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雨荷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所處的時代信息繁多、混雜,而學生能夠獲得知識的方法、途徑也日益增多,對于科學知識,他們在課前就有了一定的積累和了解,這些認知就是學生在還未正式接受科學教學前對知識產(chǎn)生的前概念。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基于前概念設計教學目標、教學任務,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框架和學習模式。
傳統(tǒng)的小學科學教學模式,是老師講課學生聽的填鴨式灌輸加上紙筆測驗。為達到優(yōu)化教育教學和教育管理模式以及整合資源的目的,教育學者嘗試將線上教育與面授課程有機結合,混合式教學模式于是應運而生?;旌鲜浇虒W模式結合不同的媒介進行教學,組合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二者的優(yōu)點,以期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改善學生的認知方式,更重要的是可以合理安排學生的時間。
故筆者認為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學習前概念,或者利用混合式教學中的線上教學模式,提前解決課堂上學生可能會遇到的技術問題,例如2017年版蘇教版科學教材二年級下冊《擰螺絲》一課中提前演示擰螺絲的正確姿勢,搭建腳手架),再在線下教學時有針對性地制定更適宜的教學設計講解學生的迷思概念、科學誤區(qū),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二、基于學生科學前概念構建混合式學習模式
本文研究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小學科學前概念教學中的運用對課堂效率的影響。筆者認為針對小學科學的課程特質(zhì),構建基于小學科學前概念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有以下三點優(yōu)勢,也是構建該模式的意義所在:
(一)結合學生已有知識,有助于學生梳理謬誤
現(xiàn)在,學生能夠獲得二手學習資料的途徑非常多,他們往往在正式學習到某個知識點之前就已經(jīng)知道了最終結論。而這些“結論”可能并不正確,也可能只適用于某個特定的環(huán)境,因此,這些“結論”便會成為學生接受新知的障礙。引入混合式教學模式后,學生就可以先通過線上學習破除障礙,為線下課堂的進一步學習掃清“攔路虎”,與此同時,利用節(jié)約的課堂時間可以更有效地破除當堂課程的重、難點。
(二)針對本課難點,有助于重點突破
目前我國小學階段教學組織形式主要采取班級制教學,不會將學生按照某一標準特意分班教學,所以同一班級中的學生學習能力各不相同,需要教師根據(jù)他們的不同能力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通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線上學習,教師可以提前解決部分學生學習本課時的困難,至少也可以了解學習能力較差者在學習本課時的需求,能夠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問題,避免課堂時間隨意流逝,提高課堂效率。
(三)有助于拓展知識,使學生遨游知識海洋
小學科學學科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泛,在課前利用線上教學適當引入與本課內(nèi)容相關的形式多樣的資料,一方面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拓展其知識面。
三、基于學生科學前概念的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應用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以上三個優(yōu)點可以適用于不同科學知識領域的科學課程。
在四年級研究浮力的實驗中,部分學生會對不同物體的浮沉情況有所猜測,例如他們會認為小小的回形針、蠟燭等能夠浮上來,而土豆、蘋果、石塊等會沉下去,通過線上學習教師了解到學生的預設,再在線下教學中讓學生操作實驗。這樣,學生會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否定、再發(fā)現(xiàn)、再否定”這一學習過程,與此同時,學生粗糙的前概念與科學知識、概念加以碰撞,能夠更好地幫助他們得出最終的結論。
“影響小車運動快慢的因素” 實驗旨在鍛煉學生對“控制變量”這一實驗理念的運用,學生在探究時會根據(jù)自己的前概念在心中有所預測:他們已經(jīng)知道拉力和小車的載重(包括小車自重)會對小車運動速度產(chǎn)生較大影響。如果僅僅將這兩個因素作為課堂重點去探究,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能提不起興趣,而后進生能夠根據(jù)這兩個因素設計出可行的實驗就值得表揚。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通過線上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學有不足的學生的困難,使之爭取在線下教學中能夠更好地突破課程重、難點,提高課堂效率。
在六年級《看星座》一課中,學生大都對神秘浩渺的外太空無比好奇,古人運用智慧給星星命名并繪制星座,非常能夠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所以,可以從星座故事入手,利用線上學習的機會面向學生科普,既可優(yōu)化“延長”學習時間,也能夠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開展教學方式多種多樣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后,學生被新穎有趣的前概念線上教學所吸引,在線下課堂中也會更加集中注意力去理解線上課程沒有弄懂的地方;而前期的線上教學準備有利于教師對課堂知識的進一步拆解,更有助于教師設計出有針對性的線下教學課堂?;谇案拍罱虒W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對學生和教師兩個角度而言,都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但是,由于此方面的研究較少,更需要教師積極地嘗試、適時地調(diào)整,創(chuàng)造出適合學生科學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教學內(nèi)容,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厘清前概念,構建新的正確的科學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