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冬
(安陽市婦幼保健院兒科急診,河南安陽455000)
腺病毒肺炎屬兒科重癥呼吸道疾病,好發(fā)于6月至2歲幼兒,主要由腺病毒3型、7型病原體導致發(fā)病,臨床特征表現為持續(xù)高熱及合并多系統(tǒng)并發(fā)癥,病情危重,治療難度巨大,具有極高病死率,嚴重威脅幼兒生命健康[1]。目前,針對此類病癥多運用常規(guī)治療控制病情,諸如吸氧、解痙平喘、機械通氣、抗病毒、抗生素等,可取得一定治療效果。經有關研究指出[2],丙種球蛋白輔助治療腺病毒肺炎有確切療效?;诖?,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于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4例腺病毒肺炎患兒,將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作對照組及觀察組,均42例。其中觀察組男28例,女14例,年齡2~48個月,平均(2.07±0.84)歲。對照組男29例,女13例,年齡3~48個月,平均(2.11±0.81)歲。兩組基礎資料呈同質性,可作對比分析。
1.2 方法:全體84例患兒收治后均予以抗病毒治療,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治療,根據其癥狀表現采取針對性對策,給予常規(guī)鎮(zhèn)靜、退熱、解痙平喘等治療,針對合并系統(tǒng)性并發(fā)癥采取相應治療措施,譬如伴有細菌感染即給予抗生素加以治療、臟器受損采用臟器保護治療及呼吸抑制時運用機械輔助通氣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輔以丙種球蛋白治療,以靜脈注射方式注入劑量250~400mg/kg·d的丙種球蛋白,持續(xù)治療3~5d。
1.3 療效評價:療效標準參照患兒出院癥狀表現及影像學檢查結果作綜合評定:①痊愈(發(fā)熱、咳嗽及肺部啰音等癥狀緩解,且胸部X線檢查病灶全部吸收);②有效(發(fā)熱、咳嗽及肺部啰音等癥狀有所緩解,且胸部X線檢查病灶部分吸收);③無效(發(fā)熱、咳嗽及肺部啰音等癥狀未見改善甚有加重跡象,且胸部X線檢查病灶未吸收或顯現更多)。
1.4 觀察指標:①細胞免疫功能:于治療前后采用美國Beckman Coulter公司生產的FC500流體細胞儀運用熒光抗體法對患者所采集的外周血T輔助細胞(CD4)、T殺傷細胞(CD8)及CD4/CD8進行測定,應用多克隆抗體單向免疫擴散法測定IgG;②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呼吸衰竭、肝功能損害、胸腔積液、肺不張及中毒性腦病。
1.5 統(tǒng)計學分析:運用SPSS22.0軟件作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細胞免疫功能指標比較:兩組治療前免疫功能指標中IgG、CD4、CD8及CD4/CD8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經治療后IgG、CD4、CD8及CD4/CD8較對照組顯著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細胞免疫功能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細胞免疫功能指標比較(±s)
注: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P<0.05
?
2.2 兩組胸部影像學表現分析及不良反應比較:就胸部影像學表現分析,84例腺病毒肺炎患兒經胸部CT均表現為單側或雙側大片實變影,多見于右下肺野,觀察組合并氣胸4例,胸腔積液3例,心包積液1例;對照組合并氣胸5例,胸腔積液4例,心包積液2例,經常規(guī)治療及聯合丙種球蛋白輔助治療后,觀察組不良反應中呼吸衰竭及肝功能損害發(fā)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胸腔積液、肺不張及中毒性腦病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
腺病毒肺炎屬一類重癥病毒性肺炎,多由腺病毒3型及7型感染導致發(fā)病。
因腺病毒屬DNA病毒,可于患兒機體咽、結膜、淋巴組織及腸道繁殖,一旦發(fā)生病變,易出現中毒、呼吸困難及精神萎靡等臨床癥狀,給患兒支氣管、臟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及免疫功能等造成極大損害。且幼兒普遍抵抗力較弱,若發(fā)生重型腺病毒肺炎,易引發(fā)呼吸衰竭、肝功能損傷等并發(fā)癥,致死率較高[4]。對此,目前多采用支持手段加以治療,在給予抗病毒治療的同時,根據患兒具體癥狀表現,另進行退熱、臟器保護、抗菌藥物及機械通氣等綜合治療措施,可取得不錯治療效果,但患兒免疫功能未得到有效改善?;诖?,醫(yī)學界廣大學者以改善腺病毒肺炎患兒免疫功能為著力點,經研究探索發(fā)現,輔助使用丙種球蛋白治療腺病毒肺炎,在免疫功能改善上有優(yōu)異效果。
丙種球蛋白作為一種由血漿提煉純化而來的血液制品,其本質是由人體淋巴系統(tǒng)B細胞分泌的蛋白,可在人體免疫系統(tǒng)中起到重要調節(jié)作用。其主要成分為IgG,IgG又分有IgG1、IgG2、IgG3、IgG4等亞類,可有效阻止白喉桿菌、鏈球菌等細菌感染,在預防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感染上也有顯著效果。此外,免疫球蛋白其內存在白介素-1、抗人類腫瘤壞死因子等抗體,可對機體這類細胞因子進行中和,從而達到消炎之效;另外,在大量IgG分子與Fc片段競爭結合過程中,巨噬細胞結合Fc受體受到抑制,炎癥性細胞因子釋放減少,有助于減輕患兒的炎癥反應[5]。而由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輔以丙種球蛋白治療的觀察組經治療后IgG、CD4、CD8及CD4/CD8均有上升,CD4及CD4/CD8上升,即代表患兒機體免疫力越好,由此可知腺病毒肺炎患兒機體免疫功能得到大為改善。且由胸部影像學表現分析,84例腺病毒肺炎患兒經胸部CT均表現為單側或雙側大片實變影,多見于右下肺野,病癥診斷準確,有利于醫(yī)生進一步了解病情發(fā)展及判斷預后,從而實施切實有針對性治療手段,加快患兒病情恢復。而根據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析,觀察組患兒胸腔積液、肺不張及中毒性腦病發(fā)生率較對照組明顯更低,可見使用丙種球蛋白治療腺病毒的優(yōu)越性所在。
綜上所述,丙種球蛋白輔助治療腺病毒肺炎,收效良好,免疫功能大為改善,胸部影像學表現中不良反應顯著降低,可作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