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潤德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德育工作。語文教材中包含豐富的文學素材,這些文學素材正是實施德育的重要資源。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聯(lián)系教材內(nèi)容來滲透德育,讓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養(yǎng),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策略
一、在識字寫字教學中實施德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寫字教學是最為基礎的組成部分,每一名小學生都應該具備識字寫字能力。漢字結(jié)構(gòu)復雜,蘊含著深厚的含義,教師可以在識字寫字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對學生實施德育,讓學生體會漢字中蘊含的情感。例如在帶領學生認識“沖”這個漢字時,先在黑板上寫下了“沖”字,并且有意將“沖”字的兩邊寫得一樣大,之后讓學生觀察教師寫的“沖”字與教材中的“沖”字有什么差別。有細心的學生發(fā)現(xiàn)老師寫的“沖”字沒有教材中印刷的“沖”字美觀,教材中的“沖”字看起來比例更加和諧,而教師寫的“沖”字則比例失調(diào),看起來不是十分美觀。于是教師順勢引導:“同學們,你們真的都很細心,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所在。事實上,自古以來,我國就很注重和諧二字,如果老師把沖字左邊寫的小一點,那么整體看起來就會更加和諧、美觀。你們在生活中也應該要做到和睦相處,謙讓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當你們與同伴發(fā)生矛盾時,要記得互相謙讓,要珍惜彼此之間的感情,這樣大家才能夠生活得更加開心?!蓖ㄟ^在識字寫字教學時滲透德育,小學生從中體會到了人生的哲理,也明白了謙讓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思想道德水平獲得了提升。
二、聯(lián)系學生生活來進行德育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的許多課文都蘊含著深刻的含義,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借此來展開德育,讓學生從中了解到更多做人的道理,使學生能夠約束自己的行為。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教材中《揠苗助長》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通讀一遍課文,之后讓學生針對這篇寓言故事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為了讓小學生能夠體會這個寓言故事中蘊含的深意,也可以讓學生回想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出現(xiàn)過這種“適得其反”的情況。學生們開始進行了仔細的回想,有一名學生說道:“我的媽媽在家里養(yǎng)了一盆綠蘿,我每周都幫這盆綠蘿澆水,但是它就是沒長大,于是我偷偷地把綠蘿向上拔出一些,希望綠蘿能夠快快長大,但是沒想到過了幾天綠蘿的葉子就都枯黃了,最后這盆綠蘿都死了。這時我才知道我自己犯下了多么大的錯誤,植物生長是有規(guī)律的,我們不能違背它們生長的規(guī)律?!甭牭竭@名學生的講述,教師便因勢利導:“同學們,無論在學習或是生活中,我們都要遵循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絕對不可以急于求成,要爭取做到順其自然。”
三、緊扣語文教學內(nèi)容滲透德育
以人教版教材中《釣魚的啟示》這篇文章教學為例,作者成功釣起了一條鱸魚,但是作者的爸爸卻要求作者將這條鱸魚放生,很多學生表示不理解作者的爸爸這樣做的用意,他們認為既然出來釣魚,那么就應該盡量多釣上來一些魚,怎么還會主動將魚放掉呢?針對學生們的疑問,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幾個討論小組,請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討論。有的學生說道:“既然作者已經(jīng)釣上來這么一條大魚,那么肯定不應該輕易將這條魚放掉!”又有學生說:“這條大魚應該已經(jīng)在水中生活很多年了,而且應該很難再找到這么大的一條鱸魚,雖然作者和爸爸此行的目的就是釣魚,但是作者不應該因小失大,要考慮到生態(tài)平衡問題,不要過于貪婪,所以應將這條大魚放生?!睂τ诎职忠笞髡邔⒋篝~放生的做法,學生們有著不同的看法。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存在著許多的誘惑,比如:我們在過馬路時,如果路上沒有其他人,那么你會選擇默默等綠燈亮起時通過,還是直接闖紅燈?又如當你走在路上時,你發(fā)現(xiàn)路上有一個錢包,你打開錢包發(fā)現(xiàn)里面有幾百元的現(xiàn)金,假設路上沒有行人,你會選擇將錢包放進自己的口袋還是交給警察處理?這些對于我們來說,都是巨大的誘惑,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誘惑時,一定要堅定自己內(nèi)心的道德標準,不要輕易被自己的貪欲所迷惑,爭取能夠在各種誘惑下保持清醒,從而成為一名道德高尚的人。
四、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活動來滲透德育,從而使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有所思考。例如以人教版教材中“珍惜資源”這一專題教學為例,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來到工廠附近開展調(diào)查活動,請學生調(diào)查工廠附近水資源污染情況,并記錄好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學生們經(jīng)過調(diào)查過后,發(fā)現(xiàn)當?shù)毓S附近的水資源污染情況比較嚴重,河流中已經(jīng)看不到小魚、小蝦的身影,河面上漂浮著許多臟物和生活垃圾,在附近也能夠聞到一些異味。污染對周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已經(jīng)造成了嚴重影響。當學生進行了實地調(diào)查后,他們都開始認識到環(huán)境保護與珍惜資源的重要性,為了愛護我們的家園,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到不浪費資源,不亂扔垃圾。通過組織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到了環(huán)保的重要性,達到了滲透德育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刻不容緩。小學語文教師應緊扣語文教學內(nèi)容滲透德育,也可在識字寫字教學及語文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從而全面提升德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效果。
參考文獻:
[1]周平.試論小學班主任在語文教學時的德育滲透[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8(06):126-127.
[2].王德娟.論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