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修民 柳 雯 聶 盼 張 捷
45 歲男性,因發(fā)現(xiàn)左側額面部皮膚病變45 年入院。病人自訴出生時就有額面部皮膚病變,呈一小結節(jié)狀,沒有疼痛痛、瘙癢等,呈酒紅色。病人智力發(fā)育正常,無肢體抽搐及頭痛、頭暈等,未予特殊處理。隨年齡增長,病人額部病變逐漸變大,呈菜花樣,累及左側上眼瞼,致使左側上瞼上提不能。約20年前,自覺左眼視力逐漸下降,直至消失,一直未行正規(guī)檢查及治療。入院2個月前,外院行腦血管造影檢查,發(fā)現(xiàn)顱內外血管瘤,為求切除額面部皮膚病變入院。既往否認高血壓病、心臟病、糖尿病等病史,否認乙肝、結核病等傳染病史,否認重大外傷史,否認輸血史。入院體格檢查:意識清醒;左側瞳孔直徑約4 mm,對光反射消失;右側瞳孔直徑約2.5 mm,對光反射存在;左眼視力喪失,右側視力正常;四肢肌力、肌張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左側額部及頭部皮膚見葡萄酒色菜花樣凸起病變,質地較軟,無壓痛、無瘙癢,壓之不褪色(圖1A)。入院后,完善頭部CT、MRI、DSA檢查及其他常規(guī)檢查。頭部CT檢查見左側枕葉腦組鈣化(圖1C、1D)。頭部MRI檢查示左側枕葉腦回病變,左側側腦室后角見脈絡膜明顯增強影,考慮血管瘤可能(圖1E、1F)。DSA檢查示左側顳淺動脈增粗(圖1G~J)。綜合病人病史、體格檢查及影像學檢查,考慮診斷Sturge-Weber 綜合征(Sturge-Weber syndrome,SWS)。病人眼部病變請眼科會診,考慮青光眼。因病人左眼視力已喪失,暫無需特殊處理。與整形美容科會診后,決定聯(lián)合手術,切除皮膚病變,并予以植皮+負壓封閉引流術。負壓封閉吸引可保證移植皮膚穩(wěn)定貼附于顱骨表面,促進其存活。術后持續(xù)負壓吸引1周,撤去負壓封閉吸引,術后10 d拆線,見皮膚愈合情況可,術后13 d康復出院。術后病理結果示血管瘤病變。術后8個月隨訪,頭面部移植皮膚存活良好,面部形象極大改觀(圖1B)。
圖1 以巨大額面部血管瘤為表現(xiàn)的Sturge-weber綜合征手術前后表現(xiàn)
Sturge-Weber綜合征是一種罕見的散在性神經皮膚綜合征,其標志性表現(xiàn)為三叉神經的第一個分支范圍內葡萄酒色斑疹((port wine stains,PWS)),同側軟腦膜及同側眼部血管瘤。1922年,就有學者描述其放射學特征,包括顱內鈣化、身體左側毛細血管擴張痣、左側先天性青光眼以及因左側大腦半球病變導致的右側肢體偏癱。PWS是最常見的血管畸形,除頭面部葡萄酒色斑疹外,多達52%的SWS病人有其他部位葡萄酒色斑疹。腦面血管瘤病根據(jù)其分布分為三種類型,包括孤立的面部病變與相關的軟腦膜病變,Roach 量表常用于SWS的分類:Ⅰ型,顏面部及軟腦膜血管瘤,可能合并青光眼(經典的SWS);Ⅱ型,只存在顏面部血管瘤(無中樞神經系統(tǒng)病變),可能合并青光眼;Ⅲ型,獨立存在的軟腦膜血管瘤,通常無青光眼。本文病例頭面部皮膚葡萄酒色斑疹,考慮血管瘤;頭部CT示左側枕葉鈣化;頭部MRI增強示左側側腦室后角強化,考慮脈絡膜增粗或血管瘤,同時合并青光眼;考慮Ⅰ型SWS。
SWS的臨床病程多變,但通常以進行性神經系統(tǒng)問題為特征,如癲癇、偏癱、頭痛、中風樣發(fā)作、行為問題、智力障礙和視野缺陷、青光眼等。這些臨床表現(xiàn)在一段時間后逐漸穩(wěn)定。除病人特征性的顏面部皮膚病變及其他癥狀,SWS亦有其影像學特點。頭部CT 及MRI 表現(xiàn)為局部軟腦膜強化,腦灌注不足,脈絡膜叢增大,明顯的髓靜脈,皮質鈣化,以及進行性腦萎縮。
針對不同表現(xiàn)的SWS病人,需進行對癥處理。常見的癲癇發(fā)作,一般建議抗癲癇治療,諸如卡馬西平、奧卡西平等。同時,加強病人及家屬對癲癇的認認知教育,頑固性癲癇發(fā)作可考慮外科手術治療。中風樣發(fā)作,建議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偏頭痛可用曲坦類藥物控制。SWS 相關的青光眼等視力問題一般較難處理,建議眼科??浦委煟赏ㄟ^手術緩解。皮膚病變應盡早行皮膚科專科治療,病變早期可予以激光治療,防止繼發(fā)于血管瘤的皮膚和軟組織的累積變化。595 nm波長脈沖染料激光(pulse dye laser 595,PDL-595),是目前針對PWS 的激光治療方法,對SWS 病人的PWS 有滿意的美容效果。一般認為,為了保證兒童心理的正常發(fā)展,PDL治療應盡早應用。本文病例,正是針對頭面部皮膚病變的治療,治療目的即為切除病變,緩解容貌問題。本文病人頭部DSA 見左側顳淺動脈明顯增粗,可能為代償性增粗,以滿足頭部皮膚病變生長之血供。本文病人訴其幼時該病變較小,后逐漸生長,提示該疾病可能為進行性進展性疾病。針對病人皮膚血管瘤的治療,有學者提出行左側顳淺動脈栓塞術,但栓塞后供血區(qū)域缺血壞死造成的皮膚缺損將成為后期較難處理的難題。激光治療一般針對年齡較小的病人,且皮膚病損較小。本文病例面部血管瘤巨大,激光治療后可能出現(xiàn)出血及效果不佳等情況。完善術前檢查,未發(fā)現(xiàn)明顯手術禁忌癥,請整形美容科會診后,決定聯(lián)合手術。全麻下行頭面部皮膚病變切除+植皮+負壓封閉吸引術,持續(xù)負壓封閉吸引1周后,撤去負壓封閉吸引,術后10 d拆線,皮膚愈合情況可,術后13 d康復出院。術后8個月隨訪,見移植皮膚存活良好,頭面部外觀得到極大改善。病人對手術效果表示滿意。
綜上所述,SWS 是一種臨床少見的疾病,臨床上應及早發(fā)現(xiàn),盡早診斷,盡早針對不同癥狀給予干預,其皮膚病變早期可考慮激光治療,若病變較大、較廣,可行切除及植皮治療,一般可取得較滿意的臨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