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秋
摘要: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主要目標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更能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并讓其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樹立起積極向上、樂觀的學習心理,因而如何開展有效的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工作,使得學生產生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則是文章研究的重要內容。為此,文章以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有關內容,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展開如下研究。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興趣;激發(fā);方法
前言
無論學生學習哪一課程知識,興趣永遠都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推動劑,而且只有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有效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信息技術課程知識的學習與探究。那么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目的,來開展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工作具有一定的意義,是全面提升信息技術課堂學習氣氛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其中,對于如何激發(fā)出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興趣,文章將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等方面,分析激發(fā)學生信息技術學習興趣的方法。
一、以多元的教學目標來引導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
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基礎知識水平都有所不同,而教師應該圍繞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制定多元的教學目標,使得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與任務,展開課程知識的學習與探究,這樣更能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且使得學生在其能力范圍之內得到盡可能多的學習成長。因此,出于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教師可以結合相關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內容,按照由低到高的順序,明確多元的教學目標與任務,以指引學生選擇適合的學習目標與任務,來展開信息技術課程知識的學習與探究。
如在教學“常用軟件的安裝與刪除”內容時,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目標,指引學生完成信息技術課程知識內容的學習。但是,在明確教學目標的時候,要懂得遵循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按照由低到高的順序,依次深化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目標,以使得學生的學習具有層次性,也促使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我發(fā)展的學習任務與目標。
比如,圍繞課程主題“常用軟件的安裝與刪除”,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學習計算機的常用軟件、了解各個軟件的作用。
2.學會常用軟件的安裝方法。
3.學會把常用軟件從計算機的硬盤上刪除,以有效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合理下載、運用以及刪除軟件。
在上述目標指引之下,學生可以按照一定的目標順序來完成課程知識的學習與探究。其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能力以及興趣,選擇其中的一個目標展開針對性的學習與探究,深入挖掘其中的內容。好比說,在學習常用軟件的安裝方法內容時,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習與探究時間,讓他們自己選擇研究的軟件方向,并自行完成教學目標與任務。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一些目標任務獎勵,如給予學生一定的物質獎勵,來引起學生的任務目標學習興趣,使其展開更為深入的知識探究。
二、結合先進的教學技術來優(yōu)化信息技術課程內容
有趣的信息技術教學內容能夠有效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而原本信息技術教材中的內容十分有限,多為枯燥的文字概念,這不利于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為了豐富現有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技術手段,對現有的教學內容展開優(yōu)化與豐富,如結合多媒體教學技術,進行信息技術內容的情境創(chuàng)設,以在情境內容之中,引導學生探究信息技術課程知識。比如,根據某一信息技術知識點,引入一些直觀地教學信息圖片又或者模擬視頻等,從而圍繞內容營造一個有趣的情境問題,以問題引導學生探究信息技術知識探,進而實現對學生的趣味性教學。
如以“讓電腦幫你學習”教學內容為例,圍繞這一教學主題內容,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各種日常生活中運用電腦處理學習問題的視頻,以讓學生直觀看到電腦在學習中的用處,從而由此激發(fā)出學生對電腦知識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錄制一段利用電腦編輯文件的視頻內容,讓學生說一說在編輯文件內容時,運用到了哪些電腦軟件,且編輯出來的文件具有哪些特征等,以營造一個有趣的情境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原本枯燥的課本文字變得生動形象起來,從而促使學生可以體會到電腦的實際用處而不是僅僅停留于課本中的文字描述。此外,教師還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情境問題內容,來引發(fā)學生的探討興趣。比如,現在有一張圖片需要精修,請問電腦中的哪些軟件可以幫助實現圖片的精修呢?那么借助這個情境問題內容,激發(fā)出學生的探討興趣,使其展開更多電腦軟件的學習與探究。
三、開展各種合作形式的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參與熱情
初中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思維能力,且也處于思維活躍的關鍵時期,而教師可以利用合作教學方法,來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使其不斷去探究新的信息技術課程知識。如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可以開展各種以合作形式的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展開合作學習,以團結學生的學習力量,讓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學習、互相成長。其中,在合作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運用競賽的方式引導學生展開合作,以組與組之間的競賽來活躍課堂的學習氣氛,使得每位學生都產生良好的學習競爭心理,這樣可以有效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參與熱情。
以“文字處理中的常用操作”為教學主題,引導學生組合成一個合作學習小組,去共同完成一些文字處理任務,以幫助學生理解基礎的文字處理操作方式。好比說,基于word文件處理軟件,讓學生利用word中的有關功能組件,去完成文章字體的有關編輯,如學會錄入文字、修改文字的字號以及顏色等。在此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選擇一篇文章展開編輯,并在編輯過程中,互相交流自己對文章排版布局的想法,以實現學生之間的彼此交流與互動。同時,根據小組內討論的最終結果,對相關的文章內容展開正式的編輯,并以組的形式上交作業(yè)。那么根據每個小組完成的文字編輯作業(yè),教師可以按照優(yōu)-良-及格這幾個等級,對學生的合作學習展開有效地評價,從而促使學生受到學習上的鼓舞,進而更愿意主動參與到合作學習之中。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能夠促使原本開展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變得有趣生動,且有利于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從教學目標、內容、方式等方面,融入趣味的教學思維與活動,從而營造一個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由此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其中、主動展開學習探究。
參考文獻:
[1]張栩銘.如何激發(fā)初中信息技術學習興趣[J].教育,2020,5(7):18-18.
[2]青海林.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學習興趣激發(fā)[J].讀與寫,2019,13(2):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