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鑫霞
【摘要】《綱要》中指出: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fā)展起來的,教師要激發(fā)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樂趣。而《米羅可兒》幼兒美術課程是以“借形想象”為核心的兒童智慧創(chuàng)意想象美術活動體系,可以在主題背景下生成美術教學活動,這對孩子們的想象力的激發(fā)具有很大的幫助。
【關鍵詞】米羅可兒 創(chuàng)意美術 想象力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把自己的成就歸功于想象力,他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此,在幼兒時期要重視幼兒想象力的培養(yǎng),為幼兒創(chuàng)設想象和動手的空間。而《米羅可兒》美術教程幾乎有機整合了五大領域方面的內容,與以往傳統(tǒng)美術教學有著很大的不同,讓幼兒的想象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質的“飛躍”。
一、精心選材,大膽表現想象
“借形想象”作為原創(chuàng)的幼兒課程內容,以突破傳統(tǒng)美術實踐的模式,是人類最普通、最原始的想象能力,也是《米羅可兒》核心。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主要是以幼兒習得美術技能為目標的模仿性學習,注重孩子的臨摹訓練。孩子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處于被動狀態(tài),壓抑了孩子的主動性,阻礙了孩子想象力的發(fā)揮,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泯滅了孩子創(chuàng)造的天性。而米羅可兒強調的是:讓孩子大膽的畫,畫大,畫滿,讓孩子在觀察的基礎上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繪畫?!吨改稀分兄赋觯商峁┴S富的材料,如圖書、照片、繪畫或音樂作品等,讓幼兒自主選擇,用適宜自己表現的方式去模仿或創(chuàng)作,成人不做過多要求。現就使用過的材料來舉例說一說比如在米羅可兒的美術活動活動《我喜愛的魚》以舊毛巾為作畫工具,幼兒戴上一次性手套,小毛巾蘸上自己喜歡的水粉顏料在紙上拖色塊,借助不同形狀和顏色的色塊,幼兒借形想象、變換角度進行添畫創(chuàng)作,一條條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顏色亮麗的魚在幼兒的筆下呼之欲出。我們用毛巾代替?zhèn)鹘y(tǒng)的畫筆,讓教學活動多了些新鮮的趣味,少了些畫筆教授的程式標準,畫面自然呈現生機勃勃。
二、優(yōu)選策略,豐富想象畫面
1.細致觀察,優(yōu)化想象畫面
在米可活動中,指導幼兒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物象時,老師可以從外形、結構、顏色、物體之間的關系等方面,這樣才能準確地掌握事物的特征,啟發(fā)幼兒的思維和想象。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成為真正的教育”。在米可的活動主題中我把收集來的絲瓜囊投放在美術專用室,開展以“動物”為主題的立體制作活動。當幼兒拿到絲瓜囊后,就開始和旁邊的同伴比較、觀察。有的絲瓜囊彎彎長長,一頭粗一頭細,幼兒就設計成一只恐龍。有的瓜囊細細的,適合做恐龍頭上的五官,黏貼四肢,背上裝飾尖尖的刺,好像回到了侏羅紀時代。有的絲瓜囊粗粗短短的,像小豬的身體。大家覺得添加圓圓的耳朵、鼻子,細細的尾巴,粗壯的四肢就可以了。如果要讓小豬美一點,可以用輔助材料給小豬的身體進行裝飾。這次活動讓我不禁感嘆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對于一些作品不是很完美的幼兒我們千萬不要試圖教給孩子成人世界的構圖,不要用成人思維去框定孩子的思維。
2.結合音樂,大膽想象畫面
音樂能夠促發(fā)想象在《米羅可兒》活動中,教師可以用優(yōu)美的音樂去陶冶孩子們的情操,去啟迪他們美好的思想。由于《米羅可兒》的作畫內容非常靈活,因此在幼兒創(chuàng)作過程中,放一些輕柔的音樂幫助孩子想象。如:活動《漂亮的蝴蝶》的活動中,我選取了梁祝作為背景音樂,音樂輕柔綿長,仿佛將兩只輕快的蝴蝶帶到了孩子們的面前,許多孩子聽著聽著做起了蝴蝶飛的動作。
3.靚麗涂色,融進想象畫面
在美術活動中,不同的色彩給人帶來不同的畫面感,有的幼兒雖然底稿畫的很一般,但是通過搭配靚麗的顏色一樣能贏得他人的掌聲;有的幼兒底稿很出色但是色彩搭配不協(xié)調,同樣會使作品黯然失色。因此涂色很重要在米可活動中很重要。我們涉及過很多種涂色方法,比如:在一片樹林的活動中,采用色系涂法;我們人物涂色中,利用涂抹法;在繪畫京劇臉譜的的時候,采用線描法;在特色活動中,采用拓印法;在小動物的繪畫中采用指印法??傊?,不同的繪畫方法,讓我們的畫面精彩紛呈。
三、有效指導,豐富想象造型
1.一畫多變,讓畫面豐富多彩
每個孩子個性及發(fā)展水平不同,因此因人而異的指導十分重要。要及時關注孩子的需要,給予孩子自信,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指導,每個孩子都有交流。不同的指導與交流,會讓孩子的畫面更與眾不同。在米可活動變變變的活動中,會提供給孩子一個想象的原型,通過轉動畫面、添畫等方式,變幻成另一個物象,如在掌握小熊畫法的基礎上通過改變耳朵嘴型,胡子的有無可以衍生出兔子、小貓、小狗等部分動物的畫法,再通過背景的描繪,讓畫面更豐滿,任何事物既有區(qū)別又有聯系,聯系時期具有共性,區(qū)別使其具有共性米可中的美術活動正是通過借鑒共性,夸張個性從而誕生出一個個嶄新的美術形象。這就是所謂的一通百通,孩子們不僅學起來生動有趣,更是給他們帶來極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2.一畫多改,讓畫面靈活多變
在進行《米羅可兒》美術活動時,經常會有這樣的聲音:“老師,我不小心畫錯了”。畫面上經常出現這邊畫小了那邊畫大了,或極不美觀的構圖,或是極不協(xié)調的畫面。這都是家常便飯。更是有的幼兒怕老師看到自己的畫錯的畫直接將紙面反過來。是呀,畫錯的畫面該怎么辦?難道就這樣輕易的更換材料亦或是將錯就錯呢?其實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們最常用的手法就是——教孩子修改畫面。首先要注意多用語言鼓勵孩子,你畫的很好,如果再在這兒加一筆你的畫面會更美麗.教師通過鼓勵性語言加上技術性的指導教會孩子通過點線面的相互轉化、變形、組合將畫面的小失誤修正過來。我們要鼓勵為主,通過伙伴的智慧來幫助改變他 ,讓他參與到改畫中即使只是花了一筆,我們都要給予大大的肯定和鼓勵,這樣在以后的作畫中孩子們會讓自己的作品會越來越“完美”。
3.一畫多看,讓畫面更具靈感
由于幼兒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比較接近,因此孩子們最容易從伙伴之間獲得學習、創(chuàng)作的靈感。每個孩子自己完成后看到的只有一幅作品但是通過相互欣賞,一個孩子能看到幾十幅作品,相信看一幅作品和幾十幅作品給孩子帶來的靈感肯定是有很大差距的,這幾十幅作品的組成會給孩子帶來一場盛大的視覺盛宴以及靈感盛宴。因此在每次米可活動后我都會及時引導孩子相互欣賞,相互評價。這樣有利于孩子的相互學習相互啟發(fā),還利于豐富幼兒的表現手法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和表現力。每而且在觀摩完別人的作品后,孩子會自己通過借鑒、改變、再創(chuàng)作讓自己的作品達到一種新境界最終使幼兒以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將作品呈現出來。
四、全面展示,呈現想象作品
每次的活動都會有大量孩子們的作品,這些作品是孩子們智慧的結晶,如何最大化的有效利用在《米羅可兒》活動中積累下的作品呢,我們都會以展覽的形式呈現,這是對孩子們勞動成果的尊重。我們一般采用以下幾種展示方式:
1.走廊展示,最美風景
走廊是幼兒園的天然資源,我們將孩子們的畫以各種形式進行展覽,有的可上墻有的懸掛還有有的可用支架支撐,有的可堆放成裝飾品,這樣不僅讓經過的人一眼就能欣賞到孩子的作品,極大的滿足了孩子的自信心,而且絢爛多姿的畫面還能成為我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孩子和家長們走過長廊時都會駐足不前,來來回回仔細欣賞。
2.區(qū)域展示,自主參與
在教室的不同區(qū)域內布置孩子的作品。教室的環(huán)境是教師與幼兒一起合作,幼兒能以小主人的身份親自參與的教育過程。而如果僅僅是由教師單方面策劃、忙碌、布置好了之后對幼兒說一聲“請進”的做法,只會在無形之中扼殺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和參與性。如果教師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采納和吸收幼兒的建議,采用的幼兒的作品這樣能極大的滿足幼兒自我表現的愿望。幼兒由單純的傾聽者變成了計劃者、參與者、主導者,這一角色的轉換,變“被動”為“主動”,使得幼兒真正成為了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主人。
3.美術式展,得意之作
在創(chuàng)意美術室的懸梁上、墻面呈現的是孩子們的得意之作。通過專用教室的展示有效提高了孩子美術活動的積極性,促進了孩子手腦并用、大膽表現,最大限度地發(fā)掘了孩子內在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力,而且孩子身處自己作品布置出來的教室,讓他們更增添了一絲愉悅和自信。 幼兒園的美術活動就是應該激發(fā)幼兒的情趣,引導幼兒體驗審美愉悅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活動。我們只有以孩子的眼睛去體驗生活,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思考,才能觸摸到幼兒美術教育的“脈搏”。因為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p>
總之,《米羅可兒》就是一套符合幼兒發(fā)展的優(yōu)秀美術教材,它濃厚的趣味性、鮮明的直觀性、生動的形象性以及較強的操作性與幼兒的認知,思維特點完全吻合。它的每個活動無一不滲透著“發(fā)展幼兒想象”的理念。真心希望《米羅可兒》能讓我們的孩子在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飛翔!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教育部.2001
[2] 姜俊杰.米羅可兒主題背景下創(chuàng)意美術活動運用[J];新課程(綜合版).2018.11期
[3] 尤琴.繪畫活動中“借形想象”的教學優(yōu)勢及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J];好家長;2018.19期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禮河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