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孝
【摘要】電學作為初中物理體系的一項重要模塊,物理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充分的理解知識點,幫助學生夯實物理基礎,帶領學生通過實驗的方法挖掘知識點內涵,形成完整的物理知識體系。針對電學知識教學實踐,若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不牢固,不熟悉電路圖,很有可能降低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學生缺少學習動力自然而然的影響學習效率。因此電學內容教學質量的提升十分必要,針對具體的電學內容教學實踐,以下是筆者總結的教學體會。
【關鍵詞】物理教學;電學內容;教學體會
一、注重基礎知識積累
電學知識針對初中學生來講難度更大,諸多學生不能在學習期間分析物理知識概念,在教學期間包含以題代教的內容,往往通過題海戰(zhàn)術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然而此種方式學生并不能透徹的掌握知識點和運用知識點,不利于教學有效性彰顯。因此教師需改進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牢固的分析電學知識,獲取良好學習體驗。
其一,調動興趣完成概念滲透。初中時期的學生,心理成長特點往往表現為形象思維,具備的抽象思維尚未成熟,不能妥善的分析物理問題,因此教師要貫徹由易到難的教學思想,依托信息技術給學生呈現生動的內容,賦予教學內容一定的具體化與簡單化,觸動學生心靈,幫助學生妥善處理物理問題。比如原子結構的內容教學,教材中的講解比較細致,可是一些學生不能透徹的理解,所以通過信息技術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的完成概念滲透,加深學生對知識印象。
其二,圍繞具體事物分析基礎概念。電學知識的概念教學,教師應密切關聯初中學生成長情況加以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針對電流教學實踐,為了加深學生對電荷正向移動生成電流的感知,因為部分學生角色電荷移動即可出現電流,尚未真正掌握“定向”的含義,所以教師可以圍繞學生座位出發(fā),給學生介紹第一個座位、第二個座位與第n個座位之間的關系,潛移默化的滲透定向移動的內涵,由此學生分析電流的產生過程,強化物理教學質量。
其三,依托具體應用鞏固知識。在問題處理過程中引進物理知識,可以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教師在講述知識點之后,應引導學生具體化的運用知識,接下來以練習題的方式密切關聯知識點與生活,通過此種方式鞏固物理知識掌握,便于落實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靈活運用。教師通過科學的方法挖掘知識內涵,給學生編排物理題與概念理解題等,由此學生深層次探索電學知識概念,為高效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注重電路連接方法掌握
初中階段的物理電學知識,電路作為入門磚,判斷和連接電路為電學知識的基礎條件,電路的連接包含諸多形式,繪制電路圖時應關注幾點。
第一點是通過電路符號進行元件代表,每一中元件都包含對應的物理符號,在繪制期間應保證正確性使用,導向之間的銜接應強調交叉相連與交叉不相連的繪制方法,注重彼此之間的不同支出。教師還應組織學生內化微小地方,形成良好的電路圖繪制學習習慣。
第二點是對實物圖進行判斷,針對繪制電路圖不夠規(guī)范的情況,若導線中間缺少電源以及用電器,那么導向的兩端可以被視作固定點,所以繪制電路圖過程中可定位成長方形,利用尺子畫直導線,將每一個元件的繪制分布進行均勻化處理,不要把元件設置在拐角處,對應的導線以及元件也不可以斷開。第三點是結合電路圖進行實物元件連接,分析電路圖中如何設計用電器銜接?電路圖開關存在的作用有哪些?電路圖中如何規(guī)劃電路路徑?
第四點是按照題目進行電路圖繪制,首先明確設計圖中用電器與開關采取怎樣的連接方式,若要求用電器獨立工作,應引進并聯電路設置;若要求用電器整體工作,應引進串聯電路設置。隨后繪制電路圖初稿,明確設計要點再次整理,接下來完成電路圖繪制檢驗,若不存在錯誤的情況即可得到最終電路圖。
三、注重電學實驗設計
物理電學知識包含諸多的實驗,在強化學生綜合學習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過程中應注重實驗設計,不間斷的擴展學生知識面。
其一,體現物理實驗的科學性。在電學知識的實驗操作中,最為常見的便是控制變量法,比如學習“電阻的影響因素”相關知識點,實驗開展之前,教師給學生留出一定時間思考:導圖導電現象是否對電阻的正常運作造成阻礙?電阻和導體自身性能是否存在關聯?長度因素和橫截面因素是否會影響到電阻?由此學生可以心中有數的加入實驗過程,全方位分析科學家探索實驗的方法,便于初中學生形成認真探索的精神。
其二,體現物理實驗的直觀性。在直觀性實驗體現期間,本質上是直觀層面與抽象層面的互相轉化,依托實驗條件控制,引導學生參與大量的實驗分析物理知識規(guī)律,學習電熱實驗期間,給學生滲透控制變量法,也就是對電流和時間進行固定處理,分析電熱電阻之間的關系,加強學生學習效率。
其三,體現物理實驗的可操作性。初中學生自主對實驗進行操作,處理心中存在的疑問,針對電阻實驗操作,存在著“串聯電路電壓與各個部分電壓之和相等”,學生可以思考串聯電路中電壓與各個電池電壓的關聯是怎樣的,設想存在哪種關聯,探索電池串聯的運用道理。學生在一系列研究期間可找到串聯電路與并聯電路的各自意義,巧妙在生活實踐中運用物理電學知識,透徹的領悟生活原理,促使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得以提升。
綜上所述,物理教師要強調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以電學知識教學為例,教師還應充分的思考其他模塊教學的方式與創(chuàng)新要點,以學生為中心體現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占據的主體地位,組織學生關聯物理知識和具體生活,排除學生學習疑惑,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由此使得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輕松自由在物理學科世界中遨游。
參考文獻:
[1]李龍江.初中物理電學計算的教學體會[J].讀與寫(教師),2019,000(009):1-1.
[2]徐健春.談初中物理電學教學路徑的優(yōu)化[J].試題與研究,2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