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梅
摘 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是小學生心理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在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學生只有具備了自信,其內(nèi)驅(qū)力才會更好地被激發(fā)出來,從而在積極的心理品格影響下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以陽光上進的心態(tài)直面學習和生活,這對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積極意義。因此,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為學生健康成長打下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自信心;班主任工作;小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9-017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9.087
愛爾蘭著名作家蕭伯納曾這樣說:“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這句話道出了自信心在每個人成長中的重要性。所以也有人說,一個人成就的大小與他自信心的大小密切相關(guān)。立德樹人是新時期教育的核心目標,小學教育處于學生接受系統(tǒng)教育的起始階段,也是義務(wù)教育的開始階段,這一階段既是學生學習的奠基階段,也是良好行為習慣、性格的培養(yǎng)和人格健全的關(guān)鍵階段,其中心理健康成長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必須對學生的健康心理教育加以重視,特別是要充分關(guān)注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理念中,要求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人格,即要培養(yǎng)學生有積極的心理品質(zhì),自信自愛,堅韌樂觀;有自制力,能調(diào)節(jié)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具有抗挫折能力。這些心理品質(zhì)的養(yǎng)成離不開學生的自信心的培養(yǎng)。從小學班級管理的實踐來看,有自信心的學生和缺乏自信心的學生差異非常大,影響著學生的性格和學習狀態(tài)。所以,小學階段的班主任工作要重視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采取科學的教育措施來提升學生的自信心。結(jié)合筆者長期的一線班主任工作,在此談一談自己的一些淺薄認識。
一、教師要樹立正確的育人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說:“在教師的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苯逃畲蟮奶厥庑跃驮谟谒且豁椨斯こ?,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人成才。而教師的育人觀對教學工作的開展具有很大影響,所以教師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想在小學教育工作中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就要樹立正確的育人觀,也就是要體現(xiàn)新時代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要求,著眼于立德樹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其中既要重視知識的積累、考試成績的提升,也要重視學生素質(zhì)、能力和良好性格、品格的培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未來學習、生活以及適應(yīng)社會需求的必備品格和關(guān)鍵能力,這實際就是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
班主任要重視理論學習的重要性,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武裝自己頭腦,進而開展有效的教書育人活動。同時,班主任也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處處滲透育人目標。具體到小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上,班主任要認識到自信心對小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重要性,結(jié)合日常的教學工作來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開展心理教育,逐漸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二、教師要做好榜樣示范作用
古希臘有這樣一句名言:模范比教訓更有力量。這句話道出了教師示范引領(lǐng)的價值所在。我們常說:身教重于言傳。這也是在強調(diào)教師要給學生做好榜樣,這對學生的教育影響更大。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小學階段的學生,受好奇心的影響,模仿能力很強,教師不經(jīng)意的舉止言行,都被學生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反映在行動中。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的“言傳身教,為人師表”、陶行知的“四塊糖”等愛的教育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在現(xiàn)實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很多教師由于沒有把學生的學習成果當成自己工作的一面鏡子,所以一直無法感受到教育的魅力,這是需要引起教師注意的。
小學生在日常的學習成長中需要教師給予強大的精神引領(lǐng),特別是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心靈以巨大觸動。教師對學生自信心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一些問題,既不能回避,也不能直接亮明態(tài)度,而是要在給予學生必要鼓勵的前提下,示范給學生看,用實際行動告訴學生只要樹立自信心,相信自己,就能夠做到更好。當學生親眼看到自己尊敬、信任的教師能夠通過努力不斷取得突破時,學生也會信心倍增,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非常有幫助。
三、教師要不斷提升語言能力
“氣可鼓不可泄”,學生的信心也是這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最重要的媒介還是教師的語言。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在那里會給學生提供知識和力量?!苯處熗ㄟ^語言能夠給學生傳遞知識,交流情感,還能夠開啟學生心智,陶冶學生情操,所以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離不開教師語言的作用。
從語言的使用效果來看,它可能會保護、激勵學生的自信心,也可能打擊甚至傷害學生的自信心。所以要想發(fā)揮教師語言對學生自信心的保護和激勵,就要重視語言的藝術(shù)性,重視教師語言素養(yǎng)的提升,進而提升教師的語言能力。一般來說,要想真正發(fā)揮這方面的作用,教師就要有魅力,有力量。具體來說,教師的語言要有智慧,既能夠引導(dǎo)學生直面問題,還能夠鼓舞學生士氣;教師的語言要有個性,代表著教師為人處世的原則,體現(xiàn)出教師對學生的信任,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的自信心;教師的語言要有情感,像春風化雨一樣潤物無聲,給學生以信心、勇氣,挖掘?qū)W生的內(nèi)在潛能,鼓勵學生一定能夠把事情做好,從而變得越來越優(yōu)秀。
四、教師要保護學生的自尊、自信
新時期的教育是以人為本的素質(zhì)教育,重視學生首先就要尊重學生,這也是教師能夠被學生尊重的重要前提,因為師生地位是平等的,尊重學生才能夠使學生獲得自尊,收獲自信,從而使學生越來越優(yōu)秀。社會大環(huán)境的變化使得現(xiàn)在的學生非常早熟,很多學生情感細膩敏感。在此背景下,教師在開展班級工作時一定要重視學生的感受,特別是要對每一名學生都充滿信心,使學生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從而獨立、勇敢、自信地去面對生活。特別是對于一些有小問題的學生,教師更要加以重視。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所有人的情緒中,表現(xiàn)最為強烈的就是被人尊重和重視,特別是自己所在意的人。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喜歡展示自己,希望自己的表現(xiàn)能夠得到老師的認可或者鼓勵。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這一心理需求,理性地面對學生的表現(xiàn)。教師要努力給學生營造一種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氛圍,多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對于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個性或者一些小問題,教師要耐心傾聽學生的解釋,尊重學生的想法,而不是簡單地用對錯來輕易給學生下結(jié)論,這不符合教育的規(guī)律,也難以被學生真正接受,甚至極容易傷害、打擊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可以在尊重學生思維的基礎(chǔ)上,給學生提一些完善性的建議或者意見,使學生能夠相信自我,這樣學生的自信心才會得到有效保護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