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運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主要是指教師借助導學、互動及歸納等方式,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有效把握知識重難點,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強化。本文以初中數(shù)學教學實踐為切入點,對“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展開了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導學互動”;初中數(shù)學;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16-0034-02
引 言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方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導學互動”模式運用到課前、導入問題、學習反饋等不同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能力,使其在探究更多問題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習興趣,從而進一步提高其邏輯思維能力。
一、“導學互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作用
(一)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導學互動”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思維認知進行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認知思維和探究能力。將“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應用于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生學習基礎知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吸收和消化知識,從而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活躍學生思維,使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抓住課堂重點知識。另外,“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學習感受和主體地位,可以通過互動模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進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相互合作的能力?!皩W互動”模式下,教師和學生有更多的交流溝通的機會。通過互動,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問題調整教學策略,采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技能。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學生的學習熱情,對提高其課堂參與性和自主探究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學生熱情高漲也是教師順利、高效完成課堂教學的基礎。因此,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興趣驅使下快速完成學習任務,進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1]。另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需求,善于應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視覺感受,將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形象化,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采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從簡單、中等到困難,逐級引導學生探究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幫助學生做好知識遷移,實現(xiàn)通過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
(三)豐富學生學習內容
“導學互動”學習模式的最大特點是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因此,在教學開始之前,教師應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和制訂學習目標,從而正確引導學生進行互動學習,不斷完善和豐富學習內容。借助這種學習模式,學生可以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進行深入探究,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學習都應讓學生獨自完成,必要時,教師也應給予其有效的引導。比如,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明確預習內容和學習目標,然后向學生提問或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完成探究任務。又如,進行合作探究時,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認知,從網絡渠道獲取信息,然后總結個人觀點并與其他學生進行討論和分享。這樣,學生可以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延伸和拓展,拓展探究內容的深度,增長見識。
二、“導學互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引導學生預習,注重新課導入和提問方式
在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時,在選擇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有效掌握相關的數(shù)學規(guī)律、數(shù)學現(xiàn)象及數(shù)學知識,進而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在實際教學中運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的不同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對其中的重點、難點進行預習,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2]。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相關知識時,教師首先需要明確本章的內容,如三角形的邊、角、內角和等;然后應明確教學目標,如對三角形相關概念的理解,明確不同三角形中的中線、高等,并明確三角形的不同性質,能夠對三角形內角和進行證明等。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情境導入,對三角形的標志進行有效引入,如金字塔、交通標志等,然后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點進行預習。教師也可以設置有趣的小問題,如“任意繪制一個三角形,如果有一只小蟲從其中一點出發(fā),爬到另一點,能選擇哪些路徑,路徑都一樣長嗎?”教師可以借助問題開展后續(xù)的教學活動。
(二)借助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進行互動是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了保證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效果,教師要充分掌握不同方面的教學資源,并通過合理的教學互動及教學反思來提升教學質量。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教師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并在此基礎上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保證導學歸納、反饋訓練等不同環(huán)節(jié)的順利進行,從而保證初中數(shù)學“導”與“學”之間更好地進行融合,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三角形全等判定”相關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操作的方式,引導學生直觀感受全等三角形判定的相關內容,也可以準備教具,如投影儀、圓規(guī)、直尺等。之后,教師可以提出要求:“作一個角與已知角相等。”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想辦法用自己手中的圓規(guī)、直尺,畫出滿足題意的角,然后引導學生一起畫出所求的角。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了解三角形全等的條件,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掌握新的知識,還能發(fā)散思維,提升探究新知識的能力。
(三)強化作業(yè)練習,檢查鞏固課堂教學效果
“導學互動”模式下,在完成課堂教學后,教師應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的知識學習情況,為學生設計具有針對性的作業(yè)練習題,以檢驗和鞏固課堂教學效果。這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和思維特點,從基礎知識、概念理解及公式運用等方面進行作業(yè)設計。首先,作業(yè)的設計要將重難點知識區(qū)分對待,通過不同題型、不同難度的習題,實現(xiàn)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考查。其次,教師可以設計適合自己難度的作業(yè),讓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yè),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最后,作業(yè)練習題要具有啟發(fā)性和探究性。這樣才能讓學生在作業(yè)練習過程中反復練習和思考,在自我檢查的過程中尋求解題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在教學完人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全等三角形”的相關知識后,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作業(yè)練習:結合之前所學三角形知識,找出其與全等三角形的共同點和不同點。這樣的作業(yè)可以讓學生回憶舊知識,并結合課堂學習內容,復習全等三角形各角相等、各邊相等的一些特征,從而達到鞏固課堂學習效果的目的。
(四)加強交流互動,提高小組合作探究能力
“導學互動”模式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加強合作探究。首先,教師應創(chuàng)設平等、互助,利于合作交流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技巧,讓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實現(xiàn)合作學習、共同進步的教學目標。其次,教師要在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既要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又要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采用先學后教的方法,先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方式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學習。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合作探究軸對稱圖形的概念、特征、判斷方法等,讓學生在溝通和交流中,彼此分享自己對軸對稱圖形的理解與認知。這樣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同時提高小組合作探究能力。
(五)通過歸納總結,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導學互動”模式運用到課前預習、知識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數(shù)學現(xiàn)象、數(shù)學規(guī)律。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整合、匯總不同的數(shù)學知識點[3]。在對數(shù)學知識點進行歸納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把握其中的重點、難點,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不同的知識點,并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為學生后續(xù)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完函數(shù)相關內容后,教師可以將教學用的課件、視頻資源上傳到班級群中或相應的平臺上,并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學習;也可以幫助學生整理函數(shù)這一章不同的知識點,如圖象法、列表法、解析法等不同的方法,進行對比,同時引導學生對函數(shù)學習的思路、方向、應把握的重難點進行相應的分析、歸納及總結,從而時學生構建更加系統(tǒng)化的函數(shù)知識框架。此外,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拓寬相關知識范圍,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進而幫助學生以更的興趣投入具體的教學活動之中。
結? ? 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運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能夠優(yōu)化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促進學生從不同層面改進學習方法,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學習興趣的驅使下投入教學活動中。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其中的不足,優(yōu)化“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運用方法,從而提升教學的質量和實效性,進而為學生后續(xù)學習數(shù)學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朱建英.對初中數(shù)學“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相關問題的探討[J].名師在線,2020(18):85-86.
林芳.淺析“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J].求知導刊,2020(13):39-40.
劉本剛.初中數(shù)學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8(05):59.
作者簡介:何?。?978.10—),女,重慶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數(shù)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