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立軍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受限于小學生的年齡以及學習能力等因素影響,學生對于許多知識并不能夠及時理解,導致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素質教育和新課改要求當前小學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探索有效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打造高效課堂。其中,問題導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能夠以問題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有效提高教學效果。文章主要分析了問題導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問題導學在小學語文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問題導學的有效應用策略,希望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塑造高效課堂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問題導學;應用
隨著新課改的深化發(fā)展,當前人們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不僅要傳授學生語文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打造高效課堂。在這樣的形勢下,教師探索新的教學方法,運用問題導學打破傳統(tǒng)語文教學“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就成為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一個有效途徑。教師通過設計合理的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以有趣的問題進行課堂導入,通過問題導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問題導學教學模式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加以改進和完善。教師應該重視對問題導學的研究和分析,結合新課標要求和教育實踐,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探索行之有效的問題導學教學模式,促進自身教學水平的提升,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指導。
一、 問題導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相對于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問題導學以問題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學習,教師通過設置科學的問題,從淺入深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涵,把握文章脈絡,提高學習效率。
(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教師更關注傳授學生基礎理論知識,提高學生學科成績,而忽略了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訓練和培養(yǎng)。這種模式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內容陳舊枯燥,教學方式單一,學生不僅不會產(chǎn)生學習興趣,還會產(chǎn)生厭學心理,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問題導學模式下,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有趣的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能夠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等,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這些問題自主思考和探索并解決這些問題,從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等,進一步增加學習的興趣。
(三)有助于塑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傳統(tǒng)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由于知識的枯燥以及教學方法的單一等,課堂氛圍是沉悶的,學生處于壓抑的學習狀態(tài)中,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問題導學模式下,教師能夠借助現(xiàn)代教育技術搜集優(yōu)質教育資源,豐富課堂內容,創(chuàng)設有趣的問題情境,有助于塑造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除此之外,問題導向模式下,教師能夠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有助于塑造和睦的師生關系,增加彼此的了解。
二、 問題導學在小學語文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不是完美的,有的教學模式只適用于某個特定的歷史階段等。問題導學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尚不成熟,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尚待解決。
(一)問題導學的教學任務比較沉重
相對于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問題導學教學模式中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設計問題,確保這些問題能夠與教學內容緊密聯(lián)系,同時又要保證這些問題在學生能力范圍之內,保證問題層層深入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等。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根據(jù)各班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教學任務沉重。問題導學模式下,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占用一定的時間,這些環(huán)節(jié)無法有效地把控,容易造成教學進度滯后等現(xiàn)象,影響教學效果。
(二)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和教學水平不足
問題導學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掌握問題導學的教學方法,能夠熟練運用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問題的設計也要科學合理等,對教師的要求比較高。但是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當前小學語文教師大部分已經(jīng)形成了成熟的教學風格,教學模式的轉變對教師形成了巨大的壓力。部分教師專業(yè)素質和教學水平存在不足,運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游刃有余,運用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存在比較大的不足。
(三)教師和學生教育觀念轉變存在障礙
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當前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學仍然是采用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教師和學生對于問題導學教學模式接受程度不高,強行使用教學效果還不如傳統(tǒng)教學模式。再加上當前學生的學業(yè)壓力比較大,教師和家長更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對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存在疑慮,支持力度不高。
三、 小學語文教學中問題導學的有效應用策略
(一)教師合理設計問題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問題導學教學模式首先應該合理設計問題,問題的質量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效果。教師設計的問題應該符合以下幾點要求:第一,設計的問題應該與教學內容緊密聯(lián)系,使學生通過這些問題能夠掌握相關的語文知識,確保教學效果。第二,設計的問題應該符合學生實際。如果教師設計的問題遠超出學生的理解范圍,那么問題導學的作用將被限制,問題導學就失去實際意義。如果教師設計的問題過于簡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不會開動腦筋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究,對學生自助學習能力的發(fā)展起不到任何作用。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該做好全面的調查和研究,了解學生的真實水平。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差異化的問題,可以設置三個層次難度的問題,滿足不同基礎的學生的需要,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在古詩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習能力差的學生設置解釋重點字詞的問題,為中等能力的學生設置解釋古詩詩句的問題,為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設置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問題。第三,設計的問題應該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設計問題應該從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出發(fā),而不是由教師來提供答案,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實際生活經(jīng)驗和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形成知識的遷移,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