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的落地實施,為我們的體育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我們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發(fā)掘教育因素,以我們教學行為的轉化,促進學生學習參與度的提升,進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新形勢下;體育教學;幾點思考
一、新課程的實施給體育教學帶來的變化
(一)充分做好實施前的準備工
1.理論準備:學校組織教師學習課改理念,進行課改通史培訓;
2.硬件準備:根據(jù)需要對相關資源配置進行了添補或改進;
3.師資準備:實施課改的關鍵是教師在課改實施前必須做好以下準備;
①花一定時間全面閱讀新教材,了解知識體系;②需具備上網(wǎng)查詢資料的能力、制作簡單課件的能力、洞察學生心理活動的能力等;③組建一個備課小組,充分發(fā)掘大家的潛能;④學情的分析,因材施教。
(二)強化教學理念的轉變
新課程要區(qū)分于傳統(tǒng)教學,要有新關注,新目標,才能使學生和教師優(yōu)先發(fā)展,所以我們的教學理念必須轉變。
1.不再過分注重知識的傳授,而是注重引領學生學會學習。例如《體育與健康》必修全一冊,第節(jié)自覺參與體育鍛煉中案例分析:陳志強把體育課作為緩解緊張的學習壓力的調節(jié)劑,分組比賽時總是主動放棄與對手的爭奪,也不注重團隊合作。時間長了自己感覺體育運動沒有意思,與同學關系也疏遠了,這給他的心理也帶來了壓力。陳志強同學出發(fā)點錯了,作為教師,首先幫助該同學把自己的目標定位準確,引導他堅持鍛煉,發(fā)展體能,促進健康的意識和決心,加強自主學習的內驅力。學練過程中,該學生應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完善鍛煉的策略采用適當?shù)姆椒ㄌ岣咤憻挼男Ч?。?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該學生就會不斷的獲得成功感,慢慢的自主學習的興趣也會培養(yǎng)起來的。
2.不再偏重書本知識,而是注重將書本知識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倡導學生主動參與。
(三)促進教學行為的變化
教師的教學行為將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的自主性,這就需教師應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寬容的課堂氣氛和貼近學生實際的學習情境。
1.教師的語言更加人性化,更具親和力,如在體育課上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和自信。要引導學生用積極的語言來提示自己,如:“我能行”“我一定行”“成功一定屬于我”。
2.教學過程更加民主化,更富有創(chuàng)造力。要實現(xiàn)教學過程的民主化更重要的要讓學生參與課堂,在課前我們征求同學們的意見,和學生換角色,我當學生,某位同學當老師來給大家講某節(jié)課。結果班內有位可能班內就會有同學自告奮勇當老師來講這節(jié)課。然后我們可以幫那位同學一起備課,一起查找資料,上課時教師和同學們一起聽講,一起回答“小老師”提出的問題,對于課堂上的在正常不過的“卡殼”,由下面的同學趕快給補充,你一言我一語,這樣就可以帶動那些連平日里不愛說話的同學也會時不時說上兩句?!靶±蠋煛狈治龅骄侍?,操場上還會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們也可以從“小老師”臉上看到了自信的笑、從同學們的話語中感受到課堂教學的變化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四)注重在反思中尋求進步
教學幾年來,從我自身的實踐體驗出:反思,能使我的課堂更精彩,使我的事業(yè)成長與發(fā)展更上一層樓。剛開始從教時,一節(jié)課上完就完了,從不知在教案本上添點什么,在聽了一節(jié)有經(jīng)驗的教師的課以后我總是在想,難道我就不能把課講的如此生動和精彩嗎?于是,我就經(jīng)常聽課,經(jīng)常查資料,給自己的每節(jié)課寫教學反思。后來伴隨著課堂教學中層出不窮的問題,我的反思內容更為廣泛了:課堂上,不同學生對某個問題的看法、某個學生獨到的見解、一個好的教學方法、-節(jié)課中不足之處、同學們好的建議等,一句話、一段話、一篇文章長短不論,只要是能記的我就記下來,久而久之,寫下的反思多了,針對性強了,課堂教學質量也隨之提高了。
二、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的誤區(qū)
經(jīng)過近一年來的自身實踐和聽課,發(fā)現(xiàn)在實施課程的過程出現(xiàn)一些些誤區(qū):
(一)有些教師沒有真正理解新課程必須是建立在學生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前提之下,去實現(xiàn)新課程理論與學生實際狀況的結合,而是一味地拔高、創(chuàng)新,這好比空中樓閣。例如:在一節(jié)公開課中,教師要求學生先完成一一個網(wǎng)魚的游戲,教師以為學生都會,也沒做太多講解,但我看到一些學生根本不會,游戲做的一塌糊涂。一問才知,學生們類似的游戲根本沒學過,連最起碼的動作都不知,何談探究。
(二)有些教師無節(jié)制地開展自主合作學習,在現(xiàn)實教學中,有的教師把“討論”認定為就是合作手段,學生一看就明白的也安排了討論,學習獨立能解決的也安排了討論,不給學生留有任何獨立思考的機會。久而久之,學生也覺得合作學習也沒多大的意義。
(三)有的教師無限度地進行學科整合,這樣做使課變的“不倫不類”,失去了重心,偏離了航向。
(四)重運動參與,輕運動技能。
(五)重身體健康,輕心理健康。
(六)重傳統(tǒng)教學,輕信息技術應用。在這一點上不少學校是一個盲區(qū)。他們認為,信息技術可以運用到其它學科,就是不適合體育學科。實際上這個觀點是錯誤的。舉例來說,為了培養(yǎng)學習運動的興趣和愛好,我們從網(wǎng)上搜索大量的資料然后制作成課件在教室內播放,那效果顯然比老師單獨地枯燥地講解要好得多。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課改也將繼續(xù),如何改?這是擺在我們每個從事體育教學工作者面前的大問題,既不能徘徊不前,也不能盲目從事,我們必須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在悟中創(chuàng),在創(chuàng)中悟!
參考文獻:
[1]陳媛.新課改下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教學能力培養(yǎng)改革初探[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 2011(04)
[2] 馬梅英.蘭州市中小學校體操教學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04
吉林省通榆縣鴻興鎮(zhèn)小學校 包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