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海
【關(guān)鍵詞】黨群關(guān)系 群眾工作 基層朋友 交友談心
【中圖分類號】D262.3 【文獻標識碼】A
2021年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開班式上強調(diào),“要拜人民為師,甘當小學生,特別要多交幾個能說心里話的基層朋友,這樣才有利于了解真實情況,才有利于把工作做好”①?!岸嘟粠讉€能說心里話的基層朋友”,話語樸實,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第一,有助于聆聽百姓心聲,了解基層實情。黨員干部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僅憑自己無法準確、迅速地獲取足夠的資料、數(shù)據(jù)和意見作為決策依據(jù)?!盎鶎优笥选碧幵诮鉀Q問題的第一線,對基層情況的掌握更加全面,對群眾所思所盼的了解更加具體。與基層朋友談談心里話,不僅是了解基層的情況,更是傾聽基層的心聲。黨員干部可以準確地收集各類信息,及時了解基層群眾的真實想法,更好地實現(xiàn)黨的政策措施與民眾訴求的“對接”。尤其是在社會發(fā)展迅速,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xiàn)的今天,如果黨員干部依舊高高在上,只會聽匯報、看材料,關(guān)在辦公室里閉門造車;在工作中僅憑印象和主觀臆想,拍腦袋決策,是無法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的。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要了解客觀實際,就必須深入群眾、深入實踐進行調(diào)查研究,把客觀存在的事實搞清楚,把事物的內(nèi)部和外部聯(lián)系弄明白,從中找出能夠解決問題、符合群眾要求的辦法來。”②這啟示我們,了解基層實情的最好方式就是與基層群眾交朋友,解決好基層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多與基層朋友談心里話。黨員干部只有深入基層,與基層群眾“零距離”接觸、進行心與心交流,才能摸到基層的脈搏,貼近群眾的心窩,培養(yǎng)起與群眾的深厚感情;才能了解方方面面的情況,從而把握基層群眾的真實想法。
第二,有助于深入交流意見,凝聚廣泛共識。溝通是交流雙方思想的互動表達,良好有效的溝通是交流思想、消除隔閡、達成共識的關(guān)鍵措施。黨員干部多交幾個能說心里話的基層朋友,正是希望借由朋友的身份,讓雙方敞開心扉進行深入的溝通。深入溝通不僅有利于信息的暢通傳達,使雙方了解彼此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更有利于雙方達成共識和諒解,化解矛盾和分歧,進而在深化黨群溝通互動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政策措施的執(zhí)行效率和效果。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個別黨員干部與基層群眾溝通交流的主動性不足,對基層實情的掌握不夠,導致與群眾的距離越來越遠、隔閡越來越深、感情越來越淡。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年輕干部要提高群眾工作能力。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真正成為群眾的貼心人”③。領導干部要想“真正成為群眾的貼心人”,就必須深入群眾、親近群眾,把群眾當親人、當朋友,多與群眾溝通交流,說說實在話、心里話。如果干群關(guān)系涇渭分明,缺少溝通,隔閡和矛盾只會越來越多。黨員干部只有與基層群眾交朋友,利用好“談心”這把鑰匙,耐心傾聽基層群眾的心聲,熱心為基層群眾辦事,才能達到通情達理、凝聚共識的目的,營造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和諧氛圍。
第三,有助于拉近黨群距離,加深情感共鳴。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言為心聲”,黨員干部經(jīng)常與基層群眾開展朋友式的談心談話,交流的不僅是思想,還有感情。雙方真誠的談心談話,不僅有助于信息的暢通傳遞,更能改善彼此的關(guān)系,拉近黨員干部與基層群眾的距離,增進基層群眾對黨員干部的認同,進而實現(xiàn)彼此情感、心理的親近與信任,最終促進各種問題的有效解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有少數(shù)干部不會同群眾說話,在群眾面前處于失語狀態(tài)。其實,語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識、是素質(zhì)。不會說話是表象,本質(zhì)還是嚴重疏離群眾?!雹茳h員干部找基層群眾談話雖然容易,但想要敞開心扉進行交流卻很難,雙方若是不熟悉、沒有足夠的信任,便無法實現(xiàn)談心的目的。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說到底,黨員干部要有對人民群眾的仁愛之心、關(guān)愛之情。只有帶著感情與基層群眾交朋友,帶著感情與基層朋友談心談話,才能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講所說,拉近黨群干群的關(guān)系,產(chǎn)生共振共鳴;才能讓群眾受到感染,更好地支持黨的政策、響應黨的號召。
第一,以心交心,以誠換誠,是與基層群眾交友談心的基礎。交朋友,貴在交心,重在用心。黨群關(guān)系的根本問題在于對待群眾的態(tài)度。用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基層群眾,是與其交友談心的思想基礎和情感基礎?;鶎尤罕娛峭ㄇ檫_理的,誰對他們用心,他們就愿意與誰交友談心。首先,態(tài)度上要真誠、交流中要真心。與基層群眾交友談心,最重要的是要全身心投入,切勿搞形式、走過場。只有以真摯的情感、貼心的交流做好群眾工作,才能讓群眾感受到真心和誠意,體會到被尊重、被理解、被重視,才能得到群眾的信任與擁護,讓群眾敞開心扉說出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其次,身子要沉下去,作風要提起來。黨員干部要主動下到基層與群眾交友談心,不能被動地等群眾找上門。要主動走出機關(guān)到群眾身邊,放下架子與群眾拉家常,撲下身子苦干實干,用真誠的態(tài)度、樸實的語言、踏實的作風,消除黨群干群之間的“生分感”。只有真正把基層群眾當作朋友、家人,群眾才愿意講真話、實話、心里話。最后,要常懷包容心,不怕逆耳話。基層的聲音不可能全是贊美的聲音,心里話往往是逆耳之言,卻常常更接近于真實。黨員干部要有胸襟雅量,對待群眾的不同聲音,需要包容、細心、辯證地去聽,讓群眾放下思想包袱。簡言之,黨員干部要敢于、樂于傾聽真話、實話,不能沉迷于阿諛奉承和言過其實的溢美之詞。
第二,善接地氣,善用方法,是與基層群眾交友交心的關(guān)鍵。與基層群眾交友談心不僅是一個態(tài)度問題,更是一個方法問題。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⑤。要想與基層群眾交友談心,必須講究方式方法。首先,要注意語氣,善接地氣。善于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語言同群眾展開交流,堅決避免形式主義。黨的思想理論和方針政策一般是對具體問題的抽象和概括,有時難以被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文化水平不高的群體所接受。對此,黨員干部要學會使用群眾語言,把政策文件上的“大道理”轉(zhuǎn)化成生動鮮活、簡單易懂的話語,既要聽懂群眾的話,也要讓群眾聽懂自己講的話。其次,要善于換位思考,感同身受。換位思考就是站在對方的立場和視角上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黨員干部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尊重群眾,站在群眾的立場思考問題,切實感受群眾的冷暖疾苦,只有這樣,才能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及時回應群眾的具體訴求,更好地給予群眾服務和幫助。最后,要暢通溝通渠道,健全制度機制。一方面,要建設多元暢通的溝通渠道,既要對已有的溝通渠道優(yōu)化升級,也要與時俱進地利用好網(wǎng)絡新媒體的優(yōu)勢,為基層群眾表達意見提供有效平臺;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程序規(guī)范、運行科學的黨群溝通制度機制,讓黨員干部與基層群眾的交友談心向常態(tài)化、標準化、制度化方向轉(zhuǎn)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