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英
摘要:教師行為受個人化教育理念的指導,目的性是教師行為的主要特征。有效的教師行為可以為學生長遠發(fā)展考慮。換句話說教師行為就是課堂中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情況,有效的教師行為可極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行為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教師行為是否有效直接關系教育改革的成敗??梢娂訌妼處熜袨榈难芯渴欠浅1匾摹PW英語教師行為會影響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如何從教學行為上分析激發(fā)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是教育工作者們非常重視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教師行為;學習興趣;教學策略
據(jù)調查我國多數(shù)小學英語教學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學生不知道怎樣學、聽不懂的現(xiàn)象較為常見,直接降低了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分析其原因與教師采用落后的教學理念、單一的教學方法和枯燥的教學內容等密切相關,進而導致學生英語學習障礙。因此加強對教學行為的研究,從教學行為考慮培養(yǎng)小學生積極學習英語學習興趣非常重要。
一、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定義
教學過程中為達到相應的教學目的,教師采取的行為稱為教學行為。不僅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還包括教師、學生與整個教學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研究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相互作用。研究時可分為教授行為與學習行為,也可分為教師行為與學生行為。
二、教師行為特征分析
(一)教學行為理念特征
教師將教學作為教育學的取向是教師行為有效性的標準之一。此外,衡量標準還包括將教學作為科學研究的取向,將教學作為教學研究者的取向,將教學作為教師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取向等。
(二)教師行為個體素質特征
評價教師行為個體素養(yǎng)的指標有以下幾方面,好學、公正、熱心、嚴謹、談吐、舉止、樂觀、儀表等。此外還包括對周圍環(huán)境有較高的適應性,可以有條不紊處理學生所遇到的各種問題。
三、教師行為有效性內容分析
(一)專業(yè)教學的表現(xiàn)
從專業(yè)教學上分析教師行為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方面。一是教師對工作職能、教育部門相關政策、工作程序等的理解;二是教師對自身工作的期望值;三是教師對文化的敏感性;四是教師具備的質疑、探究精神以及反思合作意識等[1]。
(二)合理性教學結構的表現(xiàn)
科學合理的教學結構可創(chuàng)造出學習者共同體,學生在這一共同體中可以主動學習,教師可以感受到自身職業(yè)的崇高性。從教學結構上分析有效的教師行為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一是教學計劃制定的合理性,備課的完善性,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評價方法等的設定;二是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積極為學生構建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最大程度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三是課堂教學能力,主要包括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技巧、交流技巧以及捕捉學生學習細節(jié)的能力等。
(三)靈活教學技能的表現(xiàn)
教學技能包括的內容較多,如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教學模式的靈活性和多樣性、提問的技巧性、指導的清晰性、反饋的及時性等。此外,還包括教師整合單元的能力、組織小組活動的能力、教學反思的能力等。
四、小學英語教學提高教師行為有效性的措施分析
(一)優(yōu)化英語課程教學目標
優(yōu)化英語課程教學目標是提高小學英語教師行為有效性的前提。教學目標可分為知識目標和情感目標。小學英語教學的知識目標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完善學生知識體系,讓學生熟練掌握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點。情感目標就是結合英語學科特點,聯(lián)系學生實際生活,設定難以適度的教學目標,確保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獲取新知識[2]。
(二)提倡任務型教學途徑
任務型教學模式是新課程改革下積極提倡的教學模式之一,任務型教學模式是將具體任務作為載體,以完成任務作為驅動力,使得知識和技能可以有機融合起來。小學英語教學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對于英語語言意識的激發(fā)意義重大。小學英語教師需要為學生設定相對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全面落實任務型教學模式,鍛煉學生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真正促使學生將所學英語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三)合理利用信息源
教學中可以利用的三大信息源分別是教材、學生和教師。對小學英語教師而言,學生和教材都是可以利用的信息源。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目標設定、教學程序調整、教學活動組織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可以利用好學生和教材這兩種信息源。以此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有效性。
五、教師行為影響下開展小學英語興趣教學的措施分析
(一)趣味性導入中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情境,帶給學生不一樣的英語體驗
趣味性的課堂導入可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對于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具有重要意義。如果學英語教師忽視了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學生突然間接觸新知識將會感到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學習。而恰當好處的課堂導入則可以逐漸將學生引入本節(jié)課的教學主題。舉例來說,在小學英語“What are you doing?”教學時教會學生正確使用動詞短語-ing并靈活使用What are you doing?這一句型是本節(jié)課主要的教學目標。導入步驟可如下展開,一是Greeting and Free talk,二是Do the action and say。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設置在大約五分鐘,由簡單的問候開始,過渡到學生之間自由對話。對話內容可圍繞學生興趣和生活經驗展開,由舊知識向新知識過渡。例如口語對話學生“What can you do?”此時學生會說“I can……”教師接著引出“Can you do it?”學生完成教師指定的動作后,教師可接著問其他學生“What is he/she doing?”隨后進入本節(jié)課的教學主題。這樣的課堂導入可以明顯激發(fā)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接受新知識的學習。
(二)借助信息技術加強教學互動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帶有較強的固化性。教師講學生聽即便學生對課堂內容有一定記憶,但是學習興趣依然得不到提高,對于他們今后的學習會帶來不利影響。因此針對此種問題教師需要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改變以往機械性講述的教學模式。師生之間開展互動可逐步強化學生表達能力。因此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現(xiàn)代化教學工具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比如在“How many?”教學中為了確保每位學生熟練使用“How many……?”該句型,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與此相關的情境短片,讓學生在觀看情境短片的過程中了解該句型,接著教師可與學生們進行簡單的對話,這樣可加深學生對該句型的了解,提高他們英語學習興趣[3-4]。Teacher: "Look! What is in my hand?" Student: "It is a ball." Teacher: "Yes, It is a ball, so I have a ball, do you have one?" Student: "I have a pencil. "Teacher: "How many pencils do you have?" Student: "I have six more pencils."
(三)趣味性教學游戲中提高教學質量
小學英語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離不開多樣性的趣味教學游戲。趣味性教學游戲可滿足學生玩中學的需求,能極大活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氛圍。教師在設置教學游戲時需要注意體現(xiàn)活動的層次性、高效性、趣味性和目的性,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xiàn)活動的作用。舉例來說,在學習‘It is warm today.’時,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掌握關于衣服的幾個單詞,如“jeans, pants, socks, short sleeves”。教師如果還是采用卡片的方式教學顯然缺乏創(chuàng)新性,難以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個卡通人物的換衣間,遮擋住卡通人物的上半身和下半身。該學生設計一個合適的場景,讓學生為卡通人物搭配相應的 pants、 socks、sleeves。服裝搭配活動可以明顯激發(fā)學生對本節(jié)課新單詞的學習興趣,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此外,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將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將知識遷移到課下。比如在學習“Do you like peaches?”教師可以調查學生都喜歡什么水果,引導學生們將自己喜歡的水果使用“I like……”這一句型表達出來。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水果類英語單詞的認識,同樣也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英語表達能力。
(四)以童話故事為背景傳授學生新知中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們教授學生新知識需要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前提下,參照學生當前學習水平和理解能力開展新內容教學。比如在“My birthday”教學時本章節(jié)涉及的英語單詞較多,如果硬要學生記憶難度較大。因此教師可以以學生們非常喜歡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為例讓七個小矮人、白雪公主、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分別選取一個月份,以月份縮寫的形式作為他們的昵稱。這樣以童話故事的背景,舉辦人物匯演,可以降低學生對十二個月份單詞的學習難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5-6]。
(五)豐富教學內容增強學生學習能力
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將更多的內容拓展給學生,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增強他們的學習能力。因此在“season”教學時教師可以將不同季節(jié)的特點使用圖片的方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想一想自己在four Seasons都喜歡做什么。這樣可以在豐富教學內容的過程中不斷強化學生學習能力。
(六)科學點評中激發(fā)學生探索意識
科學點評可激發(fā)學生探索意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掌握正確的點評方式。針對每位學生的特點采取靈活的點評方式。比如,課堂上如果學生回答問題錯誤,教師可以微笑著對學生擺擺手說“Ok, thank you, please sit down”。如果學生回答對了教師可以豎起大拇指說“Very good, you are wonderful!”這樣恰當好處的點評方式可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同樣也會激勵學生不斷努力[7-8]。
六、結語
綜上所述,以上就是本文在查閱國內外相關資料對教師行為研究的基礎上,對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師行為模式的重點分析,詳細闡述了如何從教師行為影響下激發(fā)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希望可進一步提高小學階段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意愿。
參考文獻:
[1] 陳曉紅. 小學英語課堂無效教學行為及矯正策略的研究[J]. 魅力中國,2019(40):266.
[2] 趙俠. 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探究[J]. 新課程,2021(5):223.
[3] 雷豐杰. 小學英語課堂無效教學行為及矯正策略的研究[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44):140.
[4] 胡啟海. 小學英語實習教師課堂言語行為優(yōu)化策略[J].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5,15(4):12-16.
[5] LE THI QUYNH MAI(黎氏瓊梅). 越南小學教師英語合作教學策略研究[D]. 江蘇:東南大學,2018.
[6] 蔡月. 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有效性研究[D]. 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6. [7] 賈云云.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TPR教學法的策略[J]. 新課程,2020(31):168.
[8] 肖麗萍,高旭陽. 生成性教學視域下英語教師課堂有效話語策略探究 ——以PEP小學英語五下My favorite season為例[J]. 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8(3):105-108.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度寧夏師范學院科學研究項目《教師行為影響下的小學英語興趣教學策略研究》(項目編號:NXSFYB2166)研究成果。
寧夏固原市原州區(qū)第十一小學 寧夏 固原 75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