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丕良
摘要:田徑訓練課常安排行進間極速跑的測試內容,它能幫助教練員了解隊員的速度能力,提高運動員的絕對速度素質。在不具備專用儀器監(jiān)測提醒的條件下,很難做到準確,尺度統(tǒng)一地計取每個測試者的成績。為化解這一難題,引入光線阻斷提示的做法為田徑訓練服務,使行進間跑的計時更準確,組織更流暢。
關鍵詞: 田徑訓練 行進間跑 計時 光線阻斷
1.研究目的
短距離的行進間跑技術是提高少兒短跑成績的關鍵。因此田徑教練員常安排30—50米行進間跑的測試來發(fā)展隊員的奔跑能力,選拔短跑苗子。傳統(tǒng)的做法是教練員看打手勢啟動秒表,這種(由隊員輪流站位打手勢)情況下,很難做到準確,統(tǒng)一尺度地計取每個測試者的成績,要準確計取隊員快速經過某一段距離所需時間,傳統(tǒng)的做法使得跑后的成績誤差之大可想而知。用紅外線對射裝置和監(jiān)控攝像實時跟蹤的工作方法可解決教練員兩頭兼顧的問題。但在基層單位,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嘗試采用取材方便,更接地氣的方法---手電筒光線阻斷法,多次實踐后發(fā)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光線阻斷提示法的原理及組成
當物體移動通過與它垂直的光線就會遮擋了光線的投影,通過觀察投影的變化來感知物體移動的變化。行進間跑的測試加入光線阻斷提示法,正是利用上述原理來感知測試隊員跑進移動情況的,我們只要架設好能讓教練員看得見光線裝置,就能即時收到運動員移動到標志線的瞬間情況,從而啟動計時。整套裝置取材方便,它只用到了強光手電筒及支架、顯光擋板。
3. 使用方法(實際操作)
用支架固定好手電筒及顯光擋板,調整射出的光線至人體軀干的高度(1.3米左右),顯光擋板與手電筒最好能安裝成同一高度。當然,也可針對實際適當調整成光線斜下照射攔截的形式,顯光擋板的底色最好選與電筒光線成強烈對比的顏色,實際使用過程中我們選用了移動小黑板來充當顯光擋板效果也很好,投射光影以能讓計時教練員的常規(guī)站位看得清切為宜。
以30米行進間跑計時為例:實際操作時,射出的光線的立面離第一標志線為50厘米(因計時者存在反應時間),當光影瞬間變化(或消失)即計時開始,接下來的就是常規(guī)的操作而已。場地的布置可參見圖3-1和圖3-2。
4. 結論與建議
近年來,我們在短跑訓練的行進間跑測試中,引入了光線阻斷提示的做法,用取材方便的簡單器具加上簡單的布置,在無需大投入、大改造的前提下,使得計取隊員的成績更有效,更準確,由于成績更有可比性,測試者的積極性更高了。當然,計時教練員專注和專業(yè)的技能更是訓練計取準確成績的關鍵…
其實,等條件允許后,我們還可以升級本光線阻斷提示法,把裝置改為紅外線對射感應聲光提示;還可以等5G網絡(現階段4G網絡有滯后現象)普及后改為利用手機攝像監(jiān)控軟件配合觀察隊員跑動與標志線的關系等做法來彌補傳統(tǒng)做法的不足。
最后提醒:采用本光線阻斷提示法盡量選用高亮度、聚光型的手電筒,不能使用激光型手電,以免誤傷了相關人員的眼睛。
參考文獻
【1】王錫敏.《改進行進間跑的計時》. 《山東體育科技》?1987年第2期81-82,共2頁.
【2】文才新.《簡便“行進間跑”記時法》. 《體育教學》 1998年第4期31-31,共1頁.
【3】徐本力.《關于短跑人工計時的方法與誤差》.《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81年第4期7-15.
【4】王青.《短跑訓練中發(fā)展專項速度的練習》.《田徑》.?2019年第5期15-16,共2頁.
肇慶市第八中學 52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