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單元整體教學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為主題單元,該種教學模式通過對教學活動進行整體性的組織與設計,進而增強教學的綜合性、有序性、整體性。近些年,國內(nèi)部分開始著手將單元整體教學與小學英語教學相融合,進而增強讀寫教學效果。在單元整體教學背景下,教師在進行讀寫教學活動時,應先對各單元教學主線進行設計,圍繞不同單元的教學任務,明確教學目標;從整體教學設計并實施讀寫教學策略,進而增強小學生的英語運用水準與學科綜合素養(yǎng)。本文將簡要分析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路徑,重點探究基于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模式下的讀寫教學策略。
【關鍵詞】讀寫教學;單元整體教學;小學英語
【作者簡介】周敏穎,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龍虎塘第二實驗小學。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教學應從整體著手,結合語言教學的持續(xù)性、漸進性,明確教學目標。隨著新課程理念在各地區(qū)持續(xù)被踐行,部分英語教育工作者持續(xù)創(chuàng)新教學技術、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在上述背景下,教師應始終秉持全局理念,整合教學體系,進而強化英語教學效果。在小學英語教學體系中,讀寫教學極其重要;教師應嚴格遵循單元整體教學理念,結合教材內(nèi)容設計教學主線與主題,以期增強小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基于此,圍繞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模式下的讀寫教學進行探究有著重要意義。
一、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路徑
1.加強分課時間的聯(lián)系。在單元整體教學模式下,教師首先需要明確總體的單元教學目標,不能忽視單元整體格局下各課時的具體教學目標。相比于單元整體目標,分課時目標就好比腳手架,有助于學生充分掌握并理解課程內(nèi)容。在設定分課時目標時,教師應結合分課時間的聯(lián)系,明確教學基準點為分課時目標,進而強化單元整體教學效果。在單元整體教學進程中,教師還可依照單元整體目標,對不同問題進行分解;通過層層遞進式地明確分課時目標,按部就班地引導學生完善知識框架,切實提升其英語水準。
2.整合板塊內(nèi)容。在完成單元目標的分解任務后,教師應深入探究從何種角度著手,切實增強單元整體教學效果。若教師能夠?qū)滩牡陌鍓K內(nèi)容進行重組,則可為后續(xù)提升教學成效打好基礎。通常情況下,在小學英語教學體系中,每個單元課時都擁有三個左右的板塊內(nèi)容;教師可結合教材設置、學生學情與自身的教學方式,對各板塊內(nèi)容進行重新整合,持續(xù)推動英語教學進程。同時,教師也可運用相互交織的方法,反復重現(xiàn)各單元內(nèi)部的核心內(nèi)容,進而強化英文教學的整體效果。盡管國內(nèi)各地區(qū)小學英語教材普遍具有相對合理的內(nèi)容編排模式,但教師也可根據(jù)學情實際,適當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進而保障單元整體教學可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3.落實各項教學任務。從本質(zhì)上講,單元整體教學與小學英語教學相融合的根本目標在于,全方面地提高小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以及學科綜合素養(yǎng)。如果教師在設計的教學進程中分割語法、語音、詞匯教學,則不利于完善學生的知識框架,甚至使得學生僅可獲取殘缺性的英語知識,難以幫助學生構建健全的英語知識體系。在此背景下,即便學生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也僅僅是汲取部分英語知識,而非掌握系統(tǒng)性的英語?;诖?,在實際的教學進程中,教師應時刻遵循整體性教學思想,向?qū)W生傳遞完整的語言信息,引導學生鍛煉自身的聽、讀、說、寫的基本能力,進而切實增強小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以及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單元整體教學進程中,小學英語教師應明確整體教學思想是指對英語教學進行分割,推動不同的訓練模塊融入教學活動中,從整體角度強化學生的英語水準,進而全方面地增強其應有素養(yǎng)。
二、基于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模式下的讀寫教學策略
1.確定課時定位。在單元整體教學模式下,小學英語課程中的讀寫課程不但是承載語篇知識的重要載體,也綜合了各單元知識?;诖耍處熓紫葢鞔_課時地位,切實增強文本分析的有效性。例如,讀寫課程通常為單元整體的最后課時,其教學重點集中于展現(xiàn)閱讀中的單元知識。學生應依托閱讀活動,對單元話題中的重要詞匯、短語進行鞏固學習,不斷強化自身的閱讀技能,完善閱讀策略。與此同時,讀寫課程也承擔著輸出寫作任務成果的教學目標,教師可引導學生以notes方式,對單元中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描述;通過明確讀寫課程在單元整體教學中的具體定位,為學生指明后續(xù)讀寫教學方向與目標。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在小學英語教學體系中,文本解讀具有重要意義且直接關系到小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效果。為更好地落實各項教學活動,教師應嚴格圍繞小學生開展文本解讀教學,從英語教材著手對教材資料進行深入分析;同時,圍繞文化意識、思維方式特點、語言知識等多個方面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通過對教材知識進行整合,使其能夠深入理解各單元主題,強化英語知識的應用效果。例如,在對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教材文本進行教學時,教師可結合“Robin will cook today”文本,重復展現(xiàn)單元中的重點句型,引導學生在特定的語句中不斷強化語言運用效果,使其能夠準確理解并掌握notes的具體內(nèi)容以及正確的表達格式,將教材文本中蘊含的健康飲食理念傳遞給學生。
2.整合讀寫資料。新課程標準提出,強化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樹立自信心并掌握基礎的英語知識與應用技能為核心的教學目標。在小學英語教學進程中,教師主要依靠閱讀課幫助學生積累語言知識,使其能夠充分了解英語語言的豐富性、準確性,為其后續(xù)參與寫作活動打好基礎。基于此,在讀寫課程中,教師應意識地為學生搭建語言框架,應用情境教學方法增強英語知識應用的準確性。
比如,教師可將I don't like. but... it's ok 或者I like,but not... 形式的句型教授給學生。同時,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教師應注重圍繞教學難點、教學重點開展教學活動,引導學生了解不可數(shù)名詞、單復數(shù)的準確用法。再比如,教師可將vegetables、chicken、beef等單詞填入上述句型中,使得學生既能夠掌握目標句型,也可以了解不可數(shù)名詞以及單復數(shù)的用法。簡單而言,在讀寫課程中,教師應從熟讀、替換、朗讀、感知、閱讀、關注等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著手,強化學生的訓練強度,使其能夠初步掌握英語知識;通過強化語言練習的有效性,使學生能夠創(chuàng)造出優(yōu)秀的語句,為其后續(xù)書寫出豐富性、準確性較強的文章打好基礎。
3.強化學生的閱讀技巧。在對讀寫課程進行設計時,教師要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理念,充分重視閱讀策略與閱讀技巧的訓練。教師應明確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目標間的緊密關系,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深入剖析單元中蘊含的寫作技巧,為學生指明后續(xù)的閱讀與寫作的學習方向與目標。例如,教師可設置任務一看圖猜測、任務二判斷正誤、任務三閱讀回答三項任務。在任務一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先讀圖,再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猜測,隨后引導學生快速閱讀文章,找到問題答案;通過設置該種教學任務,有助于充分調(diào)動學生探究欲以及閱讀興趣,使其能夠具備基礎的閱讀技能。在任務二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開展detail reading,即依托對比原文、勾畫關鍵詞等多種方法,督促學生深入探尋文本細節(jié),進而強化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在任務三中,教師應帶領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概括,幫助其建構文章含義的框架。
4.注重設計問題。通過設計有效問題,能夠強化小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在圍繞讀寫課程設計問題時,教師應注重思維的創(chuàng)新性,明確提問的根本目的在于確保學生對文本有了基本的理解后,可以調(diào)動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例如,在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羅賓烹飪出的chicken and ice cream并未受到大家的追捧?;诖?,教師可設置以下兩個問題:第一,If you were Robin,what would you like to cook? 第二,why cant robin cook well?通過上述兩個問題,教師能夠?qū)㈤喿x理解中的有效內(nèi)容輸出給學生,切實訓練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發(fā)散思維。在此基礎上,教師也可應用可視化工具,將讀寫訓練中的思維過程展現(xiàn)給學生,運用維恩圖對重點語句中的關鍵詞匯進行解釋,分別羅列出不同的人物要素;結合韋恩圖,引導小學生明確各人物要素間的重疊關系,進而更好地做出準確判斷。
5.強化學生的文化意識。在小學英語教學體系中,閱讀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激發(fā)小學生的文化意識,使其能夠充分認知文化的多樣性,甚至使其可以對異域文化產(chǎn)生共感、共情與理解,推動其深入感悟自身文化價值。教師在完成閱讀講解活動后,可組織學生分別扮演課文中的不同角色,使其能夠感知教材文本的中心思想。在完成上述教學活動中,教師也可進一步延展課文的中心思想,帶領學生深入探究社會熱點話題。盡管小學生不具備全英文的表達能力的,教師也可將相對深奧的問題闡述給小學生,激發(fā)其深入思考并探尋教材文本中所蘊涵的文化品格與意志品質(zhì),幫助其內(nèi)化教材文本中的正能量,進而全面推動自身綜合素養(yǎng)的進步與發(fā)展。
6.以讀促寫。英語寫作水準、寫作能力與閱讀輸入密切相關。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英文寫作也可被理解為創(chuàng)造性寫作的提升以及對仿寫活動的內(nèi)化。通過有效融合讀寫訓練,有助于切實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在設計讀寫教學策略時,教師應充分踐行單元整體教學理念,巧妙融合閱讀教學與寫作訓練;通過引導學生對教材文本的框架進行閱讀,幫助其更好地內(nèi)化文本內(nèi)容。同時,教師也可帶領小學生從仿寫著手,不斷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準,增強其對英文寫作的創(chuàng)作熱情。在小學英語教學體系中,五年級是開展寫作訓練起始階段,處于該階段的小學生普遍不具備較強的語篇概念?;诖?,在閱讀教學進程中,教師應注重提煉文本框架,引導學生感知文本的主要內(nèi)容,進而增強讀寫教學效果。
三、結語
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設計,單元整體教學具有顯著的綜合性、有序性、整體性的特點。基于單元整體教學模式,教師在設計讀寫課程策略時,應充分理解教材文本內(nèi)涵,緊緊圍繞教學主題,設置教學目標;充分落實各項教學任務,督促學生形成相對正確的讀寫方法、讀寫習慣。通過確定課時定位,整合讀寫資料,強化學生的閱讀技巧,注重設計問題,強化學生的文化意識,以讀促寫,充分踐行單元整體教學理念,激發(fā)小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整體提升,提高小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以及英語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楊陽.小學英語整體單元教學策略分析[J].科普童話,2019(36):62.
[2]施帆.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小學英語單元主題學習實踐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19(14):176.
[3]居梅芳.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實踐與研究——以上海版牛津教材為例[D].上海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