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熙若
摘要:通過分析思政元素融入高職英語教學的必要性和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現(xiàn)狀,該文提出了基于課程思政的高職英語教學實施途徑:結合單元主題,融入思政理念;挖掘教材內(nèi)容,滲透思政元素;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滲入課程育人元素;在課程考核評價中引入思政指標。
關鍵詞:高職英語課程思政;可行性;實施路徑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據(jù)著全國高校的半壁江山,承擔著為國家培養(yǎng)高素質(zhì)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職能。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這一講話為高校思政理論課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新時代課程思政指明了方向。由此可見,做好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是每門課程的使命所在,是每位教師的責任擔當。英語是高職院校的基礎課、公共課、必修課,蘊含著豐富的思政資源,探索實施課程思政,對培養(yǎng)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對服務青年學生成長成才具有指導作用,對促進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具有時代價值。
一、高職英語教學“課程思政”缺失
(一)缺乏“課程思政”意識“
課程思政”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其內(nèi)涵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學校的全部課程為育人載體,將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教育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中,挖掘所有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最終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三位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和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國民價值觀呈現(xiàn)多元化趨勢,對青年大學生的思想觀念會造成一定的沖擊。對此,各高職院校積極探索對策,尤其是黨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后,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學校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講,積極部署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但在高職英語教學實踐中并沒有充分認識到“課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協(xié)同育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課程思政”還處于宣傳發(fā)動階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更多地是體現(xiàn)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上。高職英語課程教學目標主要為聽、說、讀、寫、譯等英語技能素質(zhì)培養(yǎng),并沒有將思想政治教育列入課程教學目標,因而高職課程英語普遍存在著重技能培養(yǎng)、輕思想政治教育的功利化傾向。這就導致大部分高職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側重于綜合專業(yè)技能素質(zhì)能力訓練,較少涉及到中國文化道德和意識形態(tài)養(yǎng)成教育,甚至對一些青年大學生在學習了解西方思想價值觀念中出現(xiàn)的思想困惑,有意無意地弱化、回避,以致出現(xiàn)“中國文化失語”現(xiàn)象,備受教育界詬病。
(二)“課程思政”內(nèi)容缺失
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是實現(xiàn)協(xié)同育人的載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進教材、進課程、進頭腦,就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植入中國文化元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落實到愛黨愛國、中國歷史文化、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等方面。高職英語“課程思政”協(xié)同育人的成效,取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程、進頭腦的深度和廣度。高職英語作為一種西方國際通用語種,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僅僅是人們交流和溝通的工具,還是幫助青年大學生了解西方世界、培育具有國際視野、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高級應用型英語人才的重要手段,因而課程內(nèi)容所體現(xiàn)的主要是西方的歷史文化觀念,而西方歷史文化代表的主要是西方的核心價值觀。這就需要高職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好意識形態(tài)的主陣地,充分發(fā)揮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協(xié)同育人功能,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將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中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運用青年大學生喜聞樂見的網(wǎng)絡新媒體等形式,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融入到高職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之中,為青年大學生注入中國心、注入社會主義魂。但目前由于高職英語課程教學內(nèi)容的特殊性,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僅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講練方式,偏重英語語言能力培養(yǎng)和西方文化輸入,而且長期忽視課程中所蘊含的中國文化道德教育元素,造成“課程思政”內(nèi)容缺失。結果通過“思政課程”教育基本形成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在中西方文化思想觀念交流出現(xiàn)碰撞時,卻脫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致使一些學生的價值觀出現(xiàn)功利化、實用性傾向。
二、高職英語課程思政實施的可行性
首先,高職英語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契合度高。高職英語兼具工具性、人文性和思想性,其教學對象覆蓋面廣、教學時間長,教學內(nèi)容貫穿中西方文化,因此高職英語課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其次,高職英語課程與思政教育協(xié)同效應強。教育部高教司吳巖司長在2019年4月提出,高校要建設大外語,大外語為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服務。高職英語課堂是隱形思政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話題包羅萬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差異進行思辨,讓學生在探討、研究與思辨中提高認識,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三、結論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英語教師要根據(jù)具體學情,努力開發(fā)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精心設計思政元素。在具體的英語課程思政建設中,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結合單元主題,融入思政理念;挖掘教材內(nèi)容,滲透思政元素;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滲入課程育人元素;在課程考核評價中引入思政指標。
參考文獻:
[1]鄧維霞,劉濱,楊國麗.民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困境與改進策略[J].內(nèi)江科技,2018,39(8):12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