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實 李曉佳
【摘要】? ? 作為彌補MOOC不足的教學創(chuàng)新探索,SPOC在網絡教學方面呈現出良好的優(yōu)化效果。外語專業(yè)課程如何在全線上授課的模式下構建基于SPOC的翻轉課堂教學活動在當先的形式下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基于SPOC的翻轉課堂在《高級朝鮮語》精讀課程上的應用研究,通過課程建設、課程安排、考核方式三個階段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并總結實踐中的經驗與收獲。
【關鍵詞】? ? 線上教學? ? 翻轉課堂? ? 高級朝鮮語
2020年初因特殊時期造成的全國范圍內網絡授課給教學模式轉變帶來了機遇與挑戰(zhàn),也暴露出一系列因教學資源不充足,教學平臺不穩(wěn)定,考核方式不科學等諸多的問題。本文以朝鮮語專業(yè)精讀課程《高級朝鮮語》為例,對基于SPOC的大學外語網絡教學設計進行探討。
一、SPOC的基本概念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意為“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而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是在MOOC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小規(guī)模私有在線課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授Armando Fox首次提出SPOC的概念,其目的在于讓自由開放、規(guī)模龐大的MOOC資源可以被小規(guī)模用戶群,即為學校甚至單獨的某個班級所使用。
而SPOC的應用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將SPOC作為課堂的輔助教學方式,學生在傳統(tǒng)課堂學習后利用SPOC進行復習、鞏固。另一種則是利用翻轉課堂的方式,要求學生在課前進行線上自學,在傳統(tǒng)課堂上進行練習。
SPOC的出現豐富了授課教師的教學手段,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參與度。此外SPOC平臺能夠提供學生學習的數據,便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實現個性化教學。
二、課程建設
筆者此次的教學實踐對象為某民辦高校朝鮮語專業(yè)三年級本科生。外語專業(yè)的高年級學生已經由零基礎,需教師一一檢查、糾正發(fā)音,詳細講解詞匯、語法的初級階段過渡到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主學習的程度,這也為實現全面網絡教學提供了基礎。此次教學實踐選用的教材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紀韓國語系列教程高級(下)》,每章節(jié)由課文、生詞、語法、練習、補充生詞組成。課文內容主要為介紹新興科學技術、探討歷史文化等,課文字數約4000-5000字,每篇課文由三個篇短文構成。
2.1 SPOC課程建設
為保障全面網絡教學的順利實施,教師需要構建內容豐富、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且能多角度夠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譯、團隊合作等能力的課程資源。此次教學實踐選用了SPOC教學平臺“超星學習通”和直播平臺“騰訊會議”相結合,課程資源包括課文錄音、課文原文pdf文件、ppt、視頻資源等。利用任務驅動方式督促學生學習,設置“任務點”,學生只有在完成當前聽錄音、看視頻等任務點之后才能進行接下來的學習。練習題通過題目亂序、題庫抽題、限定時間、禁止粘貼答案等方法保證完成質量。設置小組任務,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作能力。課后教師通過平臺統(tǒng)計數據,如學生任務完成時間,觀看視頻反芻比,練習題分析報告等數據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并在章節(jié)結束前通過調查問卷方式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然后通過騰訊會議進行直播答疑,并針對學習內容提出問題進行互動,鍛煉學生“說”的能力。
2.2課程安排
此次教學實踐中,每一章節(jié)的學習需10課時,其中課文講解6課時,課后練習2課時,教師線上講解、答疑2課時。課文講解包括詞匯、語法講解,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拓展短視頻和配套練習以及小組任務。
以第4課《太空旅行》為例,本課內容主要分為地球引力、宇航員、航天飛機三個部分,共3709字,還包括4個詞匯表現,4個語法以及11道練習題。在開始第4課教學之前,向學生提出幾個問題:大家對太空了解多少?知不知道最早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叫什么名字?人造衛(wèi)星是如何擺脫地球引力飛上天空的?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本課內容。課前在超星學習通平臺上上傳課文錄音、課文原文、錄課視頻以及與課文相關的短篇,并設置好課后任務。
第1、2課時學習課文第一段內容《逃離地球,送人工衛(wèi)星上天的神力》,首先讓學生一邊聽課文錄音一邊跟讀課文,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查找出生詞、標記出陌生的語法,讓學生了解這一部分課文講述的主要內容。并將聽錄音和閱讀課文文檔設置為任務點,學生只有完成該任務點后才能進行下一項學習。
第二個任務點是觀看課文第一段的錄課視頻。視頻由授課教師提前錄制,結合例句講解這一段需要學習的兩個語法。學習完錄課視頻后,學生要做完成幾道練習題以鞏固剛剛學習的語法。
完成兩個任務點后,學生需要分組完成小組任務,即討論并翻譯課文。學生通過微信群或相互討論、提出問題和建議,并將討論過成截圖和課文譯文一并上傳。最后由任課教師根據譯文內容進行平分并計入平時成績。
第3、4和5、6課時分別學習課文的第二、第三段。任務點設置與第1、2課時一樣。課文第二段主要介紹了最早進入太空的男宇航員加加林和女宇航員捷列什科娃。同樣在完成前兩個任務點后,學生觀看動畫短片《宇宙飛船內的生活》,片長約三分鐘。短片以動畫的形式介紹了宇航員在宇宙飛船內的生活細節(jié)。觀看視頻后學生需要思考:如何選拔宇航員?宇宙飛船內的生活和地球上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樣?最后完成小組任務。
課文第三段主要介紹了人類研發(fā)航天飛機的過程。在完成前兩個任務點后名學生觀看短片《美國航天飛機爆炸事件》。這是一段新聞報道,時長約5分鐘,介紹了美國幾次航天飛機事故,語速較快,用詞嚴謹。學生在看完后思考:為什么要研發(fā)航天飛機?航天飛機是如何發(fā)射的。最后完成小組任務。
第7、8課時,學生需要以測驗的形式完成課后練習。課后練習包括選擇符合共同條件的單詞,選擇體詞填空,選擇謂詞變形后填空,閱讀文章填寫助詞,判斷句子正誤,選擇正確的俗語填空,寫出漢字成語對應的韓語以及四道篇幅由短到長的閱讀題。授課教師提前將練習題錄入到超星學習通課程平臺,并設置開放時間、答題時間。學生在提交作業(yè)后,系統(tǒng)根據提前錄入的答案能夠瞬間將得分和正確答案反饋給學生。在上交所有的作業(yè)后,學生需要完成一份調查問卷,問卷的內容是在學習本課的過程中,有哪些難懂、不懂的地方;翻譯課文時有哪些譯不出的句子,或譯不順的部分;課后練習里有哪些不會的問題。授課教師總結調查問卷里學生提出的問題,在第9、10節(jié)線上授課時進行答疑。
三、教學實踐效果與考核評價
根據SPOC平臺“超星學習通”后臺統(tǒng)計數據可知,自2020年3月開始授課以來,學生學習訪問量達15822次,已發(fā)布任務點完成比例達100%。平均視頻觀看時長為382.1分鐘,最長觀看時長達752.8分鐘,學生綜合成績平均分為85.71。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顯示,學生對網絡課程的滿意度為88.9%,學生表示雖然與傳統(tǒng)授課模式相比,線上自主學習的內容更多,但課程資源豐富,學習興趣高漲。傳統(tǒng)的師生面對面課程中,教師需要兼顧所有同學的學習能力安排教學進度,所以常常會出現一部分同學重復聽已掌握的知識,一部分同學又跟不上的情況,而基于SPOC的網絡課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主動權,能夠根據自身學習能力調整學習進度。
我校高級朝鮮語課程平時成績占期末總成績的60%,期末考試占期末總成績的40%,平時成績所占比重非常大,因此非常注重學生平時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平時成績的構成由彎沉超星學習通任務點、課后練習、小組任務、讀課文、期中考試構成。
期末考試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進行考試,利用平臺的在線監(jiān)考模式確保學生誠信考試。
四、結束語與展望
綜上所述,基于SPOC的大學外語網絡教學模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效果,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夠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意愿,通過網絡平臺的移動終端,學生不限地點、不限時間的學習。因此,基于SPOC的大學外語網絡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但與此同時,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繼續(xù)探索的問題:
1.生源的限制。學生需要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才能實現外語的自主學習,而零基礎的學生需要教師從發(fā)音開始逐一的糾正,這是網絡教學所不能實現的。因此只有中高年級的學生可以參與學習。
2.學生自制力的局限。長時間脫離學校,缺少教師的監(jiān)督,學生是否能夠積極、主動學習,仍是一個問題。
3.平臺的局限性。大部分的SPOC教學平臺缺少能夠讓師生、生生之間互動的群組,且在實用性、易操作性方面有待進一步優(yōu)化。
參? 考? 文? 獻
[1]楊雪飛.基于SPOC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構建及影響因素研究[J].外國語文,2019,35(02):146-154.
[2]王棟,卞亞玉.基于SPOC的高校新聞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9,38(12):81-84.
[3]楊美霞.基于SPOC的“翻轉課堂”在西班牙語閱讀課程中的應用[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9(07):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