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英 尚如國 譚靜文
健康教育護理服務是一種新型的臨床護理模式,已在各臨床科室的護理實踐中被廣泛應用。骨科患者無論是手術治療還是保守治療,一般均需要較長時間的康復和循序漸進地進行功能鍛煉,因此,對骨科患者需更高要求的健康教育護理服務。健康教育作為護理服務重要內容,旨在通過講解疾病知識、傳授護理措施,幫助患者糾正不良生活習慣,促進康復[1]。本文探討骨科門診護理工作中實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其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2019 年11 月至2020 年4 月在廣州市正骨醫(yī)院門診就診的60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并采用數(shù)字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0 例,實驗組男15 例,女15 例;年齡在24-56 歲,平均(45.3±15.3)歲。對照組男17例,女13 例;年齡在26-59 歲,平均(48.1±16.5)歲。兩組性別、年齡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颊呔炇稹吨橥鈺罚⑴懦癞惓<盁o法自行完成調查問卷者。
1.2 方法 (1)對照組:實施骨科門診的常規(guī)護理,按醫(yī)囑給予骨科疾病的用藥指導,體位護理,對患者進行疼痛護理,安撫病人不良情緒等。(2)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措施,重點進行骨科健康教育指導。具體如下:①疾病認知教育:微笑接診,注重言行舉止、儀表,以體貼、通俗的語言進行宣教。針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相對應的骨科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致病的原因,勸導其改變不良習慣。②臨床表現(xiàn):根據(jù)患者的疾病診斷告知其臨床表現(xiàn),尤其是患者既往未出現(xiàn)的臨床表現(xiàn),如局部疼痛、麻痹、腫脹、瘀斑、活動受限,功能障礙等。③功能鍛煉:向患者及其陪同人員發(fā)放有關于骨科理論知識、功能鍛煉及注意事項等內容的資料手冊,告知患者適當?shù)墓δ苠憻捒梢灶A防肌肉萎縮,促進功能恢復,防止關節(jié)僵硬等[2],并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康復鍛煉項目,并指導患者正確佩戴護具及進行康復訓練方法等。④飲食指導:向患者及其陪同人員發(fā)放飲食指南,指導患者根據(jù)病情選擇輔助治療的食物,一般以高熱量、高蛋白、高膳食纖維及富含多種維生素的食物為主,盡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適當補充微量元素及無機鹽,嚴格按照病程進行合理飲食,告知科學飲食給疾病治療帶來的益處。⑤注意事項:叮囑患者注意患部保暖,受傷的關節(jié)部位佩戴合適的護具,避免再次受傷,定期預約回院復診等。
1.3 觀察指標 自制調查問卷對骨科門診患者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評估,從病因、臨床癥狀、功能鍛煉、飲食安排、注意事項等方面,考察患者對疾病知識掌握程度,總分為100 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對疾病的知識掌握程度越高。同時向患者發(fā)放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將護理滿意度劃分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三個層次。其中,滿意:治療效果顯著,康復較快;較滿意:治療效果較好,康復一般;不滿意:治療效果一般,復診次數(shù)較多,康復很慢。護理滿意度=(滿意+較滿意)∕總例數(shù)×100%[3]。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以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應用組間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疾病知識掌握程度平均評分為(89.5±8.3)分,對照組知識掌握程度平均評分為(49.8±13.2),實驗組的疾病知識掌握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t=14.291,P<0.05);兩組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n=30,例(%)]
健康教育是指利用信息傳播、行為干預等方式,向患者群體進行醫(yī)療衛(wèi)生保健知識宣傳,幫助其樹立健康的觀念,使其能夠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提高其對治療和護理活動的參與程度[4]。骨科門診主要為骨科疾病患者提供治療處置服務,但對此類患者而言,除在門診接受治療外,后續(xù)護理同樣重要。既往調查指出,大部分骨科患者由于缺乏對自身疾病的正確認識,在門診接受治療后對后續(xù)注意事項、康復鍛煉,飲食等重視程度不足,造成骨折延遲愈合,或引起嚴重并發(fā)癥[5]。
3.1 骨科門診健康教育方式 骨科門診主要為骨科疾病患者提供治療處置服務,但對此類患者而言,除在門診接受治療外,后續(xù)護理同樣重要。除在骨科門診進行現(xiàn)場理論知識講授和示范操作外,還可以采取書面宣傳的形式開展患者的健康教育,制作宣傳欄張貼在墻上,發(fā)放骨科疾病相關的知識手冊,加強骨科疾病知識的宣教,為患者介紹骨科疾病康復相關知識。一些非常重要或難以理解的內容可以制作成圖文并茂的宣傳畫冊,供患者和家屬閱讀。健康教育旨在借助有計劃、有組織、系統(tǒng)化教育活動,幫助患者正視疾病,樹立健康意識,糾正不良行為,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以消除影響健康狀態(tài)的危險因素,加速病情好轉。
3.2 骨科門診健康教育的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對骨科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程度也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均<0.05),提示在骨科門診中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有助于促進患者康復。有研究報道增加健康教育護理后,患者恢復速度快,減少并發(fā)癥,愈合期縮短[6,7]。其原因是:(1)告知患者疾病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可促進患者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和及早就醫(yī),減少出現(xiàn)癥狀到就診的時間。(2)為患者講解骨科疾病的特點,康復治療和護理方法,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使患者可以在家進行自我治療。(3)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功能鍛煉,經過??平】到逃螅颊咴诩疫M行正確的自我護理及功能鍛煉,能夠縮短病程、減少并發(fā)癥,提高生活質量,進而提高患者滿意度。(4)指導患者合理安排飲食,促進骨骼愈合,縮短病程。
綜上所述,骨科門診進行健康教育不僅有利于患者康復,而且能提高患者滿意度,獲取較好的臨床效果和社會效應,建議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