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偉 任鋒
全科指的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所有學科,主要包含語言文學類、自然科學類、社會科學類、綜合類這四大門類。全科閱讀是覆蓋各個學科的閱讀工程,不僅包括給學生推薦閱讀書目,而且還包括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科學理念和藝術素質等,要促使學生得到全面成長,讓他們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好習慣。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幫助學生構建全科閱讀課程體系,促使他們得到整體融通性成長。
一、推薦系列書目,拓展視野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閱讀能力和水平為切入點,結合學生的年級和學情進行分析,幫助他們擬定各個學段的閱讀目標,推薦合適的閱讀作品,進而構筑全科閱讀體系。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制定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提升他們的閱讀總量,讓他們拓展視野。
教師可以圍繞積累和整合、感受和鑒賞、思考和領悟、應用和拓展這幾個部分設計全科閱讀體系,并選擇合適的書目推薦給學生。在“積累和整合”部分,主要提升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力,促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語感,提升學習的興趣。在這個階段教師主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推薦一些雜志、報紙等,這些作品篇幅較短,內容豐富,有助于他們激發(fā)興趣,更好地積累,如在教授了《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后推薦他們閱讀一些醫(yī)藥類的雜志。在“感受和鑒賞”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從課本入手,引導學生展開整本書閱讀的活動,促使他們閱讀優(yōu)秀的作品,提升審美賞析水平。如在學習了《林黛玉進賈府》后推薦學生閱讀《紅樓夢》。在“思考和領悟”環(huán)節(jié)主要引導學生進行思想碰撞和交流,如在閱讀了《哈姆雷特》和《竇娥冤》后引導學生對比中西方的戲劇,說說有什么異同點?!皯煤屯卣埂杯h(huán)節(jié)主要考驗學生能否在生活和其它領域中運用語文知識展開閱讀,如在學習了《喜看稻菽千重浪》后可以引導學生閱讀一些新聞、傳記,又或者閱讀一些和生物、植物有關的信息。這樣設計更能體現(xiàn)系統(tǒng)性,學生的閱讀效果更好。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和其它學科的教師積極聯(lián)系,了解授課的內容是什么,然后多元整合,幫助學生設定閱讀計劃。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定的選項,讓他們有自主選擇的余地,又或者引導學生自主挑選作品,并和同伴進行交流互動。
二、結合教材文本,比較探究
在構筑全科閱讀體系的時候,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情進行推薦,增加他們的閱讀量,為他們推薦科學的、適合各個年級的閱讀書目。首先可以在課本中選擇學生感興趣的篇目,然后結合其它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類的知識加以引導,促使學生展開主題探究的活動。這樣就能促使學生進行比較探究,讓他們進入高效的學習情境中。
例如在閱讀了《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很多學生對醫(yī)藥類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結合新型肺炎的時代背景,教師引導學生自主選擇相關的自然科學類作品展開閱讀,如可以先閱讀一些和新型肺炎有關的科普類作品,了解新型肺炎是由什么病毒引起的,它的傳播原理是什么,如何能有效地防治等。此后感興趣的學生還可以展開更深入地探究,閱讀一些相關的論文,了解一下新冠疫苗的研發(fā)過程。除了讓學生更好地吸收各種科學知識以外,教師還要引導他們了解比較閱讀等閱讀方法,如可以將科普類的讀物和專業(yè)論文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分析一下它們的異同點是什么。學生發(fā)現(xiàn)科普類的作品語言更通俗,但是專業(yè)類的作品語言更嚴謹,常常使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列表和具體案例來論證自己的觀點,所寫的角度更專一。這樣就將課本中的讀物和其它課外知識整合在了一起,有助于學生拓展學習。
若能結合課堂所學的文本,給學生推薦各種其它學科的書目,并引導他們展開自主閱讀、小組探究等方面的活動,那么就能營造一個書香環(huán)境,讓學生讀好書,促使積極閱讀的風氣逐步傳承下去。
三、聯(lián)動家長力量,親子共進
要想讓學生學會閱讀,不僅要靠課堂中教師的引導,還要構筑學校、家庭多元結合的閱讀情境,促使他們更好地進入到閱讀的情境中。教師要積極與學生家長聯(lián)動,讓家長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并積極和孩子一起展開共讀活動。此時家長可以將自己對閱讀的理解和各學科的知識傳授給孩子,這樣家長就能成為“全科閱讀”的同行者,能讓孩子得到全面提升。
在學習《聲聲慢·尋尋覓覓》后,很多學生都對傳統(tǒng)詩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此時教師嘗試聯(lián)系家長力量,和孩子一起展開親子閱讀活動,家長可以選擇自己熟悉且孩子也感興趣的主題,展開閱讀活動。例如有的家長對于歷史、政治等比較熟悉,那就可以著重選擇這方面的古詩詞作品,和孩子一起品讀諷刺詩,思考作者如何用諷喻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政治想法。如可以一起閱讀《題臨安邸》,然后和孩子討論一下宋朝的歷史,孩子感興趣的話還可以閱讀《宋史》中的相關內容,了解一下相關的歷史問題。這樣就起到了學科融合的效果。又如有的學生對植物有一定的研究,可以和孩子一起誦讀《詩經(jīng)》中的各種作品,然后找出其中的植物名稱,結合生物學知識和歷史、語言學方面的知識,探究這些植物現(xiàn)在叫什么名字。這樣的親子閱讀不僅有趣,而且還起到了多元融合的效果。
不少家長錯誤地認為學習就是做題、補課,對學生的廣泛閱讀非但不支持,反而還會百般阻撓,認為孩子是“看閑書”。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積極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讓他們認識到廣泛閱讀的重要性。此外,有的家長很少閱讀,在閑暇時間常??措娨?、玩手機,甚至打麻將,這樣很難給孩子起到榜樣作用。教師要聯(lián)系這部分家長,讓他們也加入到親子共讀中,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四、搭建展示平臺,定期交流
《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提出教師要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教師可以通過組織讀書會,引導學生自編班刊、???,利用網(wǎng)絡展示讀書報告等方式進行交流。教師要構筑線上線下互動交流的學習模式,在線下通過讀書沙龍定期交流,在線上則鼓勵學生用微信、微博實時交流,在論壇提出閱讀中的各種問題,上傳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等。這樣就能優(yōu)化閱讀效果。
在學習了《林黛玉進賈府》后教師組織學生展開整本書閱讀,圍繞《紅樓夢》展開賞讀,并給他們搭建平臺,引導其上傳閱讀筆記,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在此過程中,教師積極了解學生是否掌握了良好的閱讀方法,如有的學生沒有掌握批注閱讀的方法,教師就可以組織他們展開定期交流活動,引導其展開探討,各自說說自己的批注方法。學生發(fā)現(xiàn)有的同伴標注十分簡單,只是標注出了自己感興趣的詞句,所用的符號也比較簡單,只是使用了波浪線、橫線等,而有的學生使用的符號卻比較復雜,而且還加入了各種文字,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在交流互動中,學生得到啟迪,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他們就會優(yōu)化自己的讀書筆記,在展示中呈現(xiàn)出更高水平的作品。
在搭建展示平臺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定期交流的活動,結合課本的內容設計每次討論的主題,然后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在定期交流中提交閱讀成果。這樣也能更好地展開評價,能對學生起到激發(fā)的作用。
五、加強過程督促,形成習慣
要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教師還要注意采用多種措施,進行閱讀評價,監(jiān)督他們的閱讀過程,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可以采用過程督促型評價,引導學生記錄閱讀檔案,展現(xiàn)讀書筆記。此時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批注、整理方法,讓他們提升閱讀效果。
在學習了《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后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水滸傳》,并嘗試將歷史、政治等相關的人文學科整合進來,采用對比閱讀的方式,了解宋朝的歷史狀況,探究《水滸傳》中的各個人物在真實歷史中是否有原型人物。這樣的主題探究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要加強對他們的監(jiān)督,了解他們是否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如有的學生雖然找到了相關的史料,但是卻不知道如何整合信息,也不知道如何對比分析,此時教師就要加以引導,讓學生從歷史人物和小說人物形象、社會背景在小說中的展現(xiàn)等各種不同的角度入手展開對比。最后教師還要監(jiān)督他們的自主創(chuàng)作,讓他們積極將自己的個性化想法寫入讀書筆記中,和大家共享。
教師除了要關注學生的閱讀過程以外,還要適當?shù)亟o他們一定的獎勵和激勵。例如可以評選班級“讀書之星”,樹立模范榜樣,讓其介紹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讓其他同學加以模仿借鑒。又或者可以評選“書香家庭”,這樣能對家長也起到激勵,讓他們更支持學校的工作。在全科閱讀中,若能展開分層、分級的多元化評價,則能促使學生更好地探索實踐。
在構筑全科閱讀課程的時候,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呈現(xiàn)出精選的閱讀書目,并構筑家校合一、多元評價的課程體系。這樣能促使學生全面成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
[本文是淄博市“普通高中全科閱讀課程體系的構建及實施”(課題編號2020ZJZX008)課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錢偉,任鋒,山東省淄博實驗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