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青
根據(jù)埃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理論,小學中高年齡段的孩子處于勤奮對自卑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和同伴交往,在這個交往中學習處事的方式。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崛起,他們會因為同伴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產(chǎn)生爭吵,甚至會發(fā)生打架。正面管教中提倡錯誤是孩子學習的機會,每個人都會犯錯,錯誤在所難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和同伴發(fā)生矛盾也是無可避免,因此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從矛盾中學習,學會如何更好地處理矛盾。
一、直面現(xiàn)狀:起矛盾難免
小學中高段的孩子處于埃里克森的勤奮對自卑階段,孩子之間大大小小的矛盾會很多,有的孩子會出現(xiàn)吵嘴,有的孩子會出現(xiàn)打架,如果處理不好,孩子之間的矛盾會激化,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發(fā)生,不僅不利于班級孩子之間的關系,而且會影響班級整體的氛圍。
二、透視本質:矛盾多元化
1.教師心情復雜化
作為老師,一天的教學工作量幾乎是滿滿的,每天要上課,要批改作業(yè),批改后還要反饋作業(yè)情況,改正后還要再次批改。空閑時間考慮教學重難點要怎么突破,怎么講解孩子會更容易理解,今天孩子作業(yè)完成得怎么樣,課上的知識有沒有都掌握。忙碌的一天當中,班里孩子還發(fā)生了矛盾,尤其總是這幾個孩子發(fā)生矛盾,教師的心情會變得復雜,孩子之間因為什么發(fā)生矛盾,什么時候有時間去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
2.矛盾情景簡單化
教師的一天很忙碌,空余的時間是很少,當孩子之間發(fā)生矛盾,教師只能利用有限的時間來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孩子之間產(chǎn)生矛盾的前因后果有時候都沒有全部了解清楚,時間就過去了,隱藏在矛盾背后,孩子的想法不能全部被老師了解。這次矛盾沒有處理好,下次同樣的孩子之間就會發(fā)生這樣那樣的矛盾。
3.同伴之間干擾化
生活在同一個集體當中,孩子之間的情緒是會受影響的。比如班級當中有孩子和同學發(fā)生矛盾會經(jīng)常哭鬧大叫,甚至發(fā)脾氣,其他孩子看到了這個孩子所產(chǎn)生的行為,之后這些孩子里面也會有孩子遇到矛盾會用這樣的方式去解決,這會影響整體的班級氛圍。
4.家長了解單面化
孩子在學校里和同學發(fā)生矛盾,有孩子會回家和家長說這件事情,說的過程當中孩子會講自己的委屈之處,父母一聽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家長會第一時間去找對方家長,或者老師,述說自己孩子受到的委屈,但是父母根本不知道整個矛盾發(fā)生的前因后果,只是從自己孩子的立場出發(fā)去解決問題。
三、破譯密碼:多方位復盤
1.教師心情要復圓
正面管教的第一張工具卡是要照顧好自己,作為教師當孩子發(fā)生矛盾的時候要照顧好自己的情緒,當老師情緒狀態(tài)好了,事情就容易得更加順暢了。當孩子來告訴說孩子之間發(fā)生了矛盾,老師的情緒會出現(xiàn)一定的波動,這個時候可以運用積極暫停的方法,讓自己深呼吸一下,或者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讓自己的心情能夠平靜下來,能夠理智地去處理問題。
2.矛盾情景要復盤
正面管教指出,良好的判斷來自于經(jīng)驗,而經(jīng)驗來自于糟糕的判斷。當孩子理解到可以通過犯錯誤來學習時,每個學生作為個體就不會皆以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了,他們會將錯誤看做是從同學們那里獲得由價值的幫助的機會。出現(xiàn)矛盾之后,老師要引導產(chǎn)生矛盾的孩子對矛盾情景進行復盤,讓雙方孩子講述事情的前因后果,班級里面其他孩子來進行補充說明,把整個事情的前因后果全部梳理清楚。在這樣的基礎上,讓孩子們來分析,在這件事情中,自己什么地方可以做得更好?當孩子了解了承認錯誤正是提高自己的大好機會時,孩子門就會主動反思自己什么地方今天做得不夠好,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3.班級會議要復論
生活在一個集體當中,孩子們之間的情緒會互相影響。這些矛盾是發(fā)生在班級里面的,雖然事關矛盾的孩子,但是其他孩子也有必要了解矛盾的緣由,這時候老師要開一個小型的班會,把矛盾雙方的情況在班級里面再講述一下,讓班里的孩子都了解一下矛盾的經(jīng)過,可以讓孩子們分析一下矛盾的沖突點,在分析的過程中知道下次自己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怎么避免。
4.家校溝通要復診
家庭是孩子的避風港灣,是孩子傾訴的良好對象,在這個港灣里孩子可以療愈自己的不良情緒。學校里面這樣的矛盾解決完之后,事后可以和產(chǎn)生矛盾的孩子的情況再和孩子的父母親溝通一下,家里面可以讓孩子的父母再針對這樣的情況,和孩子溝通一下,看看孩子有沒有從矛盾中收獲什么,如果有不舒服的地方家里可以再疏導一下。
小學中高段孩子之間的矛盾在所難免,在班級里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老師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以理智的方式去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通過把矛盾的情景復盤引導孩子自己去講述這次矛盾中哪些地方還可以做得更好,處理完矛盾之后,老師還需要從這次矛盾中要吸取的教訓要分享給班內其他同學,事后還需要跟家長溝通,做到家校一起攜手來面對孩子之間的矛盾,并從中引導孩子選擇更好的方式來處理同伴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