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夢妮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不斷全面推進,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轉變學困生成為了教育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對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存在一部分學困生。本文通過分析學困生形成的自身原因,有針對性的提出了轉化策略,讓學困生的道德與法治水平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學困生;自身原因;轉化策略
關于學困生,目前沒有一個科學的界定和劃分范圍。本文所涉及的學困生指的是在道德與法治學科學習上難以達到教學所規(guī)定的基本要求,與實際教學目標有一定差距的學生。導致這部分學生學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做好轉化學困生的工作,須先弄清學困生“困”的原因所在,而后方可“對癥”下藥,有針對性的提出轉化措施。
一、道德與法治學困生產生的自身原因及表現(xiàn)
通過日常的教學中對學困生的觀察和對學困生的訪談發(fā)現(xiàn),有較大一部分道德與法治學科學困生的產生是自身原因導致的,自身原因大致又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因學習動力缺失而導致的學困生。這類學生之所以出現(xiàn)學習困難的情況,不是因為能力或者自身素質存在問題,更多的是由于對道德與法治學科缺乏學習目標或者是學習興趣,從而導致內驅力不足,進而轉化為學困生。這類學困生在日常學習中,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方面存在較大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對自己要求不高,得過且過,對于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學習態(tài)度隨意,課堂表現(xiàn)不積極,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作業(yè)。
第二類是因學習能力不足而導致的學困生。這類學困生在日常學習中態(tài)度積極,但是由于理解能力、做題能力、學習能力甚至是書寫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從而導致學困。這類學困生主要表現(xiàn)為:在課堂中想要主動參與,但是回答問題時基本上是錯的,課后會主動花時間復習背誦,但是做題時總是文不對題,考試成績總是不理想。
二、道德與法治學科學困生轉化策略
根據(jù)以上對道德與法治學科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和學習現(xiàn)狀的分析,必須對癥下藥、“精準扶貧”,有針對性的找到不同學困生的轉化方法,轉變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增強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習信心,不斷提高學習效果。
第一,針對因學習動力缺失而導致學困的學生,首先要利用課余時間與其進行交流,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再結合日常生活中對他們的觀察,明確導致其學困的具體動力因素。然后根據(jù)不同學困生的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轉化工作:
1.加強對學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利用道德與法治學科理想教育的內容,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對于學生而言,必須明確學習的目的,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本職,才能在學習過程中樹立責任感,從而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自覺規(guī)范自己的學習行為。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在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中,涉及到理想教育的內容,教師要充分利用這樣的學科優(yōu)勢,做好學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在我所接觸到的學困生當中,胡同學就是典型的因缺乏學習目標而導致動力不足的學困生。他在平時的學習過程當中,基本上從來都不參與課堂,課后作業(yè)無法按質按量完成,是讓所有老師都頭疼的學生。在與這位同學的交流中,我發(fā)現(xiàn)他對于學習沒有明確的目標,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非常隨意,所以導致他在學習中對自己基本上沒有什么要求。在進行《少年有夢》這一框題的教學時,我故意讓他站起來分享自己的夢想,他站起來一句話也沒有說出來,我再讓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目標和夢想,從而總結出夢想對于我們每個人的作用。課后,我把這位同學叫到辦公室,根據(jù)這次課堂讓他談談自己的感想,并且引導他好好思考自己到底為了什么而學習,與他一起制定短期、中期、長期的目標。結合這次的教學和思想教育,胡同學的學習態(tài)度有了一定的改觀,開始學會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嚴格要求自己。
2.加強教學設計,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增強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笨梢姡瑢W習興趣對激發(fā)學習動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道德與法治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內容比較抽象乏味,背記的東西比較多,且有部分學生認為,學習的內容沒有用處,所以有較大一部分學生因為缺乏學習興趣從而成為學困生。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學設計,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材料,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中。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豐富課堂,讓學生參與其中。在我八年級接手的班級中,有一位林同學,他的其他科目的成績都比較優(yōu)秀,特別是物理能夠考滿分,但是道德與法治成績卻總是不及格。了解之后,發(fā)現(xiàn)他對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不感興趣,認為這門課程十分枯燥無聊。于是在課堂上我經常觀察他,我發(fā)現(xiàn)他并不是對所有內容都不感興趣,當我在講解一些理論知識的時候,他幾乎都是低著頭,但是如果我設計了活動,或者是涉及一些社會熱點的時候,他總是會無意識地跟著回答問題。
第二,針對學習能力不足而導致的學困生,教師必須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給予他們更多的賞識和幫助,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同時,通過“開小灶”,一對一輔導,幫助他們取得進步。具體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轉化:
1.發(fā)現(xiàn)學困生的閃光點,及時進行鼓勵,幫助其樹立信心。對于學習能力存在問題的學困生,平時受到老師、家長的批評比較多,甚至有時候還會受到其他同學的嘲笑,導致他們自我否定,對自己失去信心,在學習上也就接受“差生”這個設定,不愿意再多努力一點。因此,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教師要主動接近他們,經常與他們溝通,給予他們關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上,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課堂,設計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讓他們回答,對于他們每一次進步都進行公開表揚。課后,教師要細心觀察,尋找其閃光點進行鼓勵,幫助他們重拾信心。
2.適當放低要求,分層布置作業(yè)。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困生,如果以對其他學生的標準去要求他們,只會讓他們越來越跟不上,受到打擊。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講課速度與深度要顧及到不同層次的血神,在設計問題時,要依據(jù)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在課堂上分層提問。在布置作業(yè)時,對學困生可以適當放低要求,或者可以直接設計出適合學困生練習,循序漸進幫助他們重拾學習的熱情。
3.利用課余時間,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對于學習能力存在問題的學困生,最關鍵的還是要在學習上給予他們指導。對于理解能力存在問題的學困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幫助他對相關的重點知識進行梳理,結合日常生活的實際案例,耐心進行講解,幫助他把知識弄明白、理清楚。對于做題能力存在問題的同學,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歸納不同題型的練習題的做題方法,再精選習題進行訓練,最好練習能夠一對一進行面批,當面指出錯誤,加深對做題方法的記憶。對于書寫能力存在問題的學生,只能從一開始接觸時就加強對其書寫的要求,幫助他養(yǎng)成正確的書寫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不厭其煩的糾正其錯誤習慣和錯別字。當然,寫字并非一朝一夕能夠訓練出來,教師只能盡最大努力,盡量讓學生把字寫清楚,寫正確,保持卷面整潔。
學困生的轉化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絕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在轉化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反復的情況。所以,教師一定要有愛心、耐心、恒信、責任心,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珍惜來到我們面前的每一位學生,不斷學習,不斷總結轉化學困生的方法和經驗,持之以恒的采取針對性策略對學困生進行轉化,讓學困生的道德與法治學習能力不斷增強。
(安寧中學太平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