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棟
(青島酒店管理職業(yè)技術學院,山東青島 266100)
由于世界人口數量的增加及其對動物性食品的強烈需求,加之人類和動物在競爭糧食,因此,亟需尋找和開發(fā)新的飼料原料來降低飼養(yǎng)成本,保持足夠的畜牧生產力。此外,玉米等大宗原料價格的不斷上漲,替代性原料有限,導致養(yǎng)殖成本持續(xù)升高。白頭翁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中國的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陜西、黑龍江等地的山崗、荒坡及田野間,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燥濕殺蟲的功效,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陳振華等,2014)。Silva等(2012)研究表明,白頭翁的總可消化養(yǎng)分達到725 g/kg,因此它可以成為中小型農場動物可行的替代性飼料原料。此外,白頭翁具有良好的干物質降解潛力,其可能被納入反芻動物飼糧中,以替代傳統(tǒng)的能量飼料(如玉米),進而降低飼料成本(Alves等,2007)。Magalhaes等(2014)研究表明,白頭翁具有飼喂反芻動物的潛力,因為它具有高含量的非纖維碳水化合物及可用于青貯的葉子。但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以確定這種替代原料在山羊日糧中的最佳替代水平及其對動物健康和生產的影響。因此,本研究以乳山羊為研究動物,研究日糧添加不同水平的白頭翁粉對乳山羊采食量、瘤胃發(fā)酵及乳成分的影響。
1.1 試驗設計試驗將64頭平均體重為(47.23±3.25)kg、泌乳期為(48.6±3.5)d的乳山羊隨機分為4組,每組4個重復,每個重復4頭(其中2頭帶有瘤胃瘺管),開展為期28 d的飼養(yǎng)試驗。對照組與處理組分別飼喂白頭翁水平為0、15%、30%和45%的全混合日糧,詳見表1。
表1 不同水平白頭翁粉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
1.2 養(yǎng)分攝入與消化試驗期間每天記錄飼料投喂量和剩余量,計算每天的日采食量,分析飼料中干物質、有機物、粗蛋白質、粗脂肪、中性洗滌纖維和酸性洗滌纖維含量。同時在試驗最后3 d通過直腸收集糞便,-20℃保存,測定指標與飼料樣品相似??偪上B(yǎng)分攝入量計算公式如下:
總可消化養(yǎng)分攝入量=可消化粗蛋白+可消化中性洗滌纖維+2.25×可消化粗脂肪。
養(yǎng)分消化參考Casali 等(2008)的研究方法測定。每天記錄乳山羊的泌乳量,采用近紅外光譜儀測定乳中脂肪、蛋白質、乳糖和總固形物含量,根據泌乳量計算乳成分每天的產量。4%脂肪校正乳計算公式如下:
1.3 瘤胃發(fā)酵及血清參數試驗結束當天,收集每個重復帶有瘤胃瘺管山羊的瘤胃液50 mL,立即用溫度計和pH計測定溫度和pH,參考郭善軍(2020)的方法分析瘤胃發(fā)酵參數。
1.4 統(tǒng)計分析所有數據均采用SAS軟件一般線性模型進行分析,采用Tukey法進行多重比較,P<0.05表示差異顯著。
2.1 白頭翁粉對乳山羊養(yǎng)分攝入量和消化的影響由表2可知,日糧白頭翁添加水平對乳山羊粗蛋白、中性洗滌纖維、酸性洗滌纖維和總可消化養(yǎng)分攝入量的影響無顯著差異(P>0.05)。30%白頭翁粉組干物質攝入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但對照組乳山羊粗脂肪攝入量和消化率、粗蛋白消化率及中性洗滌纖維、酸性洗滌纖維消化率顯著高于15%~45%白頭翁粉組(P<0.05)。對照組和30%白頭翁粉組乳山羊粗脂肪消化率顯著高于15%和45%白頭翁粉組(P<0.05)。
表2 白頭翁粉對乳山羊養(yǎng)分攝入量及消化的影響
2.2 白頭翁粉對乳山羊瘤胃發(fā)酵性能和血清參數的影響由表3可知,30%白頭翁組乳山羊血清氨氮濃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同時對照組乳山羊瘤胃異戊酸含量最高(P<0.05),瘤胃乙酸與丙酸比例及血清磷濃度最低(P<0.05)。30%和45%白頭翁組血清鈣濃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日糧白頭翁添加水平對瘤胃pH、溫度、乙酸、丙酸、丁酸濃度及血清葡萄糖、總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肌酸酐和尿素氮濃度的影響均無顯著差異(P>0.05)。
表3 白頭翁粉對乳山羊瘤胃發(fā)酵性能和 血清參數的影響
2.4 白頭翁粉對乳山羊乳成分的影響由表4可知,日糧白頭翁添加水平對4%脂肪校正乳、乳脂肪、乳蛋白、乳糖和總固形物含量的影響無顯著差異(P>0.05),同時乳脂肪、蛋白質和乳糖產量也無顯著差異(P>0.05)。30%白頭翁粉組泌乳量和總固形物產量較對照組顯著提高9.63%和9.48%(P<0.05)。
表4 白頭翁粉對乳山羊乳成分的影響
3.1 乳山羊養(yǎng)分攝入及消化率本試驗結果發(fā)現(xiàn),日糧添加白頭翁粉對大多數營養(yǎng)指標消化率無負面影響,但白頭翁糞顯著降低了中性洗滌纖維和粗蛋白表觀消化率。非飼用纖維來源的纖維可能比飼用中性洗滌纖維的填充度要低得多,這是因為它在開始顆粒較小時的填充度較低,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在瘤胃中的填充度也較低,因為其消化和離開瘤胃的速度更快(Miron等,2010)。Batista等(2002)報道,白頭翁粉中非纖維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可能導致高溶解度,同時其含有抗營養(yǎng)因子——單寧,這種抗營養(yǎng)因子可能是由于其中酚類化合物的存在導致蛋白質消化率降低的原因之一。
3.2 乳山羊瘤胃發(fā)酵性能瘤胃pH和溫度均不受日糧白頭翁添加水平的影響,同時以白頭翁粉替代玉米后,主要的短鏈脂肪酸如乙酸、丙酸和丁酸的產量無顯著差異,這與Medeiros等(2015)報道的結果一致,我們推測短鏈脂肪酸產量不顯著可能與日糧類型有關。隨著日糧白頭翁粉添加水平的升高,異丁酸和異戊酸濃度降低,這可能與瘤胃蛋白質降解率降低有關,從而降低了作為支鏈脂肪酸前體支鏈氨基酸的降解(Zhang等,2013)。不同日糧處理對血清葡萄糖、白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肌酸酐和尿素氮濃度均無顯著差異。
血清鈣磷濃度的升高暗示日糧添加白頭翁粉可以滿足乳山羊生長和維持產奶量需要的營養(yǎng)水平。
3.3 乳成分及效益日糧白頭翁粉添加水平達到30%時可以提高乳山羊泌乳量,說明白頭翁粉可以替代全混合日糧中的部分玉米,且不會對泌乳量產生負面影響,同時還會降低飼料成本。乳中成分結果也表明白頭翁粉是完全可用的低成本飼料資源,其中30%添加水平的白頭翁粉相對成本可降低5.8%,可以加強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山羊育種的發(fā)展。總固形物的提高也顯示白頭翁粉添加水平達到30%是可行性的,因此,在本試驗條件下,綜合考慮養(yǎng)分攝入量、瘤胃發(fā)酵指標及乳成分,白頭翁粉在泌乳期山羊日糧中的適宜水平為30%。
在乳山羊泌乳日糧中添加白頭翁粉對大部分養(yǎng)分攝入量、干物質、有機物消化率及瘤胃發(fā)酵性能無負面影響,綜合考慮采食量、瘤胃發(fā)酵性能及乳成分等指標,泌乳山羊日糧中白頭翁粉的適宜添加水平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