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向利
許昌市大豆種植區(qū)由于連作、除草方式等多重因素,田間雜草群落發(fā)生較大變化,難以防治雜草數(shù)量增多,危害較大。
一、雜草主要形態(tài)特征
(一)刺兒菜
刺兒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芽繁殖為主,種子也可繁殖。根為水平生長,可產(chǎn)生不定芽。莖直立,株高可達1 m,上部可有分枝,被蛛絲狀白毛。葉互生,綠色,橢圓形或橢圓狀倒披針形,葉緣有細齒、有羽狀淺裂?;ㄐ虺暑^狀,小花多為紫紅色。果實為淡黃色扁橢圓形瘦果?;ü?—9月。
(二)反枝莧
反枝莧本地俗稱玉米菜,一年生草本植物,種子繁殖。莖粗壯直立,密生短柔毛,株高一般為20~100 cm,也有的在1 m以上,獨稈或分枝。葉互生,綠色至紫色,菱狀卵形至橢圓狀卵形,兩面和邊緣有柔毛。花序呈圓錐狀,頂生和腋生,刺毛多,綠色至紫色。果實為扁圓形胞果?;ü?—9月。
(三)馬泡瓜
馬泡瓜本地俗稱馬寶蛋,一年生草本植物,種子繁殖。莖蔓生,可匍匐也可攀緣,縈上每節(jié)均有卷須。葉單生,綠色,腎形或近圓形,葉面粗糙,有微柔毛?;ü邳S色鐘狀,具有3~5個裂片?;ü?—9月。
(四)通奶草
通奶草本地俗稱紅草,一年生草本植物,種子繁殖。莖直立,一般呈紅色,自基部分枝或不分枝,株高在60 cm以上,無毛或被稀疏短柔毛。葉對生,橢圓形或倒卵圓形,上部深綠色或略帶紫紅色,背部淡綠色,兩面可被稀疏柔毛?;ㄐ驍?shù)個簇生于葉腋或頂端,花冠白色?;ü?—10月。
(五)香附子
香附子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和種子均可繁殖。莖呈匍匐根狀和橢圓形塊狀。葉較多且短于稈,葉片窄長,無葉柄,葉脈平行。鞘棕色?;ㄐ虺仕霠钔勇菪?,較疏松?;ü?—9月。
(六)菟絲子
菟絲子為一年生纏繞寄生草本植物,種子繁殖。莖纖細黃色,分枝較多。無葉?;ㄐ虺市阈位蛐F傘形,側(cè)生,少花或多花簇;花冠白色壺形;花柱2個。蒴果球形,幾乎全為宿存的花冠所包圍。種子2~4粒,淡褐色,卵形?;ü?—9月。
(七)賊小豆
賊小豆又稱野綠豆,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種子繁殖。莖上部纖細,無毛或被疏毛。羽狀復(fù)葉,托葉披針形,小葉披針形至卵形、兩面無毛或被極稀疏糙伏毛。花序呈總狀,具3~4朵花,花萼鐘狀,花冠黃色。莢果及種子較家綠豆小,種子深灰色。花果期8—10月。
(八)蘿藦
蘿藦為多年生草質(zhì)藤本植物,葉和莖上均具乳汁,以根芽繁殖為主,種子也可繁殖。莖圓柱狀,蔓生,可匍匐也可攀緣,長度在3 m以上,下部木質(zhì)化程度高,上部較柔韌,淡綠色,有縱條紋,幼莖密被短柔毛,老柔毛漸脫落。葉卵狀心形,頂端尖,葉面綠色,葉背灰綠色?;ㄐ虺士偁罹蹅阈危干蛞竿馍?,被短柔毛,花冠為白色或淺粉色,具有5個披針形裂片?;ㄆ?—9月,許昌市豆田一般不結(jié)果。
二、雜草防治措施
(一)農(nóng)業(yè)措施
1.合理輪作。豆田惡性雜草較多時,可與單子葉植物如谷子、玉米等輪作,交叉使用除草劑進行有效防治,降低田間惡性雜草基數(shù)。特別是菟絲子、賊小豆和蘿藦發(fā)生較重的地塊,不建議種植闊葉類作物。
2.合理耕作。大豆種植前和收獲后采用深耕、翻耕、多耙等耕作方式,可以有效減少多年生雜草的根莖,減輕雜草危害。
3.培育壯苗。加強豆田肥水管理,可以培育大豆壯苗,提高大豆對雜草的競爭力,減輕危害。
(二)化學(xué)除草
1.刺兒菜。大豆播種后出苗前,每667 m2可用48%異惡草松(廣滅靈)乳油150 mL兌水30~50 kg噴施于土表。大豆2片復(fù)葉期,每667 m2可用25%氟磺胺草醚水劑100 mL,或48%苯達松(排草丹、滅草松)水劑200 mL,或84%氯酯磺草胺水分散粒劑2~4 g兌水30~50 kg噴施。
2.反枝莧。大豆播種后出苗前,每667 m2可用24%乙羧氟草醚20~30 mL,或48%甲草胺(拉索)乳油200~250 mL兌水30~50 kg噴施于土表。在雜草幼苗期,每667 m2可用24%三氟羧草醚水劑75 mL,或48%異惡草松乳油100 mL,或48%苯達松水劑200 mL,或25%氟磺胺草醚水劑50~75 mL兌水30~50 kg噴施。
3.馬泡瓜。大豆播種后出苗前,每667 m2可用24%乙羧氟草醚20~30 mL兌水30~50 kg噴施于土表。在大豆幼苗期,馬泡瓜2~3片真葉期,每667 m2可用25%氟磺胺草醚水劑100 mL,24%乳氟禾草靈乳油40 mL,25%氟磺胺草醚20~40 mL,或84%氯酯磺草胺水分散粒劑2~4 g兌水30~50 kg噴施。
4.菟絲子。土壤墑情差時,每667 m2可用48%地樂胺(仲丁靈、比達寧、硝苯胺靈、雙丁樂靈、止芽素)乳油200~300 mL兌水30~50 kg噴施于土表,施藥后立即淺耙松土。土壤墑情較好時,可在大豆播種后出苗前,每667 m2用48%地樂胺乳油200~250 mL,或50%乙草胺(禾耐斯、乙基乙草安)乳油100~200 mL,或72%異丙甲草胺(都爾)乳油150~200 mL兌水30~50 kg噴施于土表。若防治不徹底,可采用人工拔除,并帶至田外及時銷毀。
5.香附子。在大豆播種前,每667 m2可用75%甲磺草胺(磺酰唑草酮、磺酰三唑酮)干懸浮劑30~35 g兌水30~50 kg噴施于土表。在大豆播種后出苗前,每667 m2可用38.6%甲磺草胺懸浮劑70~100 g兌水30~50 kg噴施于土表。
6.通奶草。播后苗前每667 m2用50%丙炔氟草胺9~12 g+50%乙草胺乳油100~120 mL兌水30~50 kg噴施于土表,可有效防治大豆田通奶草和其他雜草。
7.賊小豆與蘿藦。大豆田賊小豆和蘿藦專用除草劑較少,若點片發(fā)生時,賊小豆可采用人工拔除,及時控制;蘿藦可用草甘膦定向噴霧防除,但不可直接噴灑到大豆植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