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春燕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也發(fā)生了改變。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再以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為主。為了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效率,教師需要考慮如何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基礎上,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效率。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出現改變了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的弊端,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tǒng)語文的教學思想和模式。本篇文章詳細闡述了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當中的應用,旨在增強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達到高效語文閱讀課堂的目的。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能力養(yǎng)成的黃金時期,傳統(tǒng)小學語文閱讀只是單方面?zhèn)鬟f學生知識,忽略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太過單一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傳統(tǒng)教學方式同樣不利于學生日后的發(fā)展。為了培養(yǎng)具備綜合能力的人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必須轉變教學思維和教學方法。伴隨著新課改革的實行,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引入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其能夠為學生提供思考和合作學習的機會,便于學生主動投入到語文閱讀學習當中,對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
小學語文學習的重點在于閱讀和寫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需要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出發(fā),按照學生的特點調整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但是由于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一直忽略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在教學內容上面教師只會按照教材的要求傳授學生們語文知識點。傳統(tǒng)語文教學太過于依賴教材,教師的教學思維也受到了課本的限制。傳統(tǒng)語文教學方法和內容難以使用現代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正是落后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使學生對閱讀學習產生錯誤認識,學生經常會排斥語文閱讀知識點的學習。在學生眼中,閱讀教學并沒有給自己帶來學習的樂趣;相反學生體會更多的是語文閱讀教學內容的枯燥和乏味,學生無法從心底里喜歡上閱讀學習。
(二)落后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一直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其主要以“滿堂灌”“填鴨式”的方式進行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師生在教學當中的關系并不是對等的,教師在語文教學當中總是以上位者的身份或角色出現,而學生在語文教學當中總是以被動學習者的身份出現。這就導致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當中只是單方面地接受教師傳授的語文知識,而很少動腦思考答案背后的解題過程。學生不主動進行思考,也不注意發(fā)現學習當中存在的問題,這樣的學習方式將不利于小學生日后的學習和成長。閱讀是語言學習的一種形式或者載體,當學生不能主動探索語言結構和含義時將無法理清閱讀所講解的內容。學生只有在小學語文閱讀的學習當中,經常帶著疑問去學習,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文閱讀水平。但即使是學生能夠主動進行語文閱讀知識的學習,由于閱讀知識的復雜性,學生很容易失去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時,應開展多種多樣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增加閱讀教學的內容,豐富學生們日常的選擇,大大提升學生閱讀學習的參與度,讓更多學生喜歡上閱讀學習。
二、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一)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和理解能力
為了改變落后的小學閱讀教學現狀,教師需要采取分層次的教學方法。即將語文閱讀教學的知識點依據教學主題劃分成不同的層次。教師按照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進行逐一講解,最后再歸納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層次教學未能脫離傳統(tǒng)灌輸教學方式的影響,由于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當中的主導性,使得學生只能被動接受語文知識。這種教學方式仍未達成高效閱讀課堂教學的目的,同時也不能有效提升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學生的理性思維受到限制,自身的閱讀能力也就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合作學習的實施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機會。另一層含義是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合作學習的實施最大意義在于當問題發(fā)生時,學生的第一反應并不是求助于他人,而是首先嘗試著如何解決眼前的難題。當小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當中能夠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時,學生就能擺脫被動的知識學習狀態(tài),漸漸地成為課堂學習的掌控者。合作學習的應用讓小學閱讀教學變得更加高效,此外,合作學習也提高了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
(二)提高學生與他人的溝通和合作
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是人類社會覆蓋的范圍內,人都需要具備與他人合作的能力。進入現代社會以來,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提高了產業(yè)間聯(lián)系的緊密性。一個項目的完成往往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F代社會對于綜合性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多,合作能力自然也成了人才的一項基本能力。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往往取決于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語文閱讀當中引入合作學習模式除了能夠增加學生之間的團結能力之外,學生的競爭意識也會得到加強。合作閱讀學習的具體開展方式需要教師將學生劃分成幾個不同的小組,小組方面則依據教師提出的教學任務在內部開展進行合作學習。小組內成員通過相互探討、合作,相互之間交換對問題的看法等方式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三)重視品德修養(yǎng),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按照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上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注重學生解題技巧和應試能力的培養(yǎng)。而現階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則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主要目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再只是讓學生圈畫出文章當中的好詞好句,也不再是對個別句子或者段落的簡單賞析?,F階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在語文教師的引導下分析文章中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并且對某些知識點進行了拓展和延伸。教師通過宣揚文章當中主人公的優(yōu)良品質,號召學生們以文章當中的主人公為榜樣,不斷注重自身思想品德的修養(yǎng)。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模式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方法來改變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現狀。此外,學生也學會了閱讀學習的方法。在將合作學習法應用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后,語文閱讀教學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學生通過分組合作學習,在組內交換各自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同思維發(fā)生碰撞能夠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