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文
摘 要:新課改后的高中語文教材新增了“整本書閱讀”的單元,是高中語文教學中重要的變革與突破。從節(jié)選閱讀變?yōu)檎鹃喿x,可以看出教育部門對閱讀的重視程度,尤其是學生對原著、經(jīng)典文本的重視?!都t樓夢》是教材中列舉的整本書閱讀推薦書目之一,有關(guān)《紅樓夢》整本書的閱讀策略可以從三個方面展開。
關(guān)鍵詞:《紅樓夢》;原著閱讀;節(jié)選閱讀;閱讀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之后,高中語文教材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即是新的課程單元“整本書閱讀”的出現(xiàn)。中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的《紅樓夢》被列入教材,成了“整本書閱讀”的范例?!都t樓夢》涉及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家族、文化等方方面面的背景,且人物關(guān)系龐雜,主題傾向多樣,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文本。因此,在對《紅樓夢》作整本書的閱讀時,教師要運用一定的策略以實現(xiàn)整體閱讀的教學效果。
一、規(guī)定日閱讀量,整體把握原著
《紅樓夢》這部著作的體量非常大,加上續(xù)寫部分共計一百二十回,七八十萬字。高中生需要學習的課程很多,學業(yè)壓力較大,很少有時間進行真正的閱讀。這兩方面的原因?qū)е赂咧猩苌儆羞M行整本原著閱讀的時間與精力。新課改高中語文之所以將“整本書閱讀”作為一個單元加以凸顯,多半也是為了改善高中生閱讀量較少,尤其是缺乏經(jīng)典原著閱讀的現(xiàn)狀。因此,在整體閱讀策略的制定時,教師要注意制定的合理性與有效性。
二、設(shè)定階段任務,開展文本細讀
對經(jīng)典名著的理解,不是一遍閱讀即可解決的問題?!都t樓夢》中涉及的人物眾多,各種線索紛繁錯雜,涉及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官場、民間等各個方面,還有神話原型的典故、人生理想的追求、悲劇美學的運用等。因此,在學生對《紅樓夢》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教師可讓學生進行第二遍閱讀。與第一遍的粗略閱讀不同,教師可以設(shè)定階段性的任務,讓學生帶著各種任務進行文本細讀,深入地了解著作。對于經(jīng)典的文學名著而言,只有通過精心的閱讀,通過問題的引導,才能更好地理解著作中所蘊含的更深層次的文化與美感。
例如,《紅樓夢》的前面5個回目可以看成是整部小說的一個序幕,將各種人事做了簡單的交代,為后面情節(jié)的發(fā)展與故事的講述做了伏筆和鋪墊,可以看做是一個整體。因此,在讓學生進行文本細讀時,可讓他們將這五回放在一起進行閱讀,設(shè)定具體的任務:這五回在整部小說中有何作用?作者是如何埋下伏筆的?你從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伏筆的印記?
三、實施課堂教學,集中探討分析
無論是規(guī)定日閱讀量,整體把握原著,還是設(shè)定階段性任務,進行文本細讀,都不可能全部在語文課堂上完成,需要學生在課余時間持之以恒地做相應的工作,畢竟語文課堂的時間有限,而且語文教材上要學習的知識很多。在學生對《紅樓夢》這部著作閱讀了兩遍之后,教師可集中利用幾個課時的課堂時間,帶領(lǐng)學生對著作中的重要問題進行探討分析,如小說的人物形象、語言特色、文化內(nèi)蘊等。由于學生對著作已經(jīng)比較熟悉,所以在進行課堂教學與分析時,學生能夠以文本作為支撐,不至于對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不知所云。當然,這種集中的探討與分析仍然要受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因此,語文教師要以典型案例的樹立為目標,通過對某一問題的分析,將結(jié)合著作整體來探究某一問題的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如何進行文本的整體閱讀與分析探究。
以人物形象的分析為例。《紅樓夢》中的人物非常多,尤以女性人物的形象最為鮮明,也最具特點。無論是弱柳扶風般的林黛玉,還是機敏沉穩(wěn)的薛寶釵,抑或是潑辣靈秀的晴雯,都有非常獨特的地方。節(jié)選閱讀進行人物形象分析,只能看出人物在這一個場景中的形象特點,是局部的性格特征。以整本書的閱讀為基礎(chǔ),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更為深刻,性格的各個側(cè)面可以展示得淋漓盡致。如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時,教師可以讓大家尋找整本書中直接描寫林黛玉的部分進行總結(jié)概括,然后通過與其他女性人物形象進行對比,在對比中尋找林黛玉性格、形象的獨特之處。
總之,作為經(jīng)典的、復雜的、具有濃厚審美價值與文化內(nèi)涵的名著,《紅樓夢》值得每一位中國人閱讀。對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更應該通過此類經(jīng)典文本的閱讀提高閱讀能力,增長文學知識,提升文化修養(yǎng),陶冶道德情感。唯有進行反復的整本書閱讀,學生才能從總體上了解原著,實現(xiàn)對原著的深入解讀。由于整本書閱讀在時間與精力上的要求更高,因此需要通過一定的策略方式進行優(yōu)化閱讀。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整本書閱讀策略,通過課外泛讀與課堂精讀、精講相結(jié)合的方式,讓學生在一個長期的過程中實現(xiàn)對《紅樓夢》原著的深刻理解,體味著作中所蘊含的知識、文化、內(nèi)涵及美學意義。
參考文獻:
[1]肖楊.讀整本書,創(chuàng)任務群:高中《紅樓夢》整本書閱讀策略一瞥[J].湖南教育(D版),2020(8):17-19.
[2]郝敬宏.接受美學與《紅樓夢》整本書閱讀設(shè)計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2020(10):50-53.
[3]吳海華.淺談整本書閱讀的激趣導讀策略:以《紅樓夢》為例[J].漢字文化,2020(14):62-63.
[4]方淑惠.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整本書閱讀策略探析:以《紅樓夢》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