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超越
摘要:唐代文化是中國文化史上一抹濃重的色彩,不論在物質文明發(fā)展還是在精神文明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地位。西安大唐芙蓉園是全國第一個以唐代文化為主題的公園。文章將主要論述唐代文化在大唐芙蓉園中的表達與傳承,并根據(jù)對唐代文化在大唐芙蓉園中的運用,提煉出自己的啟示與思考。
關鍵詞:唐代文化;大唐芙蓉園;景觀設計;啟示與思考
一、相關概念界定
(一)唐代文化
說到唐代文化,我們首先應該知道什么是文化。至今國內外對文化的定義也沒有達成共識。對文化普遍的看法是指人們在實踐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那么,唐代文化則也是文化的一種體現(xiàn),它是指唐代人在其年間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唐代文化是屬于某個階段的文化,是整個文化長河中的一條分支。但是,唐代文化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史中的重要一環(huán),是一種極典型的傳統(tǒng)文化。
(二)唐代園林
周維權先生曾經(jīng)說過:園林乃是為了補償人們與大自然環(huán)境相對隔離的人為創(chuàng)設的“第二自然”。周維權先生所說的“第二自然”,其實就是一種意境,一種從美的畫境到美的生境,繼而達到美的意境。因此,園林也可以說是人們進入高級文明的標志。唐代園林便屬于園林,是園林的一種具體體現(xiàn)形式。唐代園林因其所屬的年代文化,是在繼承了之前優(yōu)秀造園文化的基礎上,以唐代文化為基礎而創(chuàng)新發(fā)展出來的新型造園類型,這也為以后的宋、明、清的園林成熟期奠定了基礎,也對日本等國家的園林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乃至在世界園林的發(fā)展歷史中也有著重要的地位。唐代園林也是唐代文化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唐代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載體,是中國非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
二、唐代文化的分類
眾所周知,現(xiàn)階段人們對文化的分類可以大致分為物質文化以及非物質文化。以靜態(tài)或者固態(tài)為表現(xiàn)和傳承的文化是物質文化,也可以表現(xiàn)為以文化為要素的景觀中,包括建筑、服飾、飲食乃至城市、鄉(xiāng)村等等。在本文中,對大唐芙蓉園中的物質文化的探索中,主要以建筑與飲食兩個方面為切入點。那么相應的與物質文化對應的是非物質文化,它則是指人們在社會實踐中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精神文化,這是一個沒有實物為載體的一種文化,換句話說,非物質文化是精神境界領域的一種傳達。在本文中,對大唐芙蓉園的非物質文化的探索中,會以帝王文化、女性文化、宗教文化以及科舉文化為切入點。
三、大唐芙蓉園中唐代文化的表達與傳承
(一)物質文化的表達與傳承
1. 建筑文化
唐代的建筑體量都偏大,有著很強的氣勢,精致卻不纖巧。在大唐芙蓉園中的建筑也是體現(xiàn)了唐代建筑的風格特點。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大唐芙蓉園中的建筑更像是“新唐風建筑”,擁有現(xiàn)代建筑的一些特點,很好的融合了唐代建筑的風格后有了現(xiàn)代文化元素的融合。在大唐芙蓉園中,紫云樓是所有建筑中最具有標志性的建筑之一,在整個建筑的設計中,采用的是木構系統(tǒng),有很深的屋檐和很大的斗拱,但是氣勢雄偉,引人注目。在紫云樓的回廊上,巧妙的布置了唐朝開國功臣的畫像,加以絲綢之路的文化,讓游客可以身臨其境的感受到大唐盛世的景象。
2. 飲食文化
唐代的飲食文化是獨樹一幟的,不但保留了中國傳統(tǒng)飲食文化的風俗,同時也在中外飲食交融的領域有著廣泛交流,食品種類多樣化,飲食產(chǎn)業(yè)多元化。在唐代的飲食文化中最為突出的當屬飲酒文化與茶文化,在大唐芙蓉園中,運用多種造景手段來達到營造典雅格調的茶文化氛圍。陸羽茶社中的建筑單體好多都以茶命名,不但展現(xiàn)了唐代茶文化,還融入了現(xiàn)代的元素。在陸羽茶社的庭院中,還運用了現(xiàn)代景觀的模擬手法,例如日本的枯山水。
(二)非物質文化的表達與傳承
1. 帝王文化
大唐芙蓉園的主要帝王文化的體現(xiàn)便是紫云樓。游客在紫云樓中可以感受到唐太宗、唐玄宗以及武則天的帝王法則,深入了解唐代的帝王文化。除此之外,紫云樓也展示了宮廷文化,游客可以在其中體會到皇家的奢華、威嚴和恢宏大氣。同時,紫云樓還有一個和古城墻一樣高的臺座,高達12米,凸顯了帝王居高臨下的氣勢和不可一世的威嚴。紫云樓的外立面色彩也是有文化的體現(xiàn),不但有著唐代流行的白粉墻、青磚墻和赭紅木構系統(tǒng)。在建筑的局部也加入了象征著皇家氣勢的金色,無時無刻不在顯示著皇家的威嚴,帝王的氣勢。
2. 女性文化
從唐代開始,女性就有了崇尚自由、開放時尚的性格特點,這也離不開當時文化的滲透。在大唐芙蓉園中,可以在仕女館、望春閣、彩霞亭感受到唐代女性的獨特之處,也可以看到麗人群雕的女性文化。其中,由仿唐建筑群而組成的仕女館和它的主體建筑望春閣都更加全面、生動的展示了唐代自由、有思想的女性形象。
3. 宗教文化
唐代的宗教文化兼容并包、多教并存。大唐芙蓉園便是一個很好的詮釋。在整個園子中,可以感受到儒、佛、道等多教派文化的融合和共生。在表現(xiàn)形式上,主要以園林小品、構筑物為載體。例如大唐芙蓉園中的佛手印圓雕、觀音壁浮雕以及尊佛像雕塑,與高低起伏的山林呼應、融合,讓游客可以充分感受到宗教文化的魅力。
4. 科舉文化
唐代科舉文化具有獨樹一幟、與眾不同的特點?!靶訄@”是大唐芙蓉園中科舉文化的展示區(qū),因為在唐代,新科舉的進士要在杏園進行探花宴,而唐代的杏園杏樹茂密,又被稱之為杏園。在大唐芙蓉園中,既傳承古時文化,同時也用現(xiàn)代的造園方法,把進士探花、杏園關宴、雁塔題名等典故都通過實物、文獻、壁畫以及雕塑小品等表現(xiàn)方式來傳遞科舉文化的意境。
在杏園通往竹里館有一條由鵝卵石鋪成的“苦難路”,取自王維的推敲之路,有憶苦思甜、先苦后甜之意。杏園南側設有能夠安靜的倒映出杏樹的靜止水面的池塘,讓人們能夠效仿中舉的文人們的樣子靜靜地許愿,營造一個充滿希望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