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英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促使學生去追求知識,興趣的培養(yǎng)對任何學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只有對學習感興趣,才能把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在學習的對象上,使感知覺活躍,注意力集中,觀察敏銳,記憶持久而準確,思維敏銳而豐富,從而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教學中,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要講究教學藝術、方式和方法,千方百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作為一位初中化學教師,筆者清楚,一方面,初三是化學學習的啟蒙階段,進入初三年級,面對一門新學科,學生往往有一種新的期待;但另一方面,由于初二的生物結業(yè)水平考試已經(jīng)出成績,大部分學生的成績非常好,因而不會很重視化學學科,滿足于合格即可。因此,對化學激趣教學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幾點具體策略。
發(fā)揮化學實驗魅力,引領學生進入化學世界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學生認識化學的窗口,形象生動的演示實驗最能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習興趣。因此,第一堂化學課的教學目的在于激發(fā)興趣和樹立信念。筆者首先做了幾個小實驗讓學生感受化學的神奇:“白酒變紅酒”實驗(向碳酸鈉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紅酒變雪碧”實驗(向上述溶液中滴加稀鹽酸),“雪碧變牛奶”實驗(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硝酸銀溶液),燃燒實驗(點燃鎂條)。學生精神抖擻,驚喜聲不斷。筆者接著說,如果想知道這其中的奧妙,就要學習化學知識,還要親自動手做實驗。學生更是興奮不已。不難看出,教師做好每一個實驗,可以建立在學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情境創(chuàng)設是教學設計的重要內容之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就是模擬生活,使課堂教學更貼近現(xiàn)實生活,使學生加強感知,突出體驗。如講解水的化學分子式時,筆者結合具體物質(一瓶水), 使用水分子球棍模型,將宏觀與微觀建立聯(lián)系,自然過渡,合理銜接,很快讓學生掌握了該化學式的含義,并激發(fā)了其學習的積極性。再如,講到酸的性質時,酸有使紫色石蕊變紅、使無色酚酞不變色的性質,學生們總是記混。于是筆者告訴他們:“老太太不怕酸,因為沒牙?!贝蠹液芸炀陀涀×恕八崾篃o色酚酞不變色”。現(xiàn)在的學生不喜歡死板的教學,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適當幽默一下,讓其跟著教師走,對教師有好感,進而對所學學科感興趣。
善用表揚、鼓勵話語,間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教師的用語,應體現(xiàn)出教師高明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和寬容的人文情懷。在一次課堂練習中,一位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隨便說話,擾亂課堂紀律,我們雙方都很激動。最后,班主任把家長請來了。經(jīng)過一番教育,這位學生意識到了錯誤,寫下保證書。事后,筆者沒有對他一味“轟炸”,而是找來當堂的練習題,問他哪里不明白,幫他把課補回來。當時,這個學生和家長很吃驚,家長表示十分感謝,這名學生則從此收斂了課堂上的亂紀行為,畢業(yè)后仍一直與筆者保持聯(lián)系。還有一次課間,學生張一(化名)開玩笑說他下次考試保證能超過誰(此次考試及格的一名學生)。筆者笑著說:“你這次都不及格?!痹捯粑绰?,旁邊有學生起哄,張一立刻就蔫了。筆者馬上意識到剛才的話可能傷害到了他,趕緊說:“張一是在表決心,這次考試只不過是沒發(fā)揮好,經(jīng)過他的努力,我想他超過的不只是一兩個?!倍蠊P者常常利用課后時間幫助張一補習基礎知識,還以此帶動了班里其他幾名學生,使全班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
總而言之,每個教師都希望學生喜歡自己的課,都希望把課上好,許多教師都有一些很好的“絕招”,但任何一種“絕招”都不可能適用于所有教師、所有學生、所有場合。只有多探索、勤實踐、善總結、好學習,才會有好的辦法、好的效果。
(作者單位:北京市懷柔區(qū)第五中學)
責任編輯:周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