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潔,劉 愿,馬燕凌(通訊作者)
(江漢大學附屬湖北省第三人民醫(yī)院 湖北 武漢 430000)
乳腺癌屬女性惡性常見腫瘤的一種,患病率達10%~15%,每年全世界約120萬患病,其發(fā)病率逐年上升,該癥患病率雖持續(xù)增加,但經(jīng)早期發(fā)現(xiàn)、改進綜合治療,基本穩(wěn)定了過去幾十年內(nèi)其死亡率,而隨著患者生命的延長,隨之而來的是癌癥相關病癥,疲勞為治療期間癌癥常見的一個癥狀[1-2]。乳腺癌腫瘤相關性疲勞(CRF)主癥為倦怠乏力、長期疲勞,同時伴煩躁、健忘等癥狀,既往47%患者認為該癥無治療有效手段,66%的患者甚至未向其醫(yī)生提及過,43%的患者治療意識缺乏,28%的患者不想給醫(yī)生添麻煩,而40%的患者希望經(jīng)非藥物療法對疲勞實施控制。最近幾年,癌癥患者更為注重生存的質(zhì)量,對CRF重視度逐漸提升。國外臨床針對CRF的研究主要在其發(fā)病因素、機制、干預有效手段等方面集中,而國內(nèi)在臨床護理上較為多見,藥物治療上并不多見。在中醫(yī)看來,抓住CRF脾失健運的根本,脾氣虛與之辯證相通,施以補中益氣法,可見確切療效[3]。為明確補中益氣丸實際治療價值,本文將其給予我院患者,分析其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在我院接受治療的乳腺癌CRF患者中選取92例,入選時間:2020年3月—2021年4月,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年齡31~70歲,中位數(shù)為50.5歲;其中10例Ⅰ期,15例Ⅱ期,13例Ⅲ期,8例Ⅳ期;觀察組年齡30~69歲,中位數(shù)為49.5歲,其中11例Ⅰ期,16例Ⅱ期,10例Ⅲ期,9例Ⅳ期。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年齡在18~70歲間;既往無意識障礙、精神疾病;與脾氣虛相關診斷符合;與CRF相關標準符合;92例患者均與乳腺癌診斷標準相符,并確診;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了本次研究。排除標準:哺乳期、妊娠期婦女;伴造血系統(tǒng)、肝腎、腦血管、心血管等嚴重病癥者;治療時難以配合,依從性較差者[4]。
將癌癥常規(guī)對癥療法給予92例患者,行標準化化療+常規(guī)藥物輔助治療,觀察組則在化療開始第4 d口服補中益氣丸(廣東華天寶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國藥準字Z44023545,規(guī)格:每丸重9 g),2次/d,6 g/次,飯后給藥,1個療程為15 d,患者需接受兩個療程的治療。
(1)對比組間療效。無效:疲勞無改善,仍處于重度,或上升1個等級;有效:降低一個等級;穩(wěn)定:等級無變化[5]。
(2)對比組間疲勞程度。借助BFI(簡短疲勞量表評分)評估治療前、后組間疲勞程度,以及疲勞給自身帶來的影響,包括生活樂趣、人際關系、工作、情緒、活動等,包括當下疲勞程度。治療期間患者需自我評價BFI量表3次,并記錄給藥期間發(fā)生的各類不良事件。評定疲勞的標準:分值為0~10分,0分代表無疲勞,分值越高代表疲勞程度越嚴重[6]。
(3)以自制量表對患者干預前后生活的質(zhì)量加以評定,內(nèi)容涵蓋了社會功能、情感功能、生理功能、軀體疼痛、活力、精神健康、總體健康,滿分10分,生活質(zhì)量越好,分數(shù)則越高[7]。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療效分析[n(%)]
治療前,組間疲勞程度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經(jīng)治療后,兩組數(shù)據(jù)均有效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疲勞程度分析(± s,分)
表2 疲勞程度分析(± s,分)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6 5.78±0.34 3.26±0.53對照組 46 5.75±0.41 4.46±0.51 t 0.651 4.361 P>0.05 <0.05
治療前,組間生活質(zhì)量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經(jīng)治療后,兩組生活質(zhì)量均有效提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生活質(zhì)量分析(± s)
表3 生活質(zhì)量分析(± s)
注:兩組治療后各項指標對比,P<0.05,兩組治療前各項指標對比,P>0.05。
對照組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社會功能 6.02±1.00 8.24±0.86 6.12±0.99 7.31±0.88情感功能 5.22±0.63 8.02±0.31 5.26±0.70 7.15±0.44生理功能 5.68±0.86 8.00±0.96 5.73±0.92 6.88±1.00軀體疼痛 5.35±0.92 8.02±0.53 5.46±0.90 6.98±0.66活力 5.98±0.88 8.18±1.15 6.08±0.92 7.11±1.03精神健康 5.68±1.14 8.24±1.26 5.75±1.19 7.06±1.18總體健康 5.96±0.87 8.18±1.00 6.01±0.90 7.06±0.92指標觀察組
在中國國際疾病中CRF標準診斷中對其這樣描述,行動遲緩、肢體重濁、憤怒、悲傷、疲勞、全身衰退、嗜睡或失眠、非特異性的乏力、虛弱、精力不集中等,而中醫(yī)將其劃為虛勞證范疇[8]。在中醫(yī)學看來,脾屬后天之本,而氣為生化之源,認為病者中氣不足,脾失運化,氣機瘀滯,元氣虛弱,水谷精微運化失常,因而氣血精微而生化乏源,臟腑陰陽氣血因而失調(diào),引發(fā)虛勞等癥。明確CRF、中醫(yī)脾虛證癥狀、病機病因相關性,脾為病位,因而施以補中益氣的法則,生陽益氣,調(diào)補脾胃。
補中益氣湯組方含1錢黃芪、5分炙甘草、3分人參、2分當歸身、5分或2分陳皮、3分或2分升麻、3分或2分柴胡、3分白術,功效在于增益脾氣,調(diào)補中氣,屬升陽補氣代表方劑[9]。方中黃芪為君藥,可升陽固表、補中益氣,中氣充盈方可升清降濁,如常傳導;白術、黨參為臣藥,可健運脾胃,可使益氣功效增強;陳皮存理氣和胃之功,可調(diào)和諸藥,使之補而不滯;當歸可養(yǎng)血和營,與黃芪、黨參相協(xié)可補氣養(yǎng)血;柴胡、升麻少量為佐使藥,可升舉下陷清陽。諸藥合用可用于治療勞倦內(nèi)傷、脾胃元氣虛弱、中氣下陷而致的倦怠乏力、納少納差等癥。補中益氣湯濃縮后制成補中益氣丸,與湯劑功效等同。
補中益氣丸對乳腺癌CRF治療的作用可能與以下現(xiàn)代藥理作用相關相關性,(1)可使機體免疫力提高,主要提高機體非特異性的免疫功能。(2)抗衰老效果[10]。(3)抗腫瘤效果[11]。(4)化療副作用減輕等。
本次研究可見,經(jīng)治療后,組間療效、疲勞程度、生活質(zhì)量對比,觀察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了補中益氣丸取得了顯著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乳腺癌CRF治療時選擇補中益氣丸,取得的療效較為顯著,疲勞癥狀可顯著改善,降低疲勞程度,改善生活質(zhì)量,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