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耐力訓練雖然是一項學生不喜歡的體育活動,但這項運動確實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提高身體素質,增強體質,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持之以恒的精神。因此,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用科學的方法增加這一教學活動的樂趣,加深學生對耐力素質訓練的思想認識,讓學生真正做到勞逸結合。同時,教師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結合學生個性化特點,完成教學指導,幫助學生掌握更全面的運動技能,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學的價值,促進初中體育教學活動的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體育;學生;耐力素質;提高策略
1 多開展活動,挖掘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
在體育課程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考慮到體育課程是一門需要很多活動的學科,這樣會更好地克服傳統(tǒng)教學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在學習活動中,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我鍛煉意識,進而幫助教師獲得更多的時間來實現(xiàn)對學生運動效果的監(jiān)控,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而在過去教學模式的影響下,由于教育方法的相對比較單一,這也會使學生越來越不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在課堂上形成壓抑的氣氛,這不利于學生積極探索體育學科。對學生的耐力素質的訓練也是無法進行的。例如,在籃球技能的教學活動中,以往的教學活動都是教師為學生做示范。講解完一些基本動作后,讓學生試著操作,而不顧學生的訓練活動。在這種教學方法下,大多數(shù)學生都很感興趣。過了一會兒,他們互相玩了起來。他們不按照相應的標準要求自己,而是以自己喜歡的形式組織籃球比賽。在這些情況下,投球、傳球的姿勢也是不對的。為了有效的改變這種情況,讓課堂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學生完成一定的時間靜態(tài)訓練后,老師應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比賽,看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是哪個隊籃球的數(shù)量投得較多,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鍛煉大大提高。在整個籃球賽中,學生需要在很大的范圍內完成評價,這既是一場技能的較量,也是一場速度和耐力的較量。
2 創(chuàng)新訓練方法,有效凸顯耐力訓練的有效性
在初中體育教學活動中,為了克服耐力訓練的枯燥乏味,教師應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采用更加新穎的教學方法,保持學生充分的學習和鍛煉積極性。此外,教師還可以改變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枯燥的訓練活動中體驗快樂,從而有效凸顯耐力訓練活動的有效性,增強初中體育課程的生命力。如組織學生完成耐力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考慮環(huán)境、時間、身體功能等,根據學生在比較開放的環(huán)境中心情會比較舒緩、早上的精神狀態(tài)比較好、早飯半小時后身體機能效益最高等規(guī)律完成耐力訓練任務。在課堂上,教師必須首先詳細介紹耐力跑的預防措施,幫助學生學會調整自己的呼吸節(jié)奏和更好的調動身體的靈活性,學會妥善處理正在運行的進程,如因為腳抽筋導致膝蓋受傷等帶來的身體損傷,有效避免這些不可控因素的負面影響。具體來說,教師還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訓練方法,組織學生在競跑中培養(yǎng)交叉跑、障礙跑、步跑、彎道跑、接力跑以及返回跑,讓學生在競跑中保持高度的關注。帶領學生在校園周圍奔跑耐力,使學生在更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中心態(tài)更積極,克服學生運動訓練之間的矛盾,使課堂教學氣氛更活躍。與此同時,為了讓學生獲得休息,也可以讓緊張的培訓活動融入體育游戲,以學生最喜歡的游戲為載體,使學生加深掌握運動技能,探索避免運動損傷的具體方法。此外,游戲法還可以發(fā)掘學生的好勝心,讓學生主動歡迎訓練活動。這些教學方法可以使耐力訓練活動的形式變得豐富多彩,有效地拓展了提高學生耐力的教學途徑。
3 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提高學生的耐力訓練
為了讓學生在體育課上增強耐力,教師必須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教學生擁有更專業(yè)的運動技能,教會學生不斷探索自己的運動方法,從而制定科學的運動訓練方案。為了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讓耐力訓練活動取得更加突出的效果,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重要的物質支持。當學生有一定的耐力訓練意識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做一些不同的訓練,在其中解釋更多的耐力訓練細節(jié),幫助學生更好地避免在運動中受傷。首先,在每次耐力訓練前,老師都要帶領學生完成相關的熱身準備,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使學生能夠保持更興奮,有效的讓肌肉得到舒展,克服各種運動的有機惰性。第二,老師應該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運動姿勢。在耐力訓練中,要引導學員掌握自己的雙腳和手臂的自然放松。確保學生在科學行動下改善運動空間,減少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第三,服裝在鍛煉過程中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訓練效果。教師應要求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少穿一些衣服,禁止一些鋒利的小首飾,我們必須把它放在運動后的衣服里,避免事故,鞋子也應該選擇一些較柔軟的運動鞋,避免出現(xiàn)腳磨破等問題。當學生掌握了一些運動的基本知識后,老師可以帶領學生突破耐力訓練方法。如安排學生在一周內完成2-3次的越野跑,并且要求他們利用每天早上的時間完成20分鐘的計時跑,在間接性的訓練中可以讓學生的速度耐力更強。此外,教師還應該開展多樣化的練習,讓學生感受不同的樂趣和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讓學生長期堅持,有足夠的時間參加體育活動。此外,老師應該適當?shù)奶岣吲嘤枙r間,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向他人學習,多從學生的個性特點出發(fā)加強對學生的點撥和指導,讓學生感受到尊重,使學生進一步努力向更積極的方向發(fā)展,獲得更多的學習自信心。
【參考文獻】
[1] 許云飛.關于初中體育訓練中如何提高學生耐力素質的有效性探究[J].祖國,2019,(20):188+169.
[2] 林月萍.初中體育教學中肥胖學生耐力訓練方法的實踐分析[J].當代教研論叢,2019,(03):122-123.
[3] 周曉陽.試論初中體育訓練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耐力素質[J].祖國,2018,(04):280.
[4] 尹婉晴.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拼音教學的有效性[J].啟迪與智慧(中),2020,(08):87.
四川省內江市第二中學校 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