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yǎng)理念下,全面加強高中生的德育工作已經成為當前教師關注的重點、教育的方向。高中教師在對學生開展德育時,必須遵循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德育理念,轉變傳統(tǒng)的德育模式,不斷提升高中生的德育效果?;诖?,本文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德育工作理念進行了全面、詳細的分析,并在新德育理念下分析了最佳的德育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教學;德育理念
中圖分類號:G40-012.9?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16-0083-02
引 言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傳統(tǒng)的“知識本位”教學理念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要求,逐漸朝著“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方向發(fā)展。尤其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其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和重要轉折點,學校唯有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全面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引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健康的人格、積極的心態(tài)、崇高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遠大的理想信念等,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加強高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面對新課程改革下的“立德樹人”要求,德育已經逐漸超越智育,成為整個教育體系的首要任務。全面加強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集中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有助于推動學生思想觀念的轉變,實現(xiàn)學生的良性發(fā)展。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特殊的階段,已經具備了初步的人格、信仰,但依然不夠成熟,極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全面加強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是對高中生思想道德進行約束的重要途徑,也是引領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途徑。
其次,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階段的教育必須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重點,不僅要強化學生的文化知識教育,還要關注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健全人格、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等。因此,在高中階段的教育中,強化學生的德育教育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最后,有助于推動新課程改革的有效落實。新課程改革要求高中教育必須深化、落實德育工作,最終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全面加強高中階段學生的德育教育,并將其與文化課程教學有機結合到一起,是推動新課程改革落實的必然選擇[1]。
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德育工作新理念分析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全面加強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新的形勢下,傳統(tǒng)高中德育工作的理念和模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育人要求。教師唯有立足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德育工作新理念,優(yōu)化和改進德育手段,才能不斷提高高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第一,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理念。在現(xiàn)階段,社會對人才的質量要求不斷提高。學生不僅要具有較高的專業(yè)技能,還要具備極高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職業(yè)素養(yǎng),積極的心態(tài),良好的個人品格等。因此,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為了使高中教育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必須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圍繞學生這一中心開展德育工作,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為德育目標,并在德育的過程中尊重學生、愛護學生。
第二,堅持科學發(fā)展觀。高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必須將德育工作的內容與當前社會發(fā)展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實際生活中的案例等相關內容有機結合起來,使德育與社會發(fā)展、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只有做到這一點,學生才能在熟悉的案例中感受到德育的重要性,進而更好地配合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2]。
第三,實事求是的原則。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必須以學生實際情況為出發(fā)點,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將德育內容與高中生的學習狀況、實際生活等結合起來,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德育目標。
三、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德育教育策略分析
(一)重視德育教育,重塑德育目標
長期以來,我國高中階段的教育存在嚴重的“重智育,輕德育”的現(xiàn)象。教師片面地認為只要學生成績好就可以,高考才是唯一的追求目標。同時,鑒于學生德育工作比較抽象,很難對其進行量化和評估,并且在短時間內難以取得成效。因此,教師不愿意將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學生德育教育上。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學校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片面性育人理念,在智育的基礎上,樹立科學的德育觀點。這就要求高中學校必須高度重視學校的德育工作,組織學校的教職工對德育工作的相關內容進行學習,充分體會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使其在日常教學中自覺滲透德育內容。另外,為了保障高中德育工作的順利展開,學校還必須提供一定的外部保障和條件,確保學生德育工作順利開展。
在以往的高中生德育教育中,德育目標與學生的心理特點相背離,教育內容比較空洞和籠統(tǒng)。教師基本上是以知識灌輸?shù)哪J綄W生進行德育。在這種片面的德育目標的指導下,根本無法提升高中德育的有效性。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學校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必須遵循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德育工作新理念,重新制定德育目標。具體來說,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校應圍繞三個方面重新設置德育目標。(1)一切為了學生。學校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必須以學生為根本和中心,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一切有利的條件,而并非傳統(tǒng)德育模式下的束縛、禁錮。(2)為了一切學生。高中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使其獲得獨立發(fā)展、快樂成長的權利。(3)對學生的一生負責。高中學校在開展德育工作時,不僅要為學生在學校的一切負責,還要為學生的一生負責,這是學生獲得更好發(fā)展的基礎[3]。
(二)創(chuàng)新德育教學方式,開展隱形教育
在以往高中德育工作中,教師所采用的德育教學方式比較陳舊,基本上是以權威的模式對學生進行壓制。在這種上傳下達、千篇一律的“說教式”教學模式下,高中德育教學效果不佳?;诖?,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下,高中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德育模式,積極開展隱形教育,使學生在無形中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最終實現(xiàn)德育的目標。
與傳統(tǒng)的“灌輸式”德育教育模式不同,隱形德育主要是從外部條件逐漸向內部心理過渡,并對個體產生作用?;诖耍咧邪嘀魅卧陂_展隱形德育教育時,應做到以下幾點。(1)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使學生在外部環(huán)境影響下,逐漸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積極樂觀的學習心態(tài),以及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具體來說,學校必須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創(chuàng)設一個“時時受教育、處處受感染”的教育環(huán)境,還要對校園進行“綠化、凈化、美化”,對校園的每個角落進行精心布置,通過懸掛名人字畫、名言警句等方式激勵學生,使學生在無形中受到教育;同時,學校還要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積極創(chuàng)建學習園地、榮譽欄、設置班訓等,使學生在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2)教師應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交流,充分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并在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借助自身的言談舉止影響學生,最終實現(xiàn)對學生的隱形教育。(3)高中各個學科的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結合教學內容,不失時機地融入與其相關的德育內容,使學生在學習文化課程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最終實現(xiàn)德育教育目標。
(三)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發(fā)展實施德育
在傳統(tǒng)高中德育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自身為中心,片面地向學生灌輸?shù)掠R。當前,這一傳統(tǒng)的德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課程理念下“以生為本”的育人要求?;诖耍處熢陂_展德育工作時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有針對性的德育教學。具體來說,一方面,針對高中生極容易犯錯的現(xiàn)狀,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必須耐心引導、理性教育,使學生明白自己在成長過程中所犯下的錯誤,引導學生改正,最終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另一方面,高中教師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要與學生平等溝通和交流,獲得學生的信任,使學生在遇到問題時主動與教師進行交流,進而使教師更好地開展德育工作。
(四)理論聯(lián)系實踐,強化德育效果
在以往的德育模式下,導致德育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就是將德育教育從實際生活中剝離出來。教師基本上是按照教材對學生進行相關的理論灌輸,忽視了德育工作的實踐性,導致學生在德育學習中出現(xiàn)了明顯的知行脫離的現(xiàn)象,以致德育效果不佳?;诖耍處熢陂_展德育工作時,必須結合德育教育的內容,從實際生活中選擇一定的素材融入課堂教學中,引領學生在熟悉的環(huán)境、學習素材中深化理解德育的相關內容;教師可以定期開展“德育主題”活動,引導學生針對某一個德育內容展開討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知識,并使其在討論的過程中升華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周末、節(jié)假日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包括“養(yǎng)老院送愛心”“山區(qū)支教”等,使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多方面感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結? ? 語
綜上所述,在“立德樹人”的育人理念下,全面加強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已經成為高中育人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直接決定了人才培養(yǎng)質量。因此,高中學校在落實學生德育工作時,必須緊緊圍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德育新理念,不斷加強對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高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曾瓊芳.芻議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J].才智,2020(16):164.
張忠.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討論[J].學周刊,2020(02):157.
賴德輝.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芻議[J].課程教育研究,2018(34):74-75.
作者簡介:薛玉林(1982.2—),男,江蘇海安人,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