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培梁
【摘 要】統(tǒng)編教材六上習作《多彩的活動》從學生作文情況來看,存在重點不明確、寫不具體、體會“貼標簽”等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如何讓孩子們在習作中學會圍繞中心,條理清晰,詳略得當?shù)赜懈卸l(fā),讓文章重點突出,濃淡相宜,錯落有致,是六上習作《多彩的活動》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基于此提出相應的策略:圍繞中心,明確重點;提供“支架”,突出重點;有感而發(fā),寫好體會,把“多彩的活動”寫“出彩”,為相關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習作問題;策略;重點;體會
葉圣陶先生曾說:“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北敬瘟曌鞯膬热菔沁x一次活動寫下來,要求有三點:一是寫清楚過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為重點來寫。二是寫活動的場面時,既要關注整個場景,也要注意同學的表現(xiàn),寫一寫他們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三是把活動中的體會寫下來。
平時,校內外都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運動會、軍訓、拔河、作家見面會、觀看精彩的表演等。因此,活動作文有內容可寫,學生參與其中,有情感體驗,這類文章是容易寫的。從學生作文批改的情況看,雖然基本達到要求,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部分學生的作文重點不突出,寫不具體,寫體會“貼標簽”,不是有感而發(fā)。其實,這幾個問題具有普遍性,學生作文容易出現(xiàn)這些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應對策略。
一、圍繞中心,讓重點明確起來
孩子們習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一:重點不明,面面俱到。寫運動會,有的學生開頭很啰嗦:寫校長演講、換運動服、排隊……寫了一大堆與精彩的比賽無關的內容,才進入到比賽開始。有的學生寫了跑步,又寫了跳高、跳遠,但是沒有一樣寫得具體的,感覺是記“流水賬”。有的學生寫的內容跟重點無關,跑步比賽開始,寫啦啦隊員在吃零食,沒有去加油助威等,這些都是重點不明確的表現(xiàn)。
針對這一問題,提出應對策略。
策略一:圍繞中心,選材練習。圍繞要表現(xiàn)的中心意思選材,把能夠表達中心意思的部分作為重點寫具體。通過選材練習,讓學生弄清楚哪些材料是能用的,要作為重點寫,哪些可以略寫,哪些可以刪去。
策略二:糾正錯例,提前預防。重點不突出的問題具有普遍性,因此,在教學中可以出示錯例,提前預防,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開頭應做到開門見山、三言兩語就進入正題。
例如,寫800米長跑比賽的,有的學生這樣寫:“輪到我們了,我們到一樓門廳報名。然后,站在那兒,等待其他沒來的運動員。全部到齊后,我們就走向跑道。”這是報名的環(huán)節(jié),寫得啰嗦,可以略寫。還有寫啦啦隊員的表現(xiàn):“加油,加油……”啦啦隊在喊。開始,一些人就坐在椅子上舒服地吃零食,一個同學走過來說:‘我們班同學在那里辛苦比賽,你們卻在這吃零食,你們對得起他們嗎?以上內容表現(xiàn)的與表達中心意思相沖突,應該刪去。通過錯例糾正,學生寫的時候就能夠注意起來,減少類似的問題發(fā)生。
二、提供“支架”,讓重點凸顯出來
孩子們習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一:草草了事,寫不具體。作文重點部分寫不具體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如果能夠根據(jù)提供“支架”,理清條理,在此基礎上進行充實,其實是提供了一根“拐杖”,降低了坡度,學生就能順利完成任務。
針對此問題,應對策略一:讀寫結合,學習表達
閱讀教學要學習表達方法,做到一課一得。每篇課文其實都有寫作特色,精心選擇學習點,有側重的做好小練筆訓練。比如閱讀了《窮人》,桑娜的心理描寫生動,真實反映出桑娜的擔心、糾結、后悔等復雜矛盾的心情,表現(xiàn)了桑娜善良的品格??梢詫W習心理活動的描寫。出示小練筆:“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說,“這天氣真是活見鬼!可是有什么辦法呢!”兩個人沉默了一陣。沉默中,桑娜會想寫什么呢?聯(lián)系課文內容,寫一寫桑娜的心理活動。本次習作一個要求是寫活動的場面時,既要關注整個場景,也要注意同學的表現(xiàn),寫一寫他們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這其實是要求學生運用“點面結合”法來寫。本單元的課文《狼牙山五壯士》、《開國大典》都是范文,學習后,結合學校每周一的“國旗下展示”寫一個活動場面,要運用“點面結合”法來寫,這為后面寫活動的作文做好鋪墊。讓學生通過小練筆,掌握一些表達方法。這也是“支架”,要有前瞻意識,閱讀與寫作緊密結合,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做好鋪墊,為即將到來的習作奠定基礎。
策略二:借助“支架”,學寫具體
跟學生一起列出習作提綱,根據(jù)提綱,學生就能夠“按圖索驥”,順利完成任務。比如有學生寫拔河比賽:“突然之間,三班發(fā)力了,班主任見勢不妙,連忙過來指揮,經(jīng)過好久,終于勝利了!”這是拔河比賽的最后一場,迎戰(zhàn)強敵,印象是最深的,最能表現(xiàn)同學們的團結拼搏精神,理應寫具體。但是,這位同學以類似概述的方法草草收場,“點面結合”方法都沒有用,同學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活動以及老師的指導都沒有寫,顯然是不符合要求的。為了引導學生把重點寫具體,老師及時提供寫作“支架”。
1.三班發(fā)力,同學們怎么做的?先寫群體表現(xiàn),再個別學生表現(xiàn),最后寫寫自己的心理活動。要寫出動作、神態(tài),加上自己的想象。根據(jù)提示,學生寫起來就感到容易多了。經(jīng)過修改,有一個學生是這樣寫的:三班發(fā)力了,同學們都感到一股強力襲來,但是,大家一個個咬緊牙關,堅持著。小剛臉都漲得通紅,像紅臉關公,豆大的汗珠都流了下來。他身體后傾,雙手緊緊抓住繩子,使出吃奶的勁。嘴巴抿得緊緊地,目光炯炯有神望著對手,好像在說:“放馬過來吧!看誰厲害!”我想:“這兩支隊伍的實力不相上下,誰能堅持到底,誰就是勝利者!”于是,拼盡全力往后拉。
2.老師怎么指導的?老師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要寫清楚。在老師的指導下,戰(zhàn)況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呢?修改后,有一個學生寫道:關鍵時刻,杜老師來了,她跑過來喊:“同學們,加油!一、二,加油!”一邊喊,一邊很有力量地揮舞著雙手,仿佛要使出全力幫同學們拉似的。在老師的加油助威下,同學們似乎渾身有了力量,大家使出全身力氣,用力往后拉,終于,繩子中心點慢慢向我方移。老師把握著有利時機,喊得更起勁了,大伙一用力,繩子被拉了過來。我們終于取得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