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穎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正在不斷倡導教師優(yōu)化教學方式,要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以滿足不同學生學習需求。因此對于圖形譜在小學音樂欣賞課中的具體教學應用也要進行相關的探索,力爭發(fā)揮其在音樂課教學中的最大效用,促進學生音樂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圖形譜;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
前言:
為充分體現(xiàn)素質教育內涵,切實把國家課程教育改的要求落到實處,充分發(fā)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型學生觀的作用,使課堂教學活動在最大限度上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相輔相成,以此來培養(yǎng)和提高各個學生的情緒體驗和人生獲得。以往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在音樂情感的體驗,為打破這個以往的禁錮,如今的教學模式應該探尋一些不同的出路,在音樂欣賞課中引導學生進行的情緒表達。
一、運用圖形譜創(chuàng)新,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作自編能力
如今處在大眾創(chuàng)新,萬眾創(chuàng)業(yè)的時代,音樂藝術的發(fā)展也是在不斷向前推進,教師能做的無非是讓學生提高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方能保持音樂藝術之樹常青。與此同時,如果教師能夠通過創(chuàng)設一種愉悅的音樂環(huán)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充分表達對音樂的喜愛之情,在學中做,也可以在做中學習,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還能營造出輕松的課堂氣氛。在這個創(chuàng)作過程中就少不了圖形譜的重要引導作用,學生可以譜子的指引下,從簡單旋律再到最后一個完整的音樂片段,都需要譜子進行修正和指導,最終創(chuàng)作出來的音樂才是有靈魂、有情感的,因此,在音樂欣賞課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靈活運用音樂圖譜,不斷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
例如:以學習“春來了”這課教學為例,這堂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用歡快的情緒,感受春天的到來,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生活;學生能夠感受蒙古族歌曲中的民調及其沒有伴奏合唱中的人聲的表現(xiàn)魅力和多聲部和聲的效果;學生能夠感受哈尼族、彝族等民間音樂,初步認識和了解我國民族音樂的吹管樂器。在此次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給學生播放歌曲和影音片段,讓學生感受到合唱中二聲部前期基礎技巧對于整首歌的合唱所起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感受歌曲中傳達的民族歌曲強大的豪邁和魅力。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首先會給學生播放該首歌曲,隨后引導學生進行演唱,讓學生充分感受春天來臨的氣息。指導學生分小組進行歌曲改編演唱,在改編的過程中要學會使用圖形譜,并進行小組互評,最后評選出大家一致認可的改編作品,互相學習傳頌。通過此類方法的教學,學生在感受音樂魅力的同時,也能夠充分發(fā)散思維,提高自己的音樂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在之后的音樂藝術情感也能不斷加強。
二.運用圖形譜融入科技,實現(xiàn)信息化教學
新媒體融入課堂教學無疑對教學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為小學音樂教師,巧妙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保障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以及感受并創(chuàng)造音樂,讓音樂的教育形式變得活潑而生動。并且在現(xiàn)代的音樂欣賞課的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更是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運用多媒體的同時把圖形譜進行互相的融合,二者互相促進,互相發(fā)展,真正實現(xiàn)信息化的高效教學,學生對于圖形譜的認知和運用也會變得更加的得心應手。各個歌曲的創(chuàng)作和旋律的編曲都是依據(jù)圖形普來進行的,學生想要學好音樂,就必須要學會識別、解讀和運用圖形譜。
例如,以學習“我們要做雷鋒式的好少年”這課教學為例,這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用堅定有力的聲音演唱本首歌曲,向雷鋒叔叔學習;學生能夠掌握弱起小節(jié)的含義及其在音樂中的表現(xiàn)效果;學生按教師的制定節(jié)奏進行旋律片段的創(chuàng)作,發(fā)展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教師在本次課的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啟發(fā)合作,交流探究,加強每個學科間的融合和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充分構建一個開放的音樂欣賞課堂。此外,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在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要學會利用一些直觀,簡單的影音影像讓學生對所學歌曲有一個直觀清晰的感受。同時,教師在使用一些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時還要注意板書的排版和使用,此時的板書應該更加清晰明確,讓學生有一個學習的主線,能夠讓不同層次,不同方位的思緒集中起來,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更好的豐富音樂圖形譜知識,讓各種音樂符號躍然紙上。
三、運用圖形譜施展才藝,促進表演與音樂課堂結合
當今社會是一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大好局面,每節(jié)課利用3-5分鐘的實踐讓學生進行才藝表演,形式不做要求,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現(xiàn)的舞臺,讓學生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之后同學間可以相互點評,尋找閃亮之星,互相學習,互相進步。學生課上的學習應該不能止步于課堂,要通過與所學內容相關的表演讓知識得以延伸,讓音樂活起來。學生對音樂意境和音樂情感的理解都是由淺入深的,要不斷的在生活中加以運用和感受,才能和音樂情感融為一體,互相滲透,互相升華。教師在整個的音樂欣賞課堂教學中應該是多元化的,要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層層遞進,從表現(xiàn)手法,演唱方法,創(chuàng)作手法,文化背景等各個方面都有不同的感受和體會,這樣學生在平時的歌曲演唱表達的時候才能更加的流暢和自然,情緒表達也能更加到位。學習想要深入,少不了興趣這個老師。隨著當今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獲取音樂體驗的方法也在不斷變革,將學生的課堂學習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不斷結合,不僅能改進教學方法,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的學習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更要讓學生的情緒情感得到提升,提高對音樂藝術的認知和喜愛之情。
總結:
音樂欣賞課中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不僅要獲得知識,更要注重對生活的體驗感,將藝術融于生活,又從生活中汲取音樂欣賞的靈感,生生不息,綿延不絕。當代教師不僅要做一個授業(yè)解惑者,更要做一個傳道者,在教授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的思想和情感得以體驗,使學生的音樂藝術學習之路走的更長遠。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圖形譜進行積極地探索和靈活的運用。
參考文獻:
[1]孟倩.圖形譜用于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有關探討[J].意林·兒童繪本,2020,(20):33-34.
[2]張敏.淺談圖形譜在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中的應用[J].文淵(中學版),2020,(1):550.
[3]樊玉琴.圖形譜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踐與運用探討[J].中外交流,2019,(10):220.
浙江省義烏市廿三里第一小學?3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