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杏歡 徐穩(wěn)深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博羅分院腫瘤血液內(nèi)科,廣東惠州516100)
非小細胞肺癌(NSCLC)60%左右的患者確診時已處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僅為5%左右,預后差[1]。GP化療方案作為晚期NSCLC治療的經(jīng)典方案,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延長生存期,但對機體免疫功能損害較大,使部分患者無法耐受而放棄治療,療效常不盡人意[2]。烏苯美司可通過抑制CD13的活性來抑制腫瘤細胞的代謝、侵襲及增殖,增強T、B淋巴細胞功能來促進腫瘤細胞死亡[3]。本研究探討烏苯美司聯(lián)合GP方案在晚期NSCLC患者治療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腫瘤科78例晚期NSCLC患者,均符合NSCLC的診斷標準[4],預計生存期3個月以上,排除既往惡性腫瘤史、伴有嚴重的器官功能障礙、嚴重感染、化療史、相關藥物過敏史者。根據(jù)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n=39)和研究組(n=39),對照組男23例,女16例,平均年齡(58.64±3.57)歲,TNM分期:Ⅲb期18例,Ⅳ期21例;病理類型:鱗癌19例,腺癌17例,鱗腺癌3例;研究組男24例,女15例,平均年齡(59.13±3.26)歲;TNM分期:Ⅲb期17例,Ⅳ期22例;病理類型:鱗癌18例,腺癌17例,鱗腺癌4例。兩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對照組接受GP方案化療治療,第1d、第8d將1.0g/m2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溶于0.9%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0.5h內(nèi)完成;將75mg/m2注射用順鉑溶于0.9%氯化鈉溶液500mL中靜脈滴注分3天第1~3d,1h內(nèi)完成,3周為1個周期,連續(xù)治療4個周期;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烏苯美司膠囊,每次10mg,每日3次,持續(xù)服用4個月。
1.3 評價標準:療效評價[5]:完全緩解(CR):已知病灶完全消失且維持4周以上,無新病灶出現(xiàn);部分緩解(PR):已知病灶體積縮小50%以上且維持4周以上,無新病灶出現(xiàn);穩(wěn)定(SD):已知病灶縮小50%以內(nèi)或增大25%以內(nèi);病情進展(PD):已知病灶增大25%以上或出現(xiàn)新病灶;客觀緩解(ORR)為CR與PR之和。免疫指標:取空腹8 h以上外周靜脈血5 mL,采用流式細胞儀利用免疫熒光標記法檢測外周血CD4+、CD8+及CD4+/CD8+及NK細胞水平。毒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運用SPSS20.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研究組的ORR較對照組稍高,但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58.97% vs.41.03%,χ2值=2.513,P值=0.113),詳見表1。
表1 臨床療效[n(%)]
2.2 細胞免疫指標變化:治療后兩組各細胞免疫指標均明顯改善,且研究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細胞免疫指標變化(±s)
表2 細胞免疫指標變化(±s)
注:與治療前及對照組比較,*P<0.05,#P<0.05
?
2.3 毒副反應發(fā)生率:研究組血小板與白細胞減少的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惡心嘔吐、腹瀉、皮疹的發(fā)生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3。
表3 毒副反應發(fā)生率[n(%)]
GP化療方案是晚期NSCLC治療的標準一線化療方案,但其療效目前處于瓶頸期,加之化療藥物的毒副反應常會使患者的耐受性下降,從而影響化療的順利進行。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在機體免疫功能調(diào)節(jié)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免疫功能提升對抑制細菌及癌細胞功能具有積極意義[6]。烏苯美司可有效抑制肺癌細胞膜上CD13的活性及p38MAPK的磷酸化,進而抑制腫瘤細胞的分化、增殖、侵襲及轉(zhuǎn)移[7]。同時還可促進集落刺激因子的合成,增強淋巴細胞及NK細胞功能,激活P53通路提高鉑類藥物對腫瘤細胞的敏感性,在GP化療方案的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具有增效減毒的效果[8]。
本研究研究組ORR較對照組稍高;治療后兩組各細胞免疫指標均明顯改善,且研究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烏苯美司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另外,研究組血小板與白細胞減少的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惡心嘔吐、腹瀉、皮疹的發(fā)生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提示烏苯美司可有效降低化療藥物所致的血液毒性反應,提高機體對化療藥物的耐受性,對保證化療治療的順利進行具有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烏苯美司聯(lián)合GP方案可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療效安全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