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繼英 李明 董鳳國
摘要: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全局出發(fā),深刻闡述了辦好思政課的重大意義,深入分析了思政課教師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關鍵作用,并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六個要”標準。本文以此為出發(fā)點,綜合分析了思政課教師應具備的能力,以期有效提升政治教師的教學能力,并延伸到其他學科的教育教學中。
關鍵詞:思政課;教學能力;提升策略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fā)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思政課教學做的是鑄魂育人的工作,教師的使命和任務就是鑄魂育人。要有效促進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就要重點剖析思政課教師應具備的能力和素質,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思政課的教學效果。
一、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的內涵
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教師教學的關鍵,其內涵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發(fā)展性,所謂的教師教學能力是指“教師運用一定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將教學內容有效傳遞給學生并轉化為學生素質的技能”。技術的進步和時代的發(fā)展,不斷賦予了教學能力新的內涵和新的要求。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來講,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需要結合思政課教學特點和教學目標。在《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中對思政課課程目標做了整體規(guī)劃,提出:“思政課引導學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痹诮虒W過程中,教師教學能力主要通過課堂的前、中、后三個環(huán)節(jié)得以體現,主要包括研究探索能力、教學反思能力、課堂掌控能力等。因此,根據教學能力的基本內容和思政課的特點,思政課教師的教學能力的內涵是指思政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自身教學能力,實現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運用思政課所學知識不斷處理問題的能力。
二、新時代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重要意義
(一)新時代黨和國家培養(yǎng)時代新人的需要
新時代黨和國家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愈加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到了思政課在學生的日常教育和教學中有著很大影響和作用。思政課的建設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傳授,還是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育和引導。在推進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路上,努力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需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重要途徑。
(二)新時代思政課教師的必備素質
思政課教師的標準和要求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給出了明確的回答。他要求思政課教師做到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這說明新時代黨和國家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時代“思政課教師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tǒng)一、言傳和身教相統(tǒng)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tǒng)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guī)范相統(tǒng)一,做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zhí)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以上無不要求思政課教師加強自身能力建設以滿足任教需求。
(三)新時代教書育人的必備技能
教學能力是教師的必備技能,教學能力的高低對于教學效果有著極大的影響。在任何時候,教師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之人,必須具備相應的教學能力,才能擔負起相應的職責。因此,教學能力是高素質專業(yè)化思政課教師鑄魂育人的必備技能。
三、新時代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對策
(一)更新教學模式,提升知識解讀能力
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主要是以教師為主體,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情感體驗,使學生很難實現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綜合提升。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對當下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認知特點和接受邏輯等進行綜合分析,注重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和道德修養(yǎng),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升自己的知識解讀能力,對授課內容進行整合。注重啟發(fā)性教育,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在不斷啟發(fā)中讓學生水到渠成得出結論。要改變以思政課教師為核心,以知識傳播為主要目標,以知識再現能力為考核方式的單向灌輸,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內容建設。通過設置情景、提出議題、比較鑒別等方式,呈現給學生一種理論或者一個事實的整個發(fā)展歷程,讓學生在追根溯源的過程中水到渠成地得出結論。
(二)創(chuàng)造活躍與約束并重的課堂氛圍,提升課堂管理能力
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課堂的有效管理,能有效增強學生的自律意識、探究意識和主動學習意識,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聽課效率、探知欲望??梢酝ㄟ^設置符合學生知識水平的問題,讓學生在有序的課堂中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使得課堂教學變得活躍、高效。還可以通過搜集素材資料,掌握學生對熱點問題、社會思潮的觀點見解,讓他們各抒己見。把熱點敏感問題作為思政課教學的鮮活資料,化被動接受為主動引導,從政治高度進行剖析,用黨的聲音進行解讀,讓學生在看穿陰謀、看清本質的過程中練就火眼金晴,練就金剛不壞之身。針對社會公德、時政大事、房價、醫(yī)改、污染、反腐,包括外交等熱點問題,搞活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形勢教育。由此可見,在創(chuàng)造活躍與約束并重的課堂氛圍過程中,既能提升教師的課堂管理能力,又能促使學生發(fā)展良好的思維能力。
(三)融合新時代理念,全面提升思政課教師能力素質
一是要完善思政課教師準入機制,嚴格制定思政課教師入選標準,引導教師不忘初心,如此才能回歸教書育人的出發(fā)點。二要加大培訓力度,積極給思政課教師提供專業(yè)培訓。三是要加強科研育人,重點發(fā)揮本專業(yè)的學術專家和名師的教育價值,培養(yǎng)思政課教師的專業(yè)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四是要嚴格自律。教師本身就是思政課教學的“活教材”,言行舉止都會被學生參照和模仿,因而教師必須積極傳播正能量,保持課堂與課外的一致性,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榜樣示范作用。五是要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
結語
綜上,思政課教師應慣徹“終身學習”的理念,堅持不懈地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與學生共同進步,如此才能培養(yǎng)出能夠肩負民族復興重任的新時代人才。
參考文獻:
[1]翟婧偉,周成靜.新時代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構成探析[J].教育觀察,2018(9):92-93.
[2]谷麗.思政課教師提升教學能力路徑的探索與實踐[J].長江叢刊,2018(5):222.
[3]袁奇林.高校思政課與思政課教學有效銜接探究[J].留學生,2015(6):85.
[4]古德靜.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之我見[J].課程教育研究,2018(3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