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友
中圖分類號:G811.4?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5-007-02
摘? ? 要? 后疫情時代下,群眾體育活動功能凸顯,城市開展群眾體育活動對國家發(fā)展具有重大的戰(zhàn)略意義。很多學者認為疫情有可能是群眾體育活動戰(zhàn)略落實的重要拐點,對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以及發(fā)展全民健身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城市開展體育健身活動是積極防控疫情的良策,更是穩(wěn)定社會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群眾體育活動可以提高居民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增加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同時推動我國體育事業(yè)整體進步?,F如今,城市中多數社區(qū)都設置有健身場所,在提高居民體育活動意識的同時做好線上線下體育活動開展工作,這是群眾體育活動開展的重要路徑,更是疫情防控下的科學體育戰(zhàn)略思想。在后疫情時代發(fā)揮體育活動的重要作用可進一步激發(fā)群眾的全民健身意識,做好線上線下全民健身活動,對于提高居民健身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后疫情時代? 群眾體育活動? 健康社區(qū)
后疫情時期,居家體育活動成為人們健身的主要形式。國家也號召全員參加到群眾體育健身活動中,社區(qū)在此要發(fā)揮出應有功能,努力落實好體育活動的組織工作,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一、后疫情時代下全民健身的功能體現
(一)積極防控疫情的良策
《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中提出,全民健康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是經濟社會發(fā)展進步的重要標志,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是國家的重要發(fā)展戰(zhàn)略。目前城市居民為了健康而尋求更加自然和綠色的生活方式,全世界所有專家給出了一個共同的答案,那就是開展體育活動。體育活動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也是提升人口素質的主要內驅力。推行群眾體育健身活動是我國面臨新冠疫情后實施的主要防控措施之一。
在疫情期間我國很多地方都開展了相關的群眾體育健身活動,如方艙醫(yī)院的醫(yī)務人員帶領患者跳廣場舞、練習八段錦、學習民族舞等;海南的護士在武漢會展中心也帶領大家跳儋州調聲,所有這些體育運動都屬于簡單的有氧運動,在對于患者治療方面能夠起到良好的緩解壓力作用,并且促進病人身心健康發(fā)展,恢復自信心。目前,各個城市全面落實全民居家健身措施,引導居民養(yǎng)成科學的體育健身習慣,這樣可有助于人們樹立終身體育意識,為家庭、社會、國家增加活力,同時也讓居民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迎接后疫情時代的美好生活。
(二)穩(wěn)定社會秩序的手段
開展群眾體育健身活動,不但可以提升人體免疫力,還可以有效化解社會中的各種矛盾,緩解人與人或人與社會之間的緊張關系,起到良好的維護社會和諧的作用。
開展群眾體育健身活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居民合理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提高生活質量,同時也維護了社會穩(wěn)定??梢哉f后疫情時代的到來為體育健身活動打開了一扇門,國家體育總局也號召全民科學健身,利用線上線下教學活動,觀看科學體育微視頻,通過各類專欄以及微信公眾號等進行居家體育鍛煉。例如,目前比較流行的云健身APP在各個平臺迅速傳播,在群眾體育活動中具有較大的號召力與感染力。不管在疫情期間還是后疫情時代,都要把群眾體育健身活動發(fā)揮到極致,通過體育鍛煉來釋放人們壓抑的情緒,同時還增強了人們的抵抗力,以此讓人們在參加體育活動中充分認識到群眾體育健身的重要性。
(三)形成終身體育的習慣
群眾體育活動的開展可以帶動家庭體育的發(fā)展,家庭體育對促進整個家庭成員的身體健康以及提升運動意識都具有良好的效果。疫情期間很多學校的學生由學校監(jiān)管轉為家長監(jiān)管,居家學習是當時各個學校開展的主要方式。在此期間,家長就是每個學生參與運動的主要引導者,家庭的體育運動觀念會潛移默化地對家庭成員體育素質提高產生影響。
后疫情時代,家庭體育健身活動逐漸增加,各個微博網站關于居家健身活動設計的話題瀏覽量都有明顯的增加,同時快手、抖音等各類視頻和直播APP中的關于健身活動的視頻也大量增加,獲得了很好的點擊率。這些都說明居家全民健身活動已經走入大眾,走進每一個家庭,大眾健身體育活動意識都有了明顯提升,這為人們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與塑造帶來了良好的氛圍。
(四)增強身心健康的手段
提升人民群眾的身體素質,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是群眾體育活動的根本任務,也是群眾體育健身的本質屬性。《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中提出群眾體育活動是實現全民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提升幸福感的重要基礎。免疫力是每一個人重要的防御機制,其能消滅外來入侵“異物”,維護身體各項指標平衡。通過參與體育健身運動可促進人體免疫系統(tǒng)功能正常,同時可消除居民的各類緊張情緒,極大程度上改善居民身心健康。
后疫情時代,人們在忙碌的工作后開展居家體育健身活動,可以有效緩解工作上的各類壓力,減少人們的負面情緒,而且可以提升人們參與其他社會活動的積極性,重燃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后疫情時代下全民健身提升民眾幸福感和獲得感的任務
(一)滿足健身健康需求,推動實現體育強國夢
早在20世紀90年代,我國就頒布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支持廣大居民參與到全民健身活動中。2019年9月4日,國務院頒布了《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其中明確指出到2020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與之相應的各類體育健身活動發(fā)展新機制也要同步建立起來。同時明確指出,到2035年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要占比45%以上,人均體育用地面積達到2.5平方米以上,城鎮(zhèn)居民符合國家體質檢測標準人數比例要超過90%。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全國人口素質及健康水平要位居世界前列。所以全民健康是我國實現體育強國的根本,也是整個中國體育夢的根基,只有當全民健身活動取得突破性進展,才能讓人們的整體素質得到不斷提升,進而促進我國盡快實現體育強國夢。
(二)協(xié)同學習型社區(qū),推動科學健身型社區(qū)建設
后疫情時代出現了一種新的生態(tài)體系——社區(qū)?,F如今,居民在社區(qū)內就可以參與到各類體育活動中。學習型社區(qū)有助于居民相互之間開展各類體育活動,讓居民關系更為緊密。有關建設學習型社區(qū),明確提出要符合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內容要求,做好社區(qū)健身設施建設,社區(qū)的基礎健身設施與全民健身要具備相關性,一方面滿足學習型社區(qū)的建設要求,另一方面可以推動社區(qū)的整體發(fā)展。這是我國全民健身任務目標具體化的重要體現。
(三)提高居民健身意識,構建家庭式健身環(huán)境
隨著后疫情時代的到來,人們的工作生活趨于正常,可支配的時間也越來越多,但這些時間與居民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的耗時并不成正比。這一方面是由于居民健身意識還不完善,另一方面很多健身活動也受到了體育場所的限制,居民參與群眾體育健身的人數較少。通過大數據調研總結發(fā)現,很多體育活動可以利用居家鍛煉器材來完成。后疫情時代下,人們開始注重體育健身活動,對家庭體育活動的認知也逐步提升,很多人都利用休息之余打造家庭式健身活動。這是我國發(fā)展群眾體育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如此可讓每個居民都縮減來往于體育運動場所的時間,在家中就能完成各類體育健身活動。
三、后疫情時代下全民健身的路徑
(一)堅定疫情科學防控和全民健身思想
疫情的科學防治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除了要做好相關的科技研究之外,還應該從防治層面提高人體免疫力。參加體育活動可增強人體的免疫力,讓人們從內到外對疾病產生抵抗力,以及保持身體良好的狀態(tài),以此實現全民體質的提升,這是國家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方針。隨著我國群眾體育健身活動的開展,整個體育產業(yè)與國家的戰(zhàn)略發(fā)展方針息息相關。為此,應不斷完善體育教育,樹立全民終身體育思想,推動群眾體育活動與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
(二)建設科學健身型社區(qū)等相關軟硬件基礎設施
社區(qū)是居民生活和休閑的重要場所,社區(qū)體育設施建設與居民體育健身活動的開展有著重要的聯系。與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體育設施人均占有率和利用率都相對較小,這與日益增長的群眾體育健身數量極為不匹配,也成為社區(qū)公共體育活動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我國各級政府從長遠角度出發(fā),加大了對基礎社區(qū)體育健身設施的投入,為群眾體育活動的開展打造了良好空間與環(huán)境。同時,各級政府通過社區(qū)居民健身愛好需求,有針對性地布置了一些體育設施,從而提升了體育設施利用率。還有一些社區(qū)針對居民的健身需求邀請專業(yè)人士為居民制定運動處方,以提升居民的整體健康水平。并且,還通過各類電子健康檔案以及測試數據記錄居民的鍛煉情況?,F如今,隨著對體育設施的不斷優(yōu)化和各類資源配置的完善,群眾的體育運動要求不斷得到滿足,居民的身心素質也得到了極大提升。
(三)發(fā)揮體育科研人員的力量,激發(fā)全民健身意識
為了響應國家關于開展群眾體育活動的號召,全國各地都通過不同渠道推廣居家健身方法,普及科學體育健身知識,其中國家體育總局和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組織相關專家研究出了十八法科學健身,用簡單的圖片和語言相結合,讓廣大群眾了解各類科學健身方式。同時,國家體育總局也開展了各類線上體育賽事活動,進一步豐富了全民參加群眾體育的形式,提高社會群眾的科學健身素養(yǎng),促進我國群眾體育活動朝著正確的方向不斷邁進。
四、結語
群眾體育是國家戰(zhàn)略發(fā)展的方針,也是后疫情時代人們參與健身活動,提升身體健康的主要形式。為此,各級政府要加大建設休閑型體育社區(qū)的力度,發(fā)揮體育科研人員的力量,促進線上線下體育活動的有機融合,從而為全面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體育強國助力。
參考文獻:
[1]鐘麗萍,劉建武,范成文,周進.新冠肺炎疫情下在線健身的實踐邏輯、發(fā)展態(tài)勢與推進策略[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0,54(09):34-41.
[2]邱建國,孫晉海.健康中國背景下區(qū)域健身休閑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狀況及其戰(zhàn)略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20(09):94-99.
[3]喬玉成.公民體育鍛煉知行脫節(jié)的自身影響因素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20,35(03):334-340+349.
[4]龔正偉,劉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基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我國體育治理方略[J].體育學研究,2020,34(02):34-40.
[5]宋偉嘉.家庭體育、學校體育和社區(qū)體育對青少年終身體育養(yǎng)成述評[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36(04):246-247.
[6]于善旭.從提倡到保障到戰(zhàn)略:新中國70年全民健身事業(yè)的依法推進與提升[J].體育學刊,2019,26(05):1-8.
[7]李玉周,王婧怡,江崇民.健康中國視域下全民健身促進全民健康的多元價值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9,36(02):15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