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單縣中心醫(yī)院(274300)王雪霞
抗菌藥物是細菌等微生物感染性疾病治療的有效藥物,但近年來受到抗菌藥物濫用的影響,耐藥性問題日益突出[1]。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是人類能夠長久應對微生物感染的基礎,如不能系統(tǒng)性的改善抗菌藥物濫用的情況,由于生物變異傾向的影響可導致超級細菌不斷增多,繼而導致人類無有效抗菌藥物對抗超級細菌[2-3]。近年來衛(wèi)生部及臨床越發(fā)重視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本院于2020年啟動新一輪的藥事管理,以期調整抗菌藥物的使用結構和使用率。本次研究對本院實施藥事管理前、后的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進行對比,探討開展藥事管理對抗菌藥物使用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截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住院治療的3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該時期本院未開展藥事管理,作為對照組。其中涉及男性患者162例,女性患者138例;年齡18-78歲,平均(49.85±12.58)歲。本院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開展藥事管理,從住院治療患者中選取300例作為研究對象,作為觀察組。其中涉及男性患者158例,女性患者142例;年齡18-79歲,平均(49.64±12.35)歲。兩組研究對象涉及患者的性別、年齡對比(P>0.05),存在可比性。
納入標準:年齡在18-80歲區(qū)間;內科、普外科收治的患者;患者知情且同意參與研究。排除標準:病例資料不全,藥物使用資料不完整。
1.2 方法 本院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開展藥事管理,其實施情況如下。藥事管理:①成立藥事管理小組,其組長由分管院長擔任,醫(yī)務科、藥劑科、臨床科室、護理部、感染科、檢驗科、財務科等部門參與,下設藥事管理辦公室。在成立藥物管理小組后,明確本次藥事管理預期目標、管理辦法、獎懲機制、監(jiān)督機制等,確定藥事管理的管理框架。②藥事管理開端首先對臨床醫(yī)師、護理人員、藥劑科人員進行抗菌藥物使用培訓,使其掌握近年來抗菌藥物使用的新理念,并將培訓與考核協(xié)同,確保培訓人員更新抗菌藥物使用的理念,繼而合理使用抗菌藥物。③建立藥師干預處方的機制,藥師定期對處方進行抽查,對其中無明確抗感染指征的處方進行督導,及時與醫(yī)師溝通抗菌藥物的使用。每個季度對各個科室抗菌藥物的使用進行點評,對使用合理的科室進行獎勵,對抗菌藥物可能存在濫用的科室進行溝通、全院通報等。④藥房對抗菌藥物進行分級管理,審核和限制新型廣譜抗菌藥物的使用,避免首診過度使用新一代抗菌藥物。⑤檢驗科對本院全年微生物感染的類型進行排序,并開展藥敏試驗,依據排名確定抗菌藥物使用指導和推薦,供臨床醫(yī)師使用。⑥強化藥劑科職責,藥劑科在發(fā)放藥物時加強對處方的審核,避免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⑦各個科室對抗菌藥物的使用進行季度總結,并在科室內部進行點評,糾正其中不合理抗菌藥物的使用,提高抗菌藥物的合理性。
1.3 觀察指標 ①統(tǒng)計實施藥事管理前、后不同抗菌藥物使用占比。②統(tǒng)計實施藥物管理前、后抗菌藥物使用率。③統(tǒng)計抗菌藥物導致的相關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皮爾遜卡方檢驗或連續(xù)性校正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不同抗菌藥物使用占比對比 對照組中抗菌藥物使用率位于前五的分別是頭孢他啶、頭孢哌酮、頭孢曲松鈉、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觀察組中使用率位于前五的分別是頭孢呋辛鈉、頭孢唑林、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鈉,見表1、表2。
表1 對照組患者不同抗菌藥物使用占比對比
表2 觀察組患者不同抗菌藥物使用占比對比
2.2 兩組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對比 對照組抗菌藥物使用率為62.00%(186/300),觀察組抗菌藥物使用率為31.67%(95/3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對比
2.3 兩組患者抗菌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對照組抗菌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3.44%(25/186),觀察組抗菌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16%(3/9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細菌等微生物感染是人體發(fā)病的重要原因,而針對細菌等微生物感染的特效藥物是抗菌藥物[4]。由于抗菌藥物在細菌等感染性疾病治療中的良好療效,使得抗菌藥物在臨床的使用極為廣泛[5]。既往因缺乏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理念指導,部分醫(yī)院抗菌藥物使用率超過80%,繼而導致耐藥性問題日益突出[6]。近年來逐漸認識到濫用抗菌藥物的危險性,各級醫(yī)院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抗菌藥物的使用,但抗菌藥物的濫用未從根本性上得到解決[7]。
本院為改善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的問題,于是提出進行藥事管理的改革思路,從源頭上改善并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本次進行的藥事管理涉及醫(yī)院多個部門,相較于既往藥事管理,此次主要涉及藥劑科和臨床科室,本次實施的藥事管理涉及更多的部門,尤其是檢驗科的加入為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提供更多統(tǒng)計學參考[8]。藥事管理實施中有全面的管理架構,醫(yī)院各部門、科室通力協(xié)作,有效保障藥事管理的實施質量[9-10]。
最終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施藥事管理后使用率位于前五的分別是頭孢呋辛鈉、頭孢唑林、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鈉;相較于實施藥事管理前第3代頭孢的使用率顯著下降,表明抗菌藥物的使用結構得到一定優(yōu)化。其次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施藥事管理后抗菌藥物使用率為31.67%(95/300),相較于實施前顯著下降(P<0.05),提示實施藥事管理能促進抗菌藥物使用率下降,減少抗菌藥物濫用的情況。最后本次研究對比使用抗菌藥物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顯示實施藥事管理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下降,較實施前下降幅度顯著(P<0.05)。
綜上所述,藥事管理可優(yōu)化抗菌藥物的使用結構,減少新一代廣譜抗菌藥物的使用;同時有利于降低抗菌藥物的使用率及相關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