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展艷
美國《州立共同核心標準》頒布之后,麥克勞·希爾公司依據(jù)這一標準編寫的Wonders教材于2014年推出。該教材首先用于加利福尼亞州,隨后逐步推廣到美國其他州,并受到廣泛的好評。Wonders教材重視發(fā)展學生的寫作能力,其中說服性寫作在教材中占有不少的比例,足見其重要性。
一、Wonders教材說服性寫作概覽
在美國,學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進行說服性文章的寫作訓練,并持續(xù)到高中階段。說服性寫作在Wonders教材中的類型豐富,諸如廣告、演講稿、書信、建議書、書評等。榮維東教授指出,說服性寫作是旨在說服讀者贊同某種觀點或去做某事的語篇類型。王愛娣老師認為該類型的寫作過程如下:開頭部分,要抓住讀者的注意力,要陳述自己的觀點;中間的證據(jù)支持部分,要講理由,擺出事實,提供專家觀點;最后的結尾部分,要重申觀點,渲染文章氛圍,感召讀者。
Wonders教材在每個年級編排6個大的主題單元,每個大主題下包括5周的子內容,一學年合計30周的學習容量。本文以Wonders教材四年級第三單元的學習內容為例,分析其說服性寫作的編排體例。這個大單元的主題是“精神(Thats the spirit)”,它包括5周的學習內容,相應主題分別為友誼、社區(qū)互助、自由和正義、有力的表達、養(yǎng)活全世界。第5周學習主題是“養(yǎng)活全世界”,編排的課文《食物大戰(zhàn)》講了轉基因食品的利與弊。課文前后均編排了指向文本理解的問題,供學生閱讀時思考。同時,教材在每一篇課文后均編排了3個與寫作相關板塊,即“作品體裁”“寫作特點”“小作家”。這種板塊的編排類似于我國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的“閱讀鏈接”和“語文園地一交流平臺”。
《食物大戰(zhàn)》課文后的“作品體裁”板塊,介紹了說服性文章的關鍵特征(非虛構性的文章標題,提供事實與實例來支撐論點,包含圖表或地圖來作為論據(jù))在課文中的具體體現(xiàn)(如下圖所示)。
在“寫作特點”板塊,教材一般會呈現(xiàn)課文的節(jié)選內容(即專家范文),著重強調寫作要有明確的目的與讀者意識。如《食物大戰(zhàn)》課文后的“寫作特點”板塊,提供的是關于轉基因玉米的課文片段,在該片段旁有一旁批,旁批顯示了該課的學習提示:利用課文中的線索來確定文章的寫作目的和讀者對象,即作者為什么寫這篇文章,讀者是誰。
“小作家”板塊一般會呈現(xiàn)一篇關于每周學習主題的學生例文(批閱稿),例文上面既有學生原來的寫作內容,也直接帶有教師的修改痕跡。在《食物大戰(zhàn)》的“小作家”板塊也有旁批,旁批列出學生寫作時的注意要點:確認寫作目的和讀者對象;找出并改正不規(guī)范的用詞;通篇瀏覽做最后的檢查與修改。
綜上,Wonders教材的寫作指導是較為清晰的。通過課文的重點片段的學習,讓學生明白說服性文章要尋找證據(jù)支持自己的觀點,而旁批的寫作提示可以促進學生以讀帶寫,以練習遷移運用知識并檢驗學習成果。
二、Wonders教材說服性寫作的特點
1. 強調讀者意識?!盀椴煌哪康暮妥x者寫作,如何圍繞讀者的特點和需求來選擇素材和決定表達方法”是國外寫作課程教學改革的主流趨勢。說服性的文章只有進入讀者視野,被閱讀、被理解、被交流,才能實現(xiàn)傳遞信息或者說服他人的目的。以《食物大戰(zhàn)》為例,教材一直在不同板塊中引導學生要站在讀者的立場分析作者的寫作效果,強調學生寫作要有讀者意識的重要性。
2. 注重讀寫一體。在Wonders教材中,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二者結合助力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建構與運用。這套教材選用了專家范文和學生例文兩種不同的范例作支架,課文為專家范文,注重發(fā)展學生的閱讀理解技能與表達藝術;而例文關注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升,側重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素養(yǎng)。
3. 寫作過程的指導清晰。過程寫作法是美國中小學常見的寫作教學方法。教師需要在學生寫作前給予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指導,并在其寫作過程中提供幫助,在寫作完成后引導他們進行反思。Wonders教材的說服性寫作貫徹了過程寫作的理念,其寫作指導包括寫作知識(情境設置)、例文、寫作任務和寫作清單等幾個板塊。在具體的課文中揭示了寫作的要點和例文點評;學生例文(批閱稿)的呈現(xiàn)更貼近真實的寫作過程,清晰地示范了“如何寫”“如何改”;各類旁批強調了要對文章進行檢查和修改,提升自我評價和自我監(jiān)控的能力。
三、啟示與思考
1. 增強學生的讀者意識。在說服性寫作中,說服技巧的運用都有賴于作者的讀者意識?!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寫作時應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要為不同的讀者而寫作。說服性寫作的目的不是“告知”,而是“勸說”。目前,學生不顧讀者對象的特點而在寫作中“自說自話”的問題較為常見。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讀者意識值得教師深思。
借鑒Wonders教材的有益經驗,教師應在教學時揭示不同文體的特點,讓學生明確在寫作前要先明確讀者對象。例如,統(tǒng)編版語文六上第六單元的“習作”要求學生寫倡議書,明確提出要根據(jù)倡議的對象,將倡議書發(fā)布在合適的地方(如校園的公告欄、小區(qū)的布告欄、網絡論壇)。倡議書是說服性寫作的一種形式,教師首先需要讓學生明確倡議書這種文體的關鍵特點,包括標題、稱呼、正文以及署名等。在此基礎上,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倡議書的讀者對象。以倡議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閱讀有關垃圾分類的資料,讓學生交流從資料中獲得了哪些信息。課上教師可設計如下的交際語境:你所在社區(qū)已經設置好分類垃圾桶,但是有鄰居一直沒有落實垃圾分類要求。請你勸說鄰居進行垃圾分類,寫清楚勸說理由,內容要積極,用語要恰當。本次習作的讀者為鄰居,寫作的目的是勸說鄰居踐行垃圾分類。通過課前調查,學生了解到垃圾分類沒有落實的原因,包括鄰居對垃圾分類意義認識不足、不了解分類標準、怕麻煩等。了解了鄰居不落實垃圾分類的原因,方可把話說到讀者心里。教師可在學生習作后提供說服鄰居進行垃圾分類的三個要點:認識垃圾分類的重要性與緊迫性、提供學習分類標準的途徑、體驗分類投放的便利。教師在課堂上還可以播放垃圾分類后的去向的視頻,指導學生了解垃圾變廢為寶,由此學生有了豐富的素材來擺事實、講道理,更能順利完成倡議書的撰寫。
2. 明確讀寫一體的特點。閱讀與寫作密切結合是Wonders教材的亮點,每一課都提煉出一個讀寫結合的要點,讓學生模仿寫作。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在讀寫一體方面也做了積極的探索,小練筆是一種重要形式,但讀寫結合的關鍵點沒有明確揭示。例如,統(tǒng)編版語文四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課后的小練筆為“如果有人問你為什么而讀書,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寫下來,注意寫清楚理由”,這樣的練筆屬于說服性寫作,要求學生說服讀者贊同讀書的重要性,提示了練筆內容,但是用什么策略完成練筆沒有提及。事實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圍繞著讀書寫了三件事,教材的小練筆可以提煉出關鍵要求“用具體的事例佐證你關于讀書的觀點,說服讀者”,從而為學生提供如何寫的指引。
事實上,課文不僅是學習閱讀的示例,也是學生寫作的范本。由此,語文教師在使用統(tǒng)編版教材時,需要從閱讀和寫作的角度研讀課文,明確讀寫結合的“點”,為學生化解寫作之難提供具體的指引。
3. 細化寫作過程的指導。Wonders教材的寫作指導體現(xiàn)了較強的實用性,批閱稿還原了修改的過程,傳遞了寫作是不斷完善的過程的理念。在運用統(tǒng)編版教材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呈現(xiàn)批閱稿或者現(xiàn)場示范修改,讓學生明確修改的方向和策略,讓學生明白修改的意義及具體操作方法。
另外,Wonders教材在學生例文中提供的旁批讓學生在寫作時對照進行檢查。旁批的提示讓學生的自我評價有了明確的方向和依據(jù)。目前,不少教師在學生作業(yè)的評價環(huán)節(jié)會利用星級評價單,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作品進行自評與互評,增強學生寫作過程的自我調節(jié)和監(jiān)控。如果教師在為學生呈現(xiàn)寫作任務時也增加類似的寫作評價清單,這對于優(yōu)化寫作過程的管理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民眾育才小學?搖責任編輯:王振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