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琳
摘 要:奧爾夫音樂教學方法在針對特殊兒童教育中的妥善應用,一方面能夠?qū)χ橇Πl(fā)育遲緩的兒童與存在心理障礙的兒童提供有效的指導,緩解兒童當下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推動特殊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則能夠發(fā)揮良性的治療作用,給智力障礙兒童與心理障礙兒童帶來安慰,幫助兒童在特殊教育中快樂學習,快樂成長?;诖?,將對奧爾夫音樂在特殊教育學生中的應用展開研究。
關鍵詞:奧爾夫音樂教學;特殊教育;音樂方法;價值
特殊教育是指在智力發(fā)育、心理等方面有問題的兒童,對特殊兒童的教育是社會的重要責任與義務,奧爾夫音樂理念就是針對特殊兒童而設立的,其本質(zhì)是一種治療手段,具有較強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特殊教育步伐的推進,基于奧爾夫音樂理念的音樂教學方法被逐漸優(yōu)化,在針對特殊兒童的教育中呈現(xiàn)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我國對奧爾夫音樂教學方法的使用歷史相對較短,在很多地方還存在不足,所以對奧爾夫音樂在特殊教育學生中的應用進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體策略綜述如下。
一、奧爾夫音樂在特殊教育學生中存在的問題
奧爾夫音樂在特殊教育中具有極大的優(yōu)勢,但因為我國的特殊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時間相較于西方國家要短,在很多方面留有疑問,進而導致我國的特殊教育發(fā)展一度受到阻礙。想要改善當下的特殊教育情況,為更多的特殊兒童提供良性的影響力,就必須致力于對奧爾夫音樂在特殊教育學生中存在的問題的研究。以下將對此展開幾點分析。其一,未能做到充分地結(jié)合學生當下習得的能力。在特殊教育中教師缺乏靈活的思維以及足夠的洞察能力,導致在使用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開展特殊教育時,時常出現(xiàn)反復性的學習,導致學生已經(jīng)習得的肢體動作、音樂節(jié)奏等不斷地重復,對于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多動、情緒不穩(wěn)定的特殊兒童而言具有極大的負面影響,極容易削弱兒童在學習中的積極性,對奧爾夫音樂在特殊教育學生中的應用埋下了隱患問題。其二,因為智力障礙兒童以及心理障礙兒童的特殊性,教育機構(gòu)大多會將每個班級的學生總數(shù)量控制在較少的范圍內(nèi),并為每一個班級配備兩名教師,分別擔任主教師與助教教師的職務,以保證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音樂助教雖然是為整體的課堂教學提供輔助力量的,但卻依然能夠帶給學生一定的影響,選擇音樂教師作為助教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奧爾夫音樂教學模式的感染力量,但在實際的奧爾夫音樂教學中,多數(shù)學校卻并沒有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依然將助教教師作為微薄的輔助力量,忽視了其重要性,致使主教師與助教教師在課堂中的搭配存在問題,無法為學生帶來最大化的影響力,甚至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
二、奧爾夫音樂在特殊教育學生中的應用方法
1.提升教師自身素質(zhì),提前準備課件
特殊兒童大多不具備主動性,在課堂中的積極性以及學習的狀態(tài)往往需要教師調(diào)動,所以教師自身的素養(yǎng)以及對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的掌握直接影響特殊教育的結(jié)果。對此,特殊教育教師應明確自身崗位的重要性,明確奧爾夫音樂在特殊教育學生中應用的最終目標,設立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通過閱讀大量的奧爾夫音樂教學案例以及觀察兒童的動態(tài)情況等方式搜集具有研究價值的信息,并在實踐中不斷地進行新的嘗試,積極地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從而更好地服務學生,帶給學生更多的、良性的改變。另外,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之間具有較大的差異性,相較于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對教師課前準備工作的要求更高,教師必須全面地掌握特殊教育的內(nèi)容,并依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前對課堂教學中可能發(fā)生的情況進行預判,利用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提前制訂針對性的解決策略,以便教師能夠在課堂中及時應對各種突發(fā)情況,保障奧爾夫音樂在特殊教育學生中的應用能夠順利、穩(wěn)定地進行,讓特殊兒童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相對自由、和諧的感受,進而為特殊兒童的良性改變提供力量。
2.利用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讓課堂充滿活力與溫度
智力障礙兒童與心理障礙兒童在很多時候都無法有效地控制自身的行為,一旦兒童感受到外界的刺激將極容易產(chǎn)生過激的行為,對周圍或自己造成傷害。因此,教師在開展特殊教育工作時,必須對課堂氛圍的營造以及兒童的心理變化重視起來,加強對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的利用,為學生搭建相對自由的平臺。同時積極地發(fā)揮自身的親和力以及感染力,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放松警惕,以相對平和的心理面對課堂音樂游戲?qū)W習,逐步發(fā)現(xiàn)其中的樂趣,從而為治療提供可靠的銜接點。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下實現(xiàn)對自身的有效優(yōu)化,為兒童今后的成長與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教師可以將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作為依托,組織學生進行手鼓樂器的學習。在正式的課堂教學開始后,教師需要先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觀察與摸索,并為學生講解手鼓的各個部分以及其在使用過程中的作用,使學生能夠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初步了解手鼓。而后,教師需要依據(jù)兒童的實際理解能力與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音樂,與學生一同進行即興表演,營造相對活躍的氛圍,帶動學生的積極情緒,進而使學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通過模仿教師的動作以及自己的創(chuàng)造實現(xiàn)心理上的放松和思維上的活躍,為打破特殊兒童與外界的隔閡以及自我封閉感提供推動性力量,并使學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漸漸得到注意力的集中鍛煉,改善特殊兒童在行為習慣上的問題。
3.利用奧爾夫音樂鼓勵特殊兒童主動地參與社交活動
特殊兒童雖然相較于普通兒童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在感知外界情緒等方面特殊兒童卻時常表現(xiàn)出高于普通兒童的情況。這一現(xiàn)象主要源自特殊兒童在長久的生活以及外界環(huán)境的作用下而產(chǎn)生的,對特殊兒童的心理成長以及其接受特殊教育都具有一定的阻礙,極容易導致這部分兒童在當下的學習以及今后的發(fā)展中出現(xiàn)極大的抵觸社交的情況,不利于特殊兒童與社會群體的教育以及心理健康的發(fā)展。隨著人們思想意識的提升,音樂帶來的良性作用逐漸獲得了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可,在治療存在心理障礙或智力障礙的兒童方面呈現(xiàn)出一定的效果。因此,在特殊教育中教育工作者應加強對奧爾夫音樂教學方法的應用,將其作為非語言性的交流工具搭建與特殊兒童之間的橋梁,從側(cè)面讓特殊兒童降低心理的敏感度,以相對放松的狀態(tài)投入教育環(huán)境中,進而使教育工作者能夠獲得一定的突破,在循序漸進的教育下逐步引導學生改變拒絕交流、溝通的問題,讓特殊兒童逐漸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從而主動走進社交活動中,幫助兒童逐漸改善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最終重新融入群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