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美林
在小學科學的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觀察能力,不僅僅要讓學生學會如何觀察實驗過程,也應引導學生耐心觀察并研究實驗結(jié)果,讓學生在完成實驗之后學會合理利用實驗成果,達到科學學習的目的。本文基于小學生在小學科學學習中的要求,探究培養(yǎng)小學生對科學實驗記錄以及成果的有效觀察和應用能力。
小學生的年齡大多偏低,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向來都是活潑好動,并且對周圍事物充滿著好奇心、求知欲。但在小學科學學習的過程中,除了有趣的實驗,更多的是對科學知識理論的學習和探究,觀察實驗結(jié)果的過程是需要耐力的,而這樣的學習能力的要求對于小學生來說較為困難。因此,教師應創(chuàng)新觀察實驗記錄的方法,讓這個過程變得既有趣又高效,幫助學生完成預期的科學學習目標。
一、幫助學生樹立主動觀察的意識
科學實驗觀察的過程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主動學習意識,應學會主動觀察實驗結(jié)果,才能對這些實驗記錄和結(jié)果加以有效利用。要想讓學生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學有所得,教師首先應從學生的觀察能力入手,讓學生改變以往被動的學習角色,樹立起主動觀察的意識,幫助學生打好科學學習的基礎(chǔ),邁出第一步。
例如在小學四年級下冊的科學教材中,學生會接觸到“新的生命”這一章的學習內(nèi)容,第一節(jié)的內(nèi)容就是“油菜花開了”,教師在進行這一章知識的教學中,如果只借助教材來開展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刻板的教學方法,靈活變通,可以適當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拋出幾個問題,如,“油菜花的花朵是什么顏色的呢?”“油菜花開時會散發(fā)出什么樣的氣味呢?”“油菜花開需要多長時間、它的生命周期有多長呢?”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究,學生無意中就會具備一種主動觀察的意識。問題導向不僅帶有趣味性,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識,更能引導學生去完成一份優(yōu)秀的觀察報告,不必像一個“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撞。
二、將游戲活動與科學學習過程相結(jié)合
即使是科學課程,適當?shù)挠螒蛟O計在小學生的科學學習階段一樣見效,將游戲活動與科學學習有效結(jié)合,是讓學生發(fā)展階段變得全面化、完整化的一個方法。合理的游戲設計,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科學學習的興趣,更能鍛煉小學生的體力、智力、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等,讓學生將濃厚的探索欲望融入科學觀察的過程,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能獲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四年級上冊“我們的身體”這一章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在展開“跳動起來會怎樣”這一內(nèi)容教學時,可以將課堂搬到戶外,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輪流分組跳繩,并選出跳得最好、最多的小組,在跳完繩之后再重新回到課堂,向?qū)W生提問,如“人在跳動起來的時候身體是怎樣的呢?”“跳躍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等等,學生在親身體驗后,就更能積極地回答這些問題,從而有效參與到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中。這樣的游戲設計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體力,又能讓學生很好地觀察其他同學在跳繩過程中的反應和現(xiàn)象,打破傳統(tǒng)的科學教學課堂只關(guān)注理論教學的模式。
三、有效記錄實驗過程和結(jié)果
(一)讓學生積極參與記錄過程
在科學實驗的過程中,小學生的實驗能力不強,這就需要教師的輔導和幫助,教師也應該嘗試著讓學生成為實驗的主體,培養(yǎng)小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自主動手的能力。實驗必然缺少不了記錄,無論是實驗過程還是實驗結(jié)果,都需要有效的記錄。而在記錄這一階段,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知道記錄的重要性,其次記錄并不是一個學生的工作,這是一個實驗紀錄中的誤區(qū),最好的辦法應該是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記錄過程中來,自覺地成為記錄主體,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實驗記錄能力的目的。
(二)選取合適的記錄方法來完成自己的記錄
在剛開始學著記錄實驗的階段,學生可能會因為缺乏記錄經(jīng)驗而感到困惑,教師應傳授給學生一些恰當?shù)挠涗浄椒ê图记?,讓學生能夠更加輕松地完成記錄過程,做到得心應手。
例如在小學四年級上冊“降水量的觀測”這一節(jié)的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試著以繪圖的方式來完成記錄過程,這種方法不僅可以讓記錄變得高效,還能更加直觀地展現(xiàn)出自己的記錄結(jié)果。又如,在開展五年級上冊的“種子發(fā)芽實驗”的過程中,教師需讓學生利用文字記錄的方法,完成自己的記錄任務,并教會學生記錄下關(guān)鍵詞,讓記錄筆記既整潔又清晰。綜上所述,合適的記錄方法的選擇非常重要,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記錄能力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在這一教學過程中不能忽視記錄的重要地位。
四、將觀察與記錄結(jié)合并有效使用
科學不僅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更是一個實踐的過程,觀察與記錄是一種不可分割的關(guān)系,兩者有效結(jié)合才能服務于實驗目的和結(jié)果。因此,在學習了如何觀察和記錄之后,教師也應培養(yǎng)學生在小學科學學習過程中的實踐能力,有效利用觀察記錄,完成自己的實驗報告,展現(xiàn)實驗成果。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實驗觀察記錄的使用能力,注重使用情況,讓科學學習做到從科學理論出發(fā),積極開展實驗,驗證科學理論,最后又回歸到理論知識的研究,讓有效的記錄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從而完成小學科學教學的預期目標。
綜上所述,科學實驗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學生與教師一起克服的困難非常多。但即使困難再多,教師也應抓住“觀察”和“記錄”這兩個重點,圍繞這兩方面來展開小學科學教學。教師在這樣的過程中,應不斷努力探索,以探索更好的方式來引導小學生的科學學習,推動小學科學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