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雨
成長是一條無法預測的探險之旅。旅途中,或許一帆風順,任君遨游;或許有無數(shù)個巨浪將你拍擊、掀翻到陌生的海岸;或許有無數(shù)只無形的手將你拉入無盡的深淵……只有破解這道叫作成長的難題,才會到達成功的彼岸。(把成長比作探險之旅,運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動地詮釋成長路上的風風雨雨。)
那是兩年前的一次考試,我坐在考場上一個靠近窗邊的位置。微風輕拂在我的臉上,陽光灑滿整張桌子,我的心情非常放松,自信滿滿。這時候,數(shù)學卷子發(fā)到了手中,我不慌不忙、有條不紊地做著每一道題。(情景交融,用微風、陽光映襯“我”的心情,與下文遇到難題的心理變化形成對比。)
我做到了最后一題,此時離交卷時間已經(jīng)所剩無幾。豆大的汗珠不斷從額頭涌出,緊握著筆桿的手也止不住地顫抖,并且沁出了一層細細密密的汗,心里也不禁慌了起來。我的心劇烈地跳動,就像節(jié)奏越來越快的鼓點。我顫顫巍巍地拿著筆,低頭一遍一遍地讀著題??刹恢醯?,或許是太過緊張,又或許是這道題實在太難,我怎么也想不出解題思路,心想:怎么辦呢?分值這么高的題,怎么能輕易放棄呢?都怪前面的題計算得太仔細,耽誤了太長時間。我的心情怎么都無法平復,輕輕地咬著筆,望著右邊同學那輕松自如的神態(tài),我更加慌張了。此時,微風仿佛變成了肆虐的狂風,不斷地拍擊、敲打著我這顆明顯有些支離破碎的心?!岸×懔恪苯痪礅徛曧懫?,我懸著的心好像被吊得更高了。我認命地放下筆,將卷子交給老師,腦海中卻不禁浮現(xiàn)出父母失望的眼神,老師無奈的嘆息。(本段主要運用了心理描寫,文筆極為細膩,讓讀者從字里行間能切實感受到“我”內(nèi)心的變化。)
幾天后,數(shù)學成績?nèi)缥翌A料,并不理想,但我卻不再懊惱。因為,從那道難題的沼澤中走出來后,我便明白了: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要懂得避重就輕。既然遇到了難以解答之題,而且注定無法解決,那不如留出時間去檢查前面的題,把其他的事情做好。這個道理使我在以后的生活、學習道路上受益匪淺。雖說這一道數(shù)學難題未答出,但我卻解答出了成長中的難題,而且也會學習解決更多的人生難題。(從數(shù)學難題聯(lián)想到了成長難題,再到人生難題,并悟出深刻的道理。)
翻過一座座成長的大山,越過一道道人生的障礙,我想我會更加熟練地解開成長的難題,交出讓自己滿意的答卷。我相信我一定會褪掉青澀、破繭成蝶,“直掛云帆濟滄海”。(結尾進一步點題,深化中心。)
【總? 評】本文由一道數(shù)學考試題聯(lián)想到成長中會遇到的難題,再進一步拓展,聯(lián)系到人生中的難題,最后悟出一個道理: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要懂得避重就輕。文章中,寫自己解答不出最后的難題時,描寫極為細致生動,在環(huán)境描寫的烘托下,更能感受到“我”解答不出難題時的焦灼、恐慌、矛盾、糾結……并且在交卷時,“腦海中卻不禁浮現(xiàn)出父母失望的眼神,老師無奈的嘆息”通過想象虛寫,更加突出當時“我”的內(nèi)心活動,為下文寫“我”悟出道理做鋪墊。本文運用比喻的手法,從解數(shù)學難題,到解決人生的難題,以小見大,由淺入深,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突出主題,給人以啟迪。
(講評教師 劉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