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璇
內(nèi)容摘要:沈石溪創(chuàng)作的動物小說,近年來已成為一種現(xiàn)象,多本小說出版過百萬冊,其代表作《狼王夢》更是獲得包括楊煥兒童文學獎,全國少年兒童優(yōu)秀圖書等一系列榮譽,其影響之廣泛在當代可謂罕見,影響不謂不深。由于沈石溪的動物小說主要受眾為兒童,本文將以《狼王夢》為例,探討小說對兒童成長過程中性格的塑造與培養(yǎng)所產(chǎn)生的影響和作用。
關(guān)鍵詞:沈石溪 《狼王夢》 兒童成長 性格
兒童成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從身體心智的成熟到對整個世界的認知逐步加深需要歷經(jīng)漫長歲月的流逝,而書籍可以幫助兒童更好地成長,了解這個世界,從而加速這個認知的過程,尤其在這個隨著科技進步、鋼筋混泥土結(jié)構(gòu)的入侵、大自然距離我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遙遠的年代。沈石溪創(chuàng)作的系列動物小說成為一股新潮,為我們帶來一個驚心動魄、弱肉強食的大自然的世界,展現(xiàn)了真實自然中動物們的生老病死。
作為銷量百萬冊的兒童讀物,以《狼王夢》為代表的沈石溪動物小說到底會給孩子們帶來怎樣的影響呢?本文以《狼王們》為基礎文本,結(jié)合作者的調(diào)查和訪談,探討《狼王夢》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對其性格的塑造和培養(yǎng)方面的影響和作用。
一.強化兒童對“野性”的深層次理解
在多數(shù)人生活在城市的車水馬龍的當代,大部分兒童對于整個世界的認知是扁平的,城市的喧鬧、科技的發(fā)達使其相比于上一代人更難以真正接觸了解大自然,欣賞大自然蓬勃的生機,體會野性的呼喚。困于城市的圍墻中,難以更深層次的了解世界。而沈石溪的動物小說所塑造的自由與野性無疑為這些兒童打開了一扇大門。
沈石溪在上海初中畢業(yè)之后,在云南邊疆生活的了十八年,他既明白生活在城市中的生活,又懂得自然野性的呼喚。他的骨子中是城市人的思維,但他的確真情實意的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他從城市人的眼光來重新審視看待未知的世界,從而可以更直白深入的與這些生活在城市的兒童共情,讓兒童可以更好地了解未知,他想表達的意思從他寫的動物小說便能看出。在他所描寫的《狼王夢》中,母狼紫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繼承伴侶的意志成為狼王,用盡自己所能培養(yǎng)孩子。在其他狼在還不敢出洞的時候,大兒子黑仔便奔馳在草原上了其描寫的西雙版納山寨中里的家畜無所拘束,自由地來回于山寨和自然,踏入未知。從黑仔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生命本質(zhì)上的野性,敦促兒童思考自己身上的野性,探索未知。
這些離大部分兒童日常十分遠的意象無疑豐富了兒童的精神世界。讓其可以通過書中的文字,明白和了解城市之外的自然,從多種視角更深層次的看待這個世界,感受大自然所蘊含的無限生命力。鼓勵兒童發(fā)現(xiàn)和思考更完整的自己,那個既能在城市中安然生活,又渴望自由與野性的自己。
二.激發(fā)兒童對生命的思考
沈石溪的小說彼此割裂,每一個故事都包含著沈石溪自己對于生命的思考與理解。充斥著他對這個世界的思考與觀察,而《狼王夢》便其中的集大成者。
母狼紫嵐對孩子悉心照顧,但對于孩子的區(qū)別對待卻導致了悲劇,黑仔因被重點培養(yǎng)十分自信,獨自出洞被金雕捕食;而雙毛在幼時便不受重視,形成了自卑的性格,即使在長大后被母親重新培養(yǎng),還是在爭奪狼王之位時因為懦弱而放棄,身死草原。兒童在閱讀《狼王夢》時,亦會仔細思考自身,了解生命的奇妙,感受生命的精彩。再給予讓兒童更深層次的理解生命的偉大。讓兒童通過自己的觀察,更深層次的明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讓兒童自己主動認知和了解社會,從小樹立正確的理念。優(yōu)秀的小說是由讀者和作者共同完成的,沈石溪的動物小說就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他會以人或動物的視角來描寫一段有趣的生活,這一段有趣的描寫完全符合兒童的心理,但是在這生活中卻暗含著需要自己細細揣摩才能明白的道理,激發(fā)孩子思考的欲望和探索的心理,沈石溪寫在動物小說中想表達的道理并沒有非常深邃,而是精準地把握在了兒童可以理解的范圍,讓孩子可以更有成就感的探索。
沈石溪的動物小說中常常包含著他自己在漫長的人生中的思考,一般而言,兒童的思維能力過于直白,而沈石溪的動物小說可以很好地引導兒童進行多方面思考,從不同的角度探討生命的真諦,正如蘇軾所說,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兒童可以在閱讀思考后明白多角度思考的重要性,三思而后行,讓兒童成為思維更全面的個體。
沈石溪自己曾經(jīng)說過,動物小說折射的是人類社會。動物所擁有的獨特的生存方式,以及生活哲學。應引起同樣具有生物屬性的人類所思考和借鑒,可以這樣說,我是為了生命而寫作。兒童可以通過沈石溪的小說,明白生活中的道理,從動物小說中看到動物為了生存所付出的犧牲,為了生活妥協(xié),讓兒童直視世界。促進其心智的成熟。更全方位的理解和適應世界。讓孩子明白世界的主體并不是單一的,在他們的盲區(qū)生命之花依舊綻放,世界遠比他們親眼所見豐富得多,從而激發(fā)兒童探索世界的欲望,憑藉好奇心的指引,主動學習和探索,從而更加豐富其自身。
沈石溪通過變換敘述角度,以合乎邏輯的想象和科學嚴謹?shù)耐评?,模擬動物的內(nèi)心世界進行心理描寫。盡管紫嵐自然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狼王,嚴苛到了過分的地步,但是我們?nèi)祟悘淖蠉沟纳砩峡吹缴臒崆?。追求理想的表現(xiàn)下潛藏著慈愛的母性。從紫嵐哺育乳汁中也可以看出,她十分偏愛伴侶長相相似的兒子黑仔,耗費了大半資源來培養(yǎng)他,他迷戀與黑仔相處的溫情,卻明白過分的溺愛,對于孩子的成長并沒有好處。為了孩子的成長,他毅然決然地放下了母親的溫情,讓孩子學會自己奪食,重拾生命中的野性,盧梭曾說過:“你可知道用什么方法準能使你的孩子獲得痛苦嗎?這個方式就是百依百順?!?/p>
紫嵐深刻明白這個道理,而作者沈石溪亦如此。他使用狼的口吻,以一種兒童更能接受的方式,讓兒童更加明白生命成長的真諦,了解每個生命成長的必然。作者獨具匠心的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真實感人的動物世界。由于科學觀察方式和藝術(shù)虛擬手法的結(jié)合,使其動物小說真實而精彩;讀者即能學到科學知識,又能獲得閱讀美感,他以獨特的敘述視角,深入動物內(nèi)心的描寫,避免了將動物小說寫成動物寓言的危險。
三.激發(fā)兒童對自然的敬畏
“除了我們?nèi)祟愅猓厍蛏线€有許多生命是有感情有靈性的,他們友愛的天性會喜怒哀樂,甚至有分辨善惡是非的能力,我們應當學會尊重動物,尊重另一生命形式,別把除了我們?nèi)祟愅獾钠渌际亲霾萁?。”這是沈石溪一直想在他的動物小說中表達的。人類一直與自然和諧相處,讀沈石溪的動物小說,讓兒童會理解尊重自然。在日常生活中,謙和有禮成為真正的君子。
沈石溪自己曾經(jīng)說過:“動物小說折射的是人類社會。動物所擁有的獨特的生存方式,以及生活哲學。應引起同樣具有生物屬性的人類所思考和借鑒,可以這樣說,我是為了生命而寫作?!眱和梢酝ㄟ^沈石溪的小說,明白生活中的道理,從動物小說中看到動物為了生存所付出的犧牲,為了生活妥協(xié),讓兒童直視世界。促進其心智的成熟。更全方位的理解和適應世界。讓孩子明白世界的主體并不是單一的,在他們的盲區(qū)生命之花依舊綻放,世界遠比他們親眼所見豐富得多,從而激發(fā)兒童探索世界的欲望,憑藉好奇心的指引,主動學習和探索,從而更加豐富其自身。
以上便是沈石溪以《狼王夢》為代表的系列動物小說寫作的初衷與目的,同時也是作者希望孩子們在閱讀小說后能夠體悟并厲行的。筆者希望我們的小學教師及父母在為孩子選擇讀物時,能夠了解這一點,并在閱讀過程中對孩子做出適當?shù)囊龑?,讓孩子領悟書的真諦,從而真正達到閱讀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楊若雯.試論沈石溪動物小說中的“抉擇”主題[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2(04):25-26.
[2]楊翌.沈石溪小說的動物形象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
[3]楊寧.多重視角下《狼圖騰》的生態(tài)美學解析[J].電影文學,2016(18):97-99.
[4]嚴靜.論《狼王夢》的文學教育意義[J].知識文庫,2019(13):6-10.
[5]神子洋.狼人——淺析《狼王夢》中的狼形象[J].散文百家(理論),2021(01):3-4.
[6]李博.論沈石溪動物小說《狼王夢》中母愛的異化[J].文學界(理論版),2010(10):88-89.
[7]馮瑾等.生態(tài)美學視域中的沈石溪動物小說研究——以《狼王夢》為例[J].綠色科技,2016(11):203-204.
(作者單位:淮陰師范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