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毅
這個世界上再亮的燈,也只能照亮人一時,
而心里的燈卻可以照亮一輩子。
得了年貨若干,我去了趟丈母娘家。屋里沒有人,燈也沒有亮,我將東西放下,因恐他們晚歸,便將樓梯口的那盞燈給點亮了。心里想著,這樣他們回來的時候,便不用摸黑了。
其實,屋外也有路燈,只是那路燈的燈光照不到屋子里面。如果不把屋里的燈打開,進門之后便得摸黑走上一小段路,而且從有光的地方進入沒有光的地方,光線的偏差總會讓人有些不適應(yīng)。留完燈,我便離開了。
這樣的點燈,可以說是有意識的,也可以說是無意識的,因為已然習慣了。
記得很多年以前,我還在讀初中的時候,上學放學都要自己騎自行車來回跑。從學校到家里,騎車需要約莫二十分鐘。冬天的天色暗得早,下午四點半天便黑了。那個時候,農(nóng)村的公路沒有路燈,我們常常要在夜色里小心翼翼地騎行。有一天回家晚了,我騎車在路上,發(fā)現(xiàn)有一輛摩托車一直跟在后面。我以為他要超車,便將自行車往邊上靠了靠。然而他并沒有超車,而是不急不緩地跟在后頭,車頭的燈亮亮的,為我照著回家的路。起初,我還以為自己遇到了壞人,不由得加快了騎行的速度,可是當我拐入家門口的那條小路,發(fā)現(xiàn)跟在后頭的人騎向了另一個方向,才明白他不過是怕我暗夜里騎車發(fā)生危險罷了。
我不知道那個人姓甚名誰,也不知道他是否與我認識,只是很多年過去了,我依然記得,那個沒有星光和月光的夜里,那一盞淺淺的燈光,為我照著夜行路。那燈不止照在路上,也照在我的心間。
人的善良是會傳遞的。長大以后,每每開車在路上,若是沒有路燈的地方有人騎著車緩緩而行,我也會放慢車速,為他們照一段路。
為人點燈就像贈人玫瑰,贈人玫瑰的人手有余香,為人點燈的人心有余光。與我這種偶一為之的人相比,我的身邊倒是有很多同事,譬如錢海軍、王軍浩、胡群豐,他們稱得上是真正的“點燈人”。他們有著電力方面的專業(yè)特長,且樂意用這特長去幫助別人。好些社區(qū)、村莊里的老年人家中的面板壞了,燈不亮了,都會打電話給他們,而他們從無怨言,無論是白天還是夜里,接到電話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趕去修理,而且從不拿一分一厘,甚至連水都不曾喝人家一口。
他們宛如魔術(shù)師一般,靈巧的雙手翻轉(zhuǎn)間,那些熄滅的燈又重新亮了起來。一戶人家,兩戶人家,一百戶人家,兩百戶人家,一千戶人家,兩千戶人家……慢慢地,被他們點亮的燈越來越多,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還在變得更多。
這個世界上再亮的燈,也只能照亮人一時,而心里的燈卻可以照亮一輩子。我想,對于那些得到“點燈人”幫助的人來說,他們感受到的除了眼前的光亮,必然還有心里的溫暖。這溫暖將伴隨他們余生,或者也將傳遞給更多人。
人生可貴,貴不過善良,愿我們都是別人生命旅途中可愛的點燈人。
摘編自《人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