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蘋果造車的每一次傳言,似乎都能在車界引發(fā)一些恐慌的情緒。那么,蘋果究竟有什么值得害怕的呢?
怕他的資金嗎?據傳,蘋果手里握有千億級的現金,讓新老車企都羨慕不已。如果把這些錢砸向汽車,一定會讓汽車界地動山搖。但事實上,造車新勢力中也不乏不差錢的,如寶能、恒大等都是有名的金主,他們的入局怎么就沒有引起多大的恐慌呢?
怕他的營銷嗎?據測算蘋果在全球有10億以上的巨量果粉,但好像基本上不是靠營銷獲得的,甚至在輿論的聲討聲中果粉該漲的照樣漲。在這方面蘋果和特斯拉類似,說他們沒有營銷也不為過。大多數車企對營銷的十八般套路樣樣精通,而且還會不斷地花樣翻新,自然沒什么好怕的。
怕他的技術嗎?有一定道理。作為業(yè)界公認的實力最強的科技公司之一,蘋果在智能科技方面確實擁有大量的核心技術,不靠營銷照樣稱雄市場,靠的就是超前的技術和超強的產品力。但是蘋果的技術也不是無人能敵的,在手機領域,華為就對其發(fā)起了嚴峻挑戰(zhàn)并取得了可喜的戰(zhàn)績。如果把智能汽車所涉及的各種核心技術拆分開來,我們發(fā)現也沒有多少是蘋果獨有的,甚至很多單項技術蘋果并不是最領先的。
那么,蘋果造車一定還有別的殺傷力。
如果是像安卓那樣的開放式生態(tài),意味著誰都有機會與之合作。但蘋果最大的特點是他有自己獨立的操作系統和建立在此基礎上的排他的生態(tài)圈。蘋果如果在汽車領域再打造出一個類似蘋果手機的獨立生態(tài)系統,就意味著只有一部分人有機會與之合作,不僅相關的供應鏈必須選擇站隊,連消費者也要選擇站隊,或者說,到那時,汽車就會分成蘋果汽車和非蘋果汽車,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帶著夢想和資金,甚至帶著部分技術來造車的入局者,我們姑且稱之為新勢力1.0,而帶著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生態(tài)鏈來造車的,我們可以稱之為新勢力2.0,比如蘋果、華為、小米等,他們手里不僅有技術和強大的研發(fā)團隊,還有供應商、渠道商,更有動輒以億計的粉絲群體,自然殺傷力非同一般。期待這些即將登場的升級版新勢力,不單是給現有的車企帶來恐慌,更能給汽車產業(yè)帶來升級版的創(chuàng)新力量,給消費者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