣動壓力機控制回路;③能正確進行氣動壓力機控制回路調試。
素質目標:
①熱愛本專業(yè)技術工作;②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和認真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
教學重點:
①能用FluidSIM仿真軟件設計氣動壓力機控制回路圖,并仿真調試;②會選取氣動元件,在實驗臺上搭建氣動壓力機控制回路。
教學難點:
①氣動元件的原理、工作過程、圖形符號和性能特點;②設計氣動壓力機控制回路。
2.1.4 教學策略
為了解決傳統(tǒng)液壓與氣動課程的難題,達成教學目標,結合人才培養(yǎng)方案,維修技術規(guī)范及企業(yè)崗位標準與職責和學生學情,本課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以情景創(chuàng)設為引入,項目為引領,任務為驅動,技能訓練為中心,線上線下結合,將教學過程分為課前引導、課中探究、課后拓展三個階段。教學設計框架如圖1所示。
教學流程如表1所示。
2.2 考核評價
包括學生自評、組內評價、教師評價等多元評價方式。
本堂課學生成績=課前(15分)+課中(70分)+課后(15分),其中課前(15分)=平臺資源預習(10分)+平臺課前測試(5分);課中(70分)=平臺自評(10分)+個人自評(15分)+組內自評(20分)+教師評價(25分);課后(15分)由教師評價給出分數。教師把本堂課成績輸入泛雅平臺,最后納入期末考試總成績。
《液壓與氣動》理實一體化、混合教學模式的考核成績由線上和線下成績相結合,理論和實踐操作成績相結合,過程性考核和結果性考核相結合,實現考核的多元化和全方位。這一考核方式,學生能夠隨時掌握自己所學及所得成績,重視每一次作業(yè)及測驗,提高本課程學習效率。
2.3 教學成效
學生現場操作壓力機的視頻,趣味詼諧的公眾號推文,吸引了學生興趣,激發(fā)了學習欲望。以任務引領為導向、理實一體化的教學過程,輔以微視頻,泛雅學習平臺、綠網手機上學習通APP、FluidSIM仿真軟件、實訓操作臺等,極大的吸引了學生興趣,提升了教學效果。主要體現三個方面:第一,選擇了15數控(1)(大專)(實驗班)和15數控(2)(大專)(參照班)的期末總評成績作比較,15數控(1)(大專)(實驗班)比15數控(2)(大專)(參照班)期末總評成績高5分,不僅提高學習成績,學習氛圍越來越濃,增強自主學習、相互學習能力和協作精神,也增進感情,提高了班級凝聚力。提升了學生學習的幸福感。第二,利用FluidSIM仿真軟件給了學生試錯的機會,系統(tǒng)可測試設計的回路是否正確,直到回路完全正確才能仿真。同時技能規(guī)范操作能力和6S管理意識顯著提升。第三,教師從知識傳授者成為學習引導者,通過一個個技術前沿領域的鮮活案例的講解,促使學生從知識的被動接納者變?yōu)橹鲃訉W習者。泛雅平臺中可由系統(tǒng)自助評分并輸出后臺統(tǒng)計成績,減少教師標準化題目的批改和成績分析。提升了教學效率和教師職業(yè)幸福感,體現了我校教育理念“積極教育幸福人生”。
3? 結語
信息化技術、資源和手段的應用有效整合了學習資源、延伸了教學時空、提高了教學效率;系統(tǒng)階梯式的教學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效達成了教學目標,學生選配正確率相較傳統(tǒng)課堂有較大提升。
參考文獻:
[1]王超.理實一體化教學在高職“液壓與氣動”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探索與實踐[J].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16(2):73-76.
[2]顧志偉.“液壓與氣動”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內燃機與配件,2017(20):152-154.
[3]袁加奇,范俊.高職《液壓與氣動》課程混合式教學方法實踐-以氣壓傳動控制回路為例[J].機電教育創(chuàng)新,2019,8(上):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