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毛毛
九江,有一片湖水,兩岸蘆葦豐茂。順著湖水往山的深處走,就是陶淵明隱居的山麓。有故事的地方,總不缺有故事的人。很多年以后,吳豐強老師應(yīng)該還是會記得自己“出走”南下的那一天。對我們而言,吳老師一直寫著他自己的傳奇——追風趕月不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
一、學(xué)者之識
吳老師學(xué)識淵博,初見,你會覺得他犀利深沉。吳老師研究小說、研究戲劇、研究詩歌、研究哲學(xué)、研究文字學(xué)……他總說,自己像蝗蟲一樣到處亂啃。讀書時,吳老師每讀到關(guān)鍵處,都會圈畫下來,開心地說:“這個地方寫得好啊,正好給學(xué)生當例子。”所以,在吳老師的語文課上,學(xué)生是可以和一流的作家對話的?!吧赢斎鐚O仲謀,為師當為吳豐強”,這是學(xué)生給吳老師的評價。13屆學(xué)生呂晚晴,考到清華大學(xué),在準備校際辯論賽的時候,她還是羞澀地找吳老師幫忙。其實,水木清華園里的呂晚晴和吳老師的師徒緣只有幾個月的光陰。他們因辯論賽結(jié)識,這個學(xué)生銘記著吳老師的淵博和無私幫助。
早年間,在南區(qū),吳老師有一個讀書的地方。什么時候去找他,他都是在讀書。有卡夫卡的《城堡》、哈羅德·布魯姆的《西方正典》、米歇爾·??碌摹动偘d與文明》,科組搬家的時候,大家還找出了很多書,感覺這是一個學(xué)者的清潔的自留地。你一定會覺得這個地方很好,其實吳老師只有一張巴掌大的學(xué)生課桌,一雙藍布拖鞋。水杯、電腦、書籍,經(jīng)常局促地擠在一起,吳老師也局促地窩在課桌里。寒暑假,吳老師都是正常作息,日日堅持來這里讀書。后來,吳老師就帶領(lǐng)科組老師編了《中外名著導(dǎo)讀》,他還給學(xué)生開了一門選修課《哲學(xué)的慰藉》,療愈了許多學(xué)生。
吳老師有一雙黑亮的眼睛,他說:“現(xiàn)在讀書,但凡能讀到只言片語的精彩就會特別知足?!眳抢蠋熓冀K以研究者的姿態(tài)去閱讀,光陰沉淀了學(xué)者之識。
二、師者之慧
教師育人,需要激情澎湃,但不能因此咆哮課堂;教書育人,需要大愛滿懷,但不能因此情感綁架學(xué)生;教書育人需要無私奉獻,但不能因此犧牲健康。想做好這一切,都需要智慧,用智慧串起激情、愛和奉獻,照亮學(xué)生,也豐盈自己。吳老師恰好就是這樣一位老師。他的育人故事里都是“清亮的智慧之水”。
吳老師是這樣講隨筆的——高一新生剛?cè)胄_€不適應(yīng),感覺周圍高手如云,難免自卑。記得有一個女生在隨筆中說:“感覺來到新學(xué)校,自己太差了,像一滴水,快要被蒸發(fā)了。”吳老師在周記里點評道:“你是一滴水,不是蒸發(fā)了,更不會消失了,而是融到了一片優(yōu)秀的海洋里?!倍嗝辞擅?,既鼓勵這個自卑的女娃,也鼓勵了在場所有的學(xué)生。
吳老師是這樣講摘抄的——印象深刻的一次,有一個學(xué)生說:“人有三種自殺方式,而第三種自殺是殺死自己的欲望、懶惰,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要殺死那個不合時宜的自己?!睂W(xué)生講得很有道理,“殺死自己”擲地有聲,但也過于悲壯了。吳老師這時候說,“這種自殺也是自救??!”吳老師把學(xué)生的悲壯感又調(diào)回到一個合理的狀態(tài)。這樣的教學(xué)既符合思辨語文的教學(xué)要求,也符合人文主義的教學(xué)理念。最讓我們佩服的是,像這樣堪稱完美的點撥,每節(jié)語文課都有,精彩至極。
吳老師是這樣講考點的——吳老師講“情節(jié)”,重點在“情”。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篇課文中,吳老師問:“為什么要讓林沖聽陸虞候、富安、差撥三人說的話?因為他們?nèi)齻€人的對話調(diào)動、蓄積了主人公憤怒的情緒,實現(xiàn)情節(jié)的最后爆發(fā),同時積蓄讀者的憤怒情緒。林沖殺人不僅有正義感,而且引起讀者的痛快感?!眳抢蠋熇^續(xù)補充:“小說的高潮不僅是激烈的動作打斗、戲劇化的結(jié)局,而且是情感的蓄積達到了極致,達到了沸點?!碑敃r聽完,我們一愣,因為“情節(jié)”這個詞早就沒有生命力了,它就是一個考試術(shù)語,但吳老師的解讀復(fù)活了“情節(jié)”。
吳老師是一個敏感的人,對語言文字敏感,對學(xué)生的反應(yīng)敏感,故而他的育人故事里總會有許許多多“四兩撥千斤”的智慧案例,不勝枚舉。
三、長者之慈
吳老師好像越來越慈愛了,對學(xué)生慈愛,對后輩慈愛。記得有一次月考,吳老師班的默寫少了幾分。后來,我們開課代表會說:“課代表們,默寫是課代表負責的,工作安排不好,老師會批評的?!眳抢蠋煹膶W(xué)生說:“吳老師沒有批評我們,不過,有一天他沒有上課,自己在黑板上默默地把《長恨歌》默寫了一遍?!蔽覀冋痼@極了,可以想象那個畫面,吳老師拿著一支粉筆,密密麻麻寫滿一黑板,什么也不說,就下課了。這節(jié)課余音裊裊,讓學(xué)生回味無窮。
吳老師對后輩的照拂、提攜,實在是太多了。吳老師在做科組長的時候,幫助年輕人磨課。記得有一次,一位歷史老師說:“你們吳老師半夜坐在天臺上,一根接著一根抽煙,一直操心某某老師的課。”現(xiàn)在吳老師退了下來,依然不遺余力地幫助年輕人。遇到好的論文選題,他會提醒年輕老師及時寫下來。這或許就是長者之慈,這份慈愛是非?;趾甑?。
四、隱者之樂
很多年以前,東莞市評第一批學(xué)科帶頭人,吳老師堅持認為自己條件不夠,放棄了申請。后來評名師工作室,吳老師試著報了一次,但因為過了年齡,也就作罷了。我們都替吳老師感到惋惜,但是吳老師說自己性格不合適拋頭露面。吳老師總說,生命倉促,他想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近幾年,教育界也慢慢變得虛浮,故而,埋頭深根的教育工作者,淡泊寧靜的教育工作者,通達純粹的教育工作者,更值得我們尊重、敬畏!
其實,人像世界里的一粒塵埃,很多時候是“不被看見”的狀態(tài),一陣風、一朵云能都埋沒了塵埃。生命的水,也很快會沒過膝蓋。大抵是吳老師通達,他堅持做著自己認為最有意義的事情,依舊手不釋卷,依舊對學(xué)生、對后輩慈悲,依舊安靜地教書育人。吳老師樂在其中,也算是優(yōu)哉游哉。
“追風趕月不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吳老師是語文科組的春山,更是松山湖的一縷干凈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