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苔花 祁末紅 朱萍 王絢璇 周尚成 孫仁娟
(1江南大學附屬醫(yī)院心血管內科,江蘇 無錫 214122;2湖北省腫瘤醫(yī)院;3湖北中醫(yī)藥大學;4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內科急癥,其發(fā)病率與死亡率都較高。臨床患者發(fā)病多要忍受胸骨后劇烈疼痛,并且容易激發(fā)抑郁、煩躁、悲觀等不良情緒,降低其生活質量〔1,2〕。而不良情緒等心理社會因素也會對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帶來影響〔3〕。相關研究認為,冠心病與A 型行為部分因子有著密切的關系〔4〕。本研究探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A型行為與社會支持、心理健康、生活質量的關系。
1.1調查對象 對2018年1~11月在本地各大醫(yī)院住院的180名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對象入選標準:①年齡≥60歲;②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制定的心肌梗死相關診斷標準〔5〕;④思維意識清楚,能配合調查。排除標準:①精神疾病及嚴重認知障礙者;②近期有重大家庭變故者。本次調查發(fā)放200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56份(78%)。
1.2調查工具 (1)一般資料調查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一般情況: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疾病發(fā)作時間、并發(fā)癥、心肌梗死部位等內容。(2)A型行為問卷(TABP)〔6〕。包括3個部分,60個項,均采用 0、1 計分法:①時間緊迫感量表(TH),共25個項,反映時間匆忙感和緊迫感等;②競爭和敵意量表(CH),共25個項,評定競爭性和敵意情緒等;③掩飾量表(L),共10項,檢測量表的真實性。L≥7分者提示真實性不高,應排除,TH+CH>27分納入A型行為組,TH+CH≤27分納入非A型行為組。(3)癥狀自評量表(SCL-90)〔7〕共90個項目,包含人際關系、生活習慣、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內容。各項目采用5級評分,測驗因子包括10個,分別為軀體化、強迫狀態(tài)、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等。(4)社會支持量表(SSRS)〔8〕共10個條目,包括3個維度,即主觀支持(條目1,3,4,5)、客觀支持(條目2,6,7)和社會支持利用度(條目8,9,10)??偡?6分,總分數越高提示社會支持越高。(5)生活質量量表(SF-36)〔9〕共36個條目,包括情感指數、健康指數和生活滿意度3個方面的內容,總分數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高。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1A型行為與社會支持的關系 A型行為組101例(64.74%),非A型行為組55例。A型行為組主觀支持和社會支持總分明顯低于非A型行為組(P<0.001),兩組客觀支持和社會支持利用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社會支持總分及各維度得分比較分)
2.2A型行為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A型行為組強迫狀態(tài)、抑郁、焦慮、敵對、偏執(zhí)因子得分、SCL-90總分均明顯高于非A型行為組(P<0.01,P<0.001)。見表2。
表2 兩組SCL-90總分及各維度得分比較分)
2.3A型行為與生活質量的關系 A型行為組情感指數、生活滿意度、SF-36 總分均明顯低于非A型行為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SF-36 總分及各維度得分比較分)
A型行為又被稱為A型性格,是上世紀70年代由美國心臟病專家Friedman和Roseman首次提出,其主要特征就是時間匆忙感和緊迫感、競爭性、敵意、缺乏耐性等,而且他們提出這一人群易患冠心病。A型性格的形成一方面有遺傳或先天性因素,另一方面也受文化教育、社會經濟地位的影響〔10,11〕。社會支持是構建在各種社會關系對個體的主客觀的影響力,在個體遭受到應激時,起到緩沖作用,并可以維持良好心理狀態(tài)〔12,13〕。本研究結果說明A型行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社會支持程度不高,應急能力低,可能是因為該人群的競爭性及敵對情緒的原因。
本調查顯示,A型行為類型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健康狀況較非A型行為類型差,在心理上表現(xiàn)為做事具有明顯強迫、抑郁、焦慮、敵對、偏執(zhí)??赡苁且驗锳型行為者的性格特點與抑郁、焦慮、敵對、偏執(zhí)、脾氣焦躁的表現(xiàn)有相通之處。國外學者發(fā)現(xiàn),A 型人格者往往處于持續(xù)的精神壓力下,更容易引起挫折與敵意反應,而且會有不良心理反映〔14〕。這種過度對外界產生敵對態(tài)度與負面情緒會使得個體產生不耐煩、不滿足、疲憊等焦慮性表現(xiàn)。而且因為心肌梗死患自身因為疾病身體方面易使其產生不良情緒體驗,往往會脾氣急躁,長時間處于應激狀態(tài),這在A 型人格者中會更加明顯,并且這種不良情緒體驗又可誘發(fā)再次心肌梗死。為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相關醫(yī)療機構和工作者應對A型行為者進行適當的引導,降低過高的生活目標,改變不良認知,主動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交流,積極發(fā)揮家庭支持系統(tǒng)的作用,提高患者的家庭及社會支持水平〔15,16〕。讓家屬了解患者性格的缺陷及對病情進展的影響,與患者家屬探討患者不良認知行為的原因,發(fā)動家屬協(xié)助患者糾正不良認知,加強患者的心理關懷和情感支持,鼓勵患者努力克服困難,緩解患者的焦慮和抑郁心理。
A型行為者熱衷于競爭、過分追求成就、爭強好勝、苛求完美,不讓自己有任何的松散,那他們對自己的目前的生活不會滿足,對生活質量造成不利影響〔17〕。在患有心肌梗死的A型行為者中,當面對病痛與救治場景時,其壓力和緊張感更強烈,即便是癥狀緩解也并非能完全脫離危險,為此患者希望盡快救治,精神負擔重,其自身性格特點擴大了其對患病的敏感性,常常脾氣急躁,易產生焦慮、抑郁情緒,過分擔心疾病對健康的影響,不利于預后,影響其生活質量。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A型行為與社會支持、心理健康、生活質量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為降低這種行為模式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影響,相關醫(yī)療機構和工作者應該結合患者心理、社會、家庭、病情等狀況提供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對于患者的A型行為采取合理措施調節(jié),減少生活、家庭、疾病治療過程中的壓力,矯正個性中不良部分,給予更多的支持與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