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春明
[摘? ? ? ? ? ?要]? 鉗工是一項對操作人員實踐技術要求較高的技術,且銼削作為鉗工日常工作中最為基本的操作技術,其明確要求工作人員必須充分利用平面銼削技術的作用來將整個工件表面銼削平整、光滑,進而完成整項工作的需求。但是,對于部分初學者而言,如何保證銼削成品平面的平整性顯得困難重重。對此,針對鉗工技能操作中提高銼削質量的方法進行了探討與分析。
[關? ? 鍵? ?詞]? 鉗工技能操作;銼削質量;有效方法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16-0088-02
一、前言
鉗工主要是指利用鉗工工具、鉆床等設備,之后根據(jù)技術要求來對工件進行加工、修整以及裝配的工作,屬于技術性要求較高的一個工種。而在鉗工實際工作過程中,其對于銼削的操作最多,且要求質量也最高。因銼削質量好壞直接關系著工件的完成效果,因此提高鉗工技能操作中銼削質量顯得尤為重要。
二、影響鉗工技能操作中銼削質量的原因
當鉗工對平面進行銼削時,可能會因某一區(qū)域操作力度過大,而某一區(qū)域的操作力度較小而影響平面的平整度,甚至于會產生對角扭曲的現(xiàn)象,嚴重影響平面的整體性。影響到鉗工技能操作中銼削質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具體如下所示。
其一,操作人員銼削姿勢不正確,因部分初學者在銼削的過程中可能會因技術不熟練,或者是未確切了解到銼削的正確做法,導致自己的銼削姿勢不正確,銼刀運行的方向與加工件的平面間并不是平行的,這導致其在銼削的過程中極易出現(xiàn)劃錯、平面塌角等問題。
其二,操作人員在運銼時,可能存在手肘的操作方向不一致,或者是雙手壓力不穩(wěn)定,進而使整個平面出現(xiàn)了凹凸不平的情況,使工件完成效果不佳。
其三,操作人員所應用的銼刀本身便存在質量問題,表面有凹陷的問題,進而在使用銼刀的時候會導致工件的平面被銼刀毀壞,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對此,這便要求操作人員在進行實際的保管前,必須將自己需要用到的銼刀工具質量進行檢查與分析,以保證整個工作完成的效果。
三、鉗工技能操作中提高銼削質量的方法探究
(一)掌握正確的操作姿勢
在進行平面銼削操作時,操作人員需要保持銼刀運行軌跡的水平性,并且可以通過小組互助、小組互相監(jiān)督的形式讓操作人員互相糾正對方的姿勢與方法,并且在小組成員指導的前提條件下制訂針對性較強的方法,借此提高工件銼削的完成質量。同時,在大量的練習過程中將自身正確的銼削姿勢調整好,并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二)有技巧地完成銼削的各個操作
順向銼是最基本的銼削方法,不大的平面和最后銼光都用這種方法,以得到正直的刀痕。交叉銼時銼刀與工件接觸面較大,銼刀容易掌握得平穩(wěn),且能從交叉的刀痕上判斷出銼削面的凸凹情況。銼削余量大時,一般可在銼削的前階段用交叉銼,以提高工作效率。推銼,當銼削狹長面或采用順向銼受阻時,可采用推銼。推銼時的運動方向不是銼齒的切削方向,且不能充分發(fā)揮手的力量,故切削效率不高,只適合于銼削余量小的場合。這三種銼削中順向銼應用最多,在平面銼削中,如何保證銼削面的平面度是銼削的一個難點。銼削方法不正確或測量不準確就會造成盲目銼削,很難達到圖紙要求的精度,這時好多學習者就會失去信心,導致教學效果差,對此,可通過聯(lián)系刮削中的研點,用銼刀代替標準研具,用垂直方向的交叉銼,顯示出銼削面的高點,反復操作:“顯點—去除高點……”這一步驟,使銼削技術初學者在較短的時間內就能掌握平面銼削中平面度的控制。
(三)要用發(fā)展的眼光規(guī)劃鉗工銼削高技術人才培養(yǎng)
(1)緊跟我國鉗工發(fā)展的步伐,依據(jù)高標準、嚴要求進一步明確其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戰(zhàn)略目標。(2)人才培養(yǎng)計劃要符合我國鉗工發(fā)展的長遠規(guī)劃,要站在鉗工銼削職業(yè)發(fā)展的戰(zhàn)略高度確定下一步培養(yǎng)模式。(3)參照相關企業(yè)所需人才的基本要求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根本宗旨,人才培養(yǎng)方案應當具有一定的延續(xù)性,依據(jù)行業(yè)發(fā)展的定位有計劃、分步驟地進行落實。依據(jù)以上方針,中職鉗工專業(yè)教師可以通過進一步調查有關行業(yè)的發(fā)展狀態(tài),兼顧企業(yè)在短時間對專業(yè)人才方面的發(fā)展需求,進而制訂一整套完善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最終明確我國鉗工銼削的人才培養(yǎng),主要分為兩步走:第一步,學生在校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同時兼顧鉗工銼削相關崗位的技能操作,幫助學生熟練掌握任職鉗工銼削崗位的相關技能運用方法;第二步,執(zhí)行“校企合作”下的訂單式培養(yǎng)或者是分專業(yè)化培養(yǎng),全面培養(yǎng)上下都能兼顧的頂尖鉗工銼削的技能操作型人才。
(四)專業(yè)針對性要強
伴隨著我國鉗工事業(yè)的高歌猛進,在鉗工銼削工程領域中,有關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技能變得越來越重要。所以,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AutoCAD技術,已然成為鉗工銼削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專業(yè)知識。針對鉗工銼削的學生而言,不單單要牢牢掌握銼刀的應用方式,同時還要熟記鉗工銼削相關行業(yè)的標準以及規(guī)章制度,整理規(guī)章制的范本。教學內容需要將鉗工銼削有關內容實現(xiàn)全面融合,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悟本專業(yè)的知識與技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嚴格選用真實的鉗工銼削的工件操作工程來作為教學案例,保證學生接觸到的專業(yè)內容是科學、真實與實用的。
(五)采用項目案例教學法
在傳統(tǒng)鉗工銼削高技能人才培養(yǎng)教學中,通常是依據(jù)章節(jié)對教材進行劃分,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來講,這種章節(jié)式的教學方法可能會導致知識被割裂,學生無法連貫地了解到所學知識間的關系,且在每一章節(jié)學習結束后不知道如何運用;站在教師的立場而言,也是覺得分散的章節(jié)教學顯得教學過程有些碎片化,在一些連貫性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其進行章節(jié)教學就顯得無從下手,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不甚理想。采用項目案例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將鉗工銼削課程分為四個主要教學項目,共計17個教學任務。第一個教學項目中包含2個教學任務,主要介紹鉗工銼削中銼削方面的基礎性知識。第二個項目當中包含10個教學任務,重點介紹鉗工銼削中的有關坐姿、操作流程、操作軌跡等。第三個教學項目包含2個教學任務,主要講述鉗工銼削中專業(yè)的銼削方法。第四個教學項目中包含4個教學任務,主要講述鉗工銼削的整體工件操作過程。要求學生使用動手、合作、溝通、參與的方法來開展學習研究,要求帶隊教師要使用項目教學法來開展教學任務,在日常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共同完成實踐教學任務,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以及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等。在項目教學法的運用技巧中,要充分運用實踐教學方式,開展不同形式的實踐教學,組織學生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讓學生在互相合作中學習新知識,體會鉗工銼削知識的樂趣所在,還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從本質上講,就是教師通過“任務”逐步引導學生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因此,教師在準備“任務”的時候需要提前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并立足于專業(yè)教學標準與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選擇任務項目。教師將任務進行合理劃分,任務劃分的依據(jù)主要表現(xiàn)為:學生在完成一個完整任務的過程中,“任務”能夠驅動學生主動性的學習“任務”,需要完成所必須掌握的技巧與知識,進而將鉗工銼削系統(tǒng)中所設計的零碎知識點一點點吸收,構建一套自身的知識體系。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夠保障教師所選擇或制訂的任務符合教學標準。一般情況下,教師所設定的任務通常分為兩個階段:(1)知識準備與籌劃階段;(2)實戰(zhàn)演練階段。在第一階段:學生需要做好充足的知識準備,熟記知識點,注意事項牢記于心;實戰(zhàn)演練階段,學生要完成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完成任務。兩個階段不容分割,相輔相成。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圖紙繪制任務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帶著好奇心去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樂趣,引導學生開啟探究式學習模式,教師在明確目標之后,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與感興趣學習的時機引入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與學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學生在充分吸收之后,教師帶領學生直接進入實戰(zhàn)演練階段,通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側引導幫助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使知識點的掌握以及技能操作方面得到進一步強化,最終達到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自主掌握鉗工銼削所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與操作技能。比如:在第二個項目教學中第四個教學任務,有關“銼削機的具體操作”。當學生接受這個教學任務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思考這個銼刀在運動過程中每種情況的不同,不同情況下應當對其如何操作,自己現(xiàn)有學到的知識內容是否能夠完成銼刀銼削的操作,學生腦海中冒出一連串的疑問,教師留給學生一定的疑問時間與空間,接著教師開始引導學生學習銼削技術操作。
(七)提高銼削教學層次清晰,重點突出
學生不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掌握銼削相關基礎知識,還可能因所學知識雜亂無章而缺乏學習的動力,這對于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有負面的影響。因此,在教學內容的規(guī)劃上,每一個項目在正式開講之前,教師都要耐心引導學生了解此項目相應的知識目標以及所需掌握的能力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的每一個階段教學都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教學項目一到教學項目四的內容,教師要做到點、線、面的有機結合與連貫,比如:從宏觀方面來看,教學項目四中的任務安排都是建立在之前學習過項目知識基礎之上的,同時每個項目的任務規(guī)劃都是選擇由淺到深、由簡單到復雜的層次逐漸開始的。此外,在校期間培養(yǎng)學生對于鉗工銼削知識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學習興趣的建立能夠幫助學生獨立去思考,主動去學習,教師能夠抓住學生學習興趣正濃的時候,針對學生所思考的問題進行提問,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此時抓住時機,讓學生發(fā)出提問,學生會積極思考教師的提問,思維運轉迅速,教師結合學生對問題的思考程度,稍微加以引導,學生就會自覺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就不需要教師一再強調學生需要解決某一個鉗工銼削知識的學習問題。每個項目的教學難度會降低很多,教師的教學質量也會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顯著。
四、結語
總而言之,若想要提高鉗工技能操作中的銼削質量,必須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實際操作方法,從坐姿、操作流程、應用技巧等方面入手,為學生提供全面的指導,為銼削技術水平與工件完成質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錢海波.基于技能高考的鉗工技能操作教學質量提升策略[J].科技風,2020(12):36.
[2]蘇昊.淺議裝配鉗工操作基本技能及其要領[J].中國新通信,2019,21(19):240.
[3]董文龍,周大勇.淺析鉗工實習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0):107.
[4]盧國慶.基于機修鉗工方面技能要求及創(chuàng)新分析[J].內燃機與配件,2019(14):208-209.
[5]李文明,劉洋,李光輝.淺析提高維修鉗工操作技能的方法[J].石化技術,2019,26(1):148-149.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