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麗
內容摘要:“板塊式思路”打破了傳統(tǒng)的“線性”教學形式,將課文中零散的知識內容整合為“塊”狀形態(tài),設計不同的“板塊”靈活調控教學活動,使得實際課堂教學步驟變得簡潔明朗,有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介于此,筆者在新課改迫切要求改善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的背景下,以“板塊式思路”為研究對象,結合具體課例對其藝術特征作進一步探究,為一線教師靈活運用“板塊式思路”展開教學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板塊式 教學思路 藝術探析
“板塊式教學思路”是余映潮根據(jù)自身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并結合語文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研究提出來的一種安排、處理課堂教學順序的新理念①。這種思路是將一篇課文或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及教學過程從不同角度有序分為幾個明顯獨立而又緊密關聯(lián)的教學“板塊”,由課文的主線索連接起各個板塊,使得教學活動呈“板塊”狀排列層層深入②。它突破了呈“線性”的傳統(tǒng)教學思路,打破其遵循課文順序,按段落劃分依次分析,最后總結文本特點的舊有教學框架;著眼于學生自主活動,側重于思維能力的訓練,以“板塊”這一特殊形式來整合課文內容,形成教學流程,是一種有效實用且頗具藝術性的教學設計思路。
這種思路下的教學模式實用性、操作性強,能夠結合實際的學情和教師的個性開展教學活動,在優(yōu)化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有效簡化課堂教學結構;因此它以層次分明、條理清晰以及合理有序的結構優(yōu)勢引起了語文教育界諸多專家學者的關注推崇。當前對于該思路的相關研究已經(jīng)較為成熟,對其概念界定、思路特征或價值分析的研究層出不窮,理論已非常成熟,但結合具體課例分析這一思路藝術特征的研究相對較少。介于此,本文主要通過余映潮對《散步》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探究其藝術特征的表現(xiàn)形式,以求深化目前關于“板塊式教學思路”的認知。
《散步》是余映潮2012年在遼寧大連市101中學所執(zhí)教的一篇課文,課中余老師以“初讀淺說,再讀品情,深讀賞景,美讀析意”這四個板塊串聯(lián)起整個教學過程,打破傳統(tǒng)教學思路的線性結構,從內容到情感層層推進教學活動的展開,教學過程清晰簡明,教學內容豐富又重點突出,表現(xiàn)出高超的語文教學藝術,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材處理上傾向朗讀為線,分層品析
朗讀是“板塊式”教學過程中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教師往往圍繞“朗讀”展開教學,將朗讀訓練穿插在文本閱讀分析的幾個板塊之中,學生通過豐富多樣的朗讀活動理解文本,體悟情感,它在“板塊式思路”的課堂中表現(xiàn)出靈動多姿的特征。
通過課例分析發(fā)現(xiàn),余映潮老師“板塊式教學”的課堂非常重視“朗讀”的指導運用。例如《散步》一文中設計的四個板塊均圍繞朗讀展開,依次為:“初讀淺說”,要求學生初讀文本,對課文內容形成初步認知,在優(yōu)美文字當中把握文意;“再讀品情”,引導學生動口動手,細細品析課文,在反復朗讀中發(fā)現(xiàn)文本潛藏的深情細節(jié),體悟其中情感;“深讀賞景”,指導學生朗讀,實現(xiàn)文法知識的自然滲透,增強課堂的趣味性、生動性;“美讀析意”,詩意的朗讀品析,教學角度細膩深刻,自然地熏陶感染學生的思想情感;就連課文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也以師生齊讀文本最后一段作為收束,簡潔明快,使學生在讀中體味文本的悠悠情味??梢哉f《散步》全文教學均以朗讀為線索,多次反復開展朗讀訓練,各個板塊深入而切實地通過朗讀解決一個個的學習內容,教師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分層品析文本,使學生在豐富的朗讀活動中發(fā)現(xiàn)文本的獨特韻味,獲得情感體驗。在這種“板塊式”的教學流程中朗讀無疑成了一條教學的重要線索,朗讀的身影出現(xiàn)在每一步的閱讀品析中,朗讀與品析相互交織,使閱讀教學表現(xiàn)出一種穿插之美,文學性特征濃厚。
二.教學內容上注重文意把握,選點突破
用余映潮老師自己的話講這種教學內容的處理方式就是在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理解后,選取文本的優(yōu)美處、深刻處等“有嚼頭”、“有意義”的地方進行細致入微的品讀教學,借精段鑒賞達到提高學生知識能力水平的目的。
如果要用課例來闡釋這種手法,余映潮老師關于《散步》的教學也極具代表性,整個課堂分為四個板塊,板塊一的“初讀淺說”和板塊二的“再讀品情”,其教學目的均是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進入課文,感受文章內容與情感氛圍;而板塊三的“深讀賞景”,則是在學生對整篇課文內容和情感理解的基礎之上,著眼于文章的精彩段落第4段進行立體式的品讀鑒賞,引導學生在作者語言敘述的“散步”鑒賞中感受到字詞間的色彩之美、聲音之美,挖掘出這小小段落中豐富的語文知識,并能理解這一部分景物描寫在文中的穿插及其作用,做到文法知識的自然滲透,幫助學生對文本產(chǎn)生深刻的、獨到的見解,達到教學的高潮。板塊四的“美讀析意”,品析訓練文章的最后一段,讀寫結合,綜合訓練,使學生情感達到一個升華。從以上四個板塊來看,“板塊式思路”中,其教學視點往往集中于文本的“精美片段”之處,它著眼于優(yōu)化、精煉、整合課文內容,非常重視學生對課文“美點細品”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學生對文本進行朗讀之后,教師會提供一個“抓手”,引導學生對課文重點段落進行揣摩分析,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理解的廣度和深度,在反復閱讀品析文本的過程中感受濃郁的語文藝術氣息。
三.教學方法上做到讀寫結合,綜合訓練
從教學廣度和深度出發(fā),這是一種優(yōu)化教學內容及教學結構的方法,它從某一篇課文生發(fā)開去,在教學中適時地穿插安排與課文學習相關的讀寫活動,其目的在于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從更深意境上品味作品的藝術特色。
在分析研究余映潮老師的教學設計或實錄中,我們發(fā)現(xiàn)其在“板塊”的組織安排中往往包含著大量的讀寫活動:課文概述、作品評寫、仿寫學用、想象創(chuàng)編、補寫后續(xù)……讓學生既閱讀課文,又訓練語言表達的基本能力,多層面的積累語文知識。比如《散步》的教學設計中,其板塊二“再讀品情”就要求學生品析課文,在讀句子的活動中進行思考、寫作的訓練活動,體會句子中表露的濃濃親情,鍛煉學生的文字品析能力;板塊四更是靈活地運用了這種訓練方法,在品讀文章最后一段的教學中,訓練學生讀出字詞的節(jié)奏、情感,讓學生在朗讀的學習中感受、領悟深刻的生活哲理;與此同時讓學生寫作品析意味的句子,深刻體會作者字里行間潛藏的責任、呵護、擔當以及溫馨和諧等種種復雜情感,潤物無聲的展開思想情感的教育。整個課堂下來,余老師從課文本身知識內容出發(fā),設計安排與文本語言品析有緊密聯(lián)系的“寫”的活動,進而實現(xiàn)以讀促寫,以寫帶讀的教學目的;其中朗讀訓練與寫作訓練相輔相成、融為一體,學生深入?yún)⑴c課堂之中,朗讀、思考、寫作、分析……活動類型豐富,教師從旁適時點撥引導,把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保證了學生充分占有時間進行充分活動,讓學生在習得語言、發(fā)展能力、應用知識的實踐活動中,通過多樣化的讀寫活動進一步提高語文素養(yǎng)③。
總而言之,從《散步》一課教材處理、教學內容選擇以及教學方法運用的分析中發(fā)現(xiàn),“板塊式教學思路”下的語文課堂表現(xiàn)出多樣化的藝術特征,其教學板塊清晰,構思精巧,從語言品讀到情感體悟層層推進,讓學生在靈活多變的閱讀活動中獲得語文知識,訓練語文能力,是一種使得課堂教學狀態(tài)自然美好的設計思路④。但另一方面,從實踐的角度來看,這種教學思路也是發(fā)展變化的,它適用于不同文體或不同課型的教學之中,其組合形態(tài)非常豐富,在本質上屬于一種動態(tài)的、非線性的教學設計系統(tǒng)。因此我們在研究時絕不能只停留于外在的教學形式,更要深入到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語文教學特有規(guī)律中去,在學習和借鑒的過程中,結合實際的課堂教學理性審視,靈活運用,更大限度發(fā)揮這種教學思路的優(yōu)越性。
注 釋
①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學語文教學主張[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2:91-98.
②余映潮.簡說“板塊式”教學思路[J].中學語文教學,2014(02):70.
③余映潮.余映潮語文教學設計法80講[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18.
④余映潮.余映潮講語文[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8:64.
江西省基礎教育研究課題招標項目“基于教師專業(yè)成長的‘一體四維語文課例研究模式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SZUGSYW2019-1037)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贛南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