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繼偉 車升國 徐久凱 聶占聲 董立盛
摘 要:為了給本地區(qū)葡萄生產施肥提供理論基礎,觀測了典型農戶的葡萄肥料投入量、葡萄產量和經濟效益以及葡萄氮磷鉀養(yǎng)分吸收分配。結果表明,本地區(qū)葡萄種植戶肥料投入量氮肥1 757 kg/hm2、磷肥2 152 kg/hm2、鉀肥1 561 kg/hm2,遠超本地區(qū)推薦施肥量,氮、磷、鉀有機養(yǎng)分投入量分別占總養(yǎng)分的投入量的36.8%、32.6%和62.6%。葡萄氮養(yǎng)分吸收總量為100.42 kg/hm2,N素收獲指數(shù)0.43;磷養(yǎng)分吸收總量為61.96 kg/hm2,P素收獲指數(shù)為0.48;鉀養(yǎng)分吸收量148.29 kg/hm2。K素收獲指數(shù)0.53。氮、磷、鉀養(yǎng)分吸收比例約為1:0.62:1.48。
關鍵詞:葡萄;施肥;產量;養(yǎng)分吸收;效益
文章編號:2096-8108(2021)04-0027-04? 中圖分類號:S633.1? 文獻標識碼:A
Effects of Fertilizastion on Delayed Cultivation Yield
and Nutrient Uptake of Grape in Solar Greenhouse
TANG Jiwei1,CHE Shengguo2, XU Jiukai1, NIE Zhansheng3, DONG Lisheng3
(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CAAS, Beijing 100081, China;
2.Heze Foresty Bureau, Heze 274000, China; 3.Tianzhu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Tianzhu 733299,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grape fertilization, the fertilizer amount of input into orchard, grape yield, economic benefit and the absorp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nutrient were observ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ertilizer input was much higher than the recommended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this region, 1 757 kg/hm2 for N fertilizer, 2 152 kg/hm2 for P fertilizer, 1 561 kg/hm2 for K fertilizer. The ratio of organic nutrient input to total was 36.8%, 32.6% and 62.6%,
N absorption of grape for custom fertilization was 100.42 kg/hm2, and N harvest index was 0.48, while 61.96 kg/hm2 and 0.48 for P, and 148.29 kg/hm2 and 0.53 for K. The nutrient absorption ration of N, P and K was 1:0.62:1.48.
Keywords:grape; fertilization yield; nutrient uptake; benefit
葡萄(Vistis vinifera L.)種植歷史久,適栽區(qū)域廣,用途多樣,效益好。近年來,借以國家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農業(yè)供給側改革的政策扶持,葡萄產業(yè)發(fā)展迅速。2018年我國葡萄種植面積761.25 hm2,產量143.85 t,是1978年的27.5倍和131.5倍。隨著國家對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扶持力度的加大,葡萄規(guī)模化程度也逐漸提高。施肥作為提高葡萄產量、改善葡萄品質的一項重要農業(yè)措施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盲目施肥不僅導致養(yǎng)分資源浪費,無形中增加生產投入成本,而且極易造成果園土壤微生態(tài)惡化、養(yǎng)分失衡,制約葡萄高質量發(fā)展[1-3]。了解葡萄養(yǎng)分的吸收分配規(guī)律以制定科學施肥決策顯得尤為必要。因此,本文連續(xù)3年觀測了典型農戶的葡萄肥料投入量、葡萄產量和經濟效益以及葡萄氮磷鉀養(yǎng)分吸收分配,旨在為本地區(qū)葡萄高產、優(yōu)質、安全、可持續(xù)生產提供理論基礎與實踐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概況
試驗于威武市南天??h展開,該地區(qū)屬暖溫帶干旱、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區(qū),年均降水量350 mm,年均氣溫在-8~40 ℃,無霜期120 d,平均風速10 m/s,日照時數(shù)2 500~2 700 h。土壤類型以粉砂質壤土為主,耕層土壤pH7.5,有機質含量29.4 g/kg、全氮1.51 g/kg、全磷0.93 g/kg、全鉀18.9 g/kg[4-5]。該地區(qū)經濟發(fā)展較為落后,為推動鄉(xiāng)村振興和脫貧攻堅,近年來大力發(fā)展日光溫室葡萄栽培。
選取5位有代表性的農戶的葡萄大棚,浦春山(PCS1)、王德川(WDC)、錢永福(QYF)、浦春山(PCS2)、董立盛(DLS),自2012-2014年開展田間定位調查研究,其中錢永福大棚由于產量效益等原因2014年排除。四戶溫室大棚設計樣式較為一致,日光溫室大棚東西走向,長53 m、寬8.5 cm、高5.20 m、墻體厚1.5 m、后墻高3.10 m,脊部留1 m寬的通風口。
1.2 測定項目與方法
記錄整個生長期肥料使用情況。收集各小區(qū)葡萄生長期間夏剪的枝葉、落葉、冬季修剪的枝條、果實。
1)生長期間枯枝落葉的干物質產量和養(yǎng)分含量的測定:5月下旬至12月上旬,隨機選擇兩行(溝)葡萄,掛大網袋收集抹去的芽,摘除的主梢、副梢,除去的卷須,疏掉的花、果穗,打掉的老葉等,稱鮮重;曬干稱干重,同時取小樣作養(yǎng)分測定。
2)葡萄果實的干物質產量和養(yǎng)分含量的測定: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中旬,記錄全棚的果實產量,隨機取果實樣品,稱鮮重;到實驗室用刀切開高溫殺青15~30 min(105 ℃)、低溫烘干(50~70 ℃),稱干重,同時取小樣作養(yǎng)分測定。
3)收獲后落葉的干物質產量和養(yǎng)分含量的測定:2月上旬,隨機選擇兩行(溝)葡萄,收集落葉,稱鮮重;曬干稱干重,同時取小樣作養(yǎng)分測定。
4)冬剪枝條的干物質產量和養(yǎng)分含量的測定:2月上旬至3月上旬,隨機選擇兩行(溝)葡萄的冬剪枝條,稱鮮重;曬干稱干重,同時取小樣作養(yǎng)分測定。
樣品室內烘干后再風干磨碎,過0.25 mm篩,密封儲存?zhèn)溆?。葉片、枝條、果實常規(guī)室內化學測試分析方法測定全N、全P和全K含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肥料投入量
表1顯示,葡萄日光溫室延后栽培一般氮肥投入量平均1 757 kg/hm2,其中化肥氮投入量平均為1 111 kg/hm2,占總氮肥投入的63.2%;磷肥投入量平均2 152 kg/hm2,其中化肥磷投入占67.4%,約為1 451 kg/hm2;鉀肥投入量平均達1 561 kg/hm2,其中化肥鉀投入583 kg/hm2,占總鉀肥投入得37.4%。這一研究表明,本地區(qū)氮肥、磷肥投入主要依靠化肥,而鉀主要來源有機肥料的施入。
2.2 葡萄養(yǎng)分含量測定
表2~4顯示,施肥后日光溫室延后栽培葡萄夏季枝葉、冬季落葉、冬剪枝條和果實的氮含量分別為27.77、18.14、7.54和9.03 g/kg,磷含量分別為7.14、3.46、2.35和2.67 g/kg,鉀含量分別為26.11、17.88、9.83和13.69 g/kg。這一結果表明,日光溫室在常規(guī)施肥后夏季枝葉的氮、磷和鉀含量顯著高于冬季落葉、冬剪枝葉和果樹中的養(yǎng)分含量;葡萄果實中的鉀含量明顯高于氮、磷含量。
2.3 葡萄養(yǎng)分吸收分配特征
表5顯示,日光溫室延后栽培葡萄在常規(guī)施肥后氮養(yǎng)分吸收總量為100.42 kg/ hm2,其中夏季枝葉、冬季落葉、冬剪枝條和果實的氮吸收量分別為33.26、15.95、7.66和43.45 kg/ hm2。N素收獲指數(shù)0.32~0.50,平均為0.43。表6顯示,相同栽培條件下葡萄磷養(yǎng)分吸收總量為61.96 kg/ hm2,其中夏季枝葉、冬季落葉、冬剪枝條和果實的氮吸收量分別為19.55、7.02、5.66和61.96 kg/ hm2。P素收獲指數(shù)0.36~0.55,平均為0.48。表7顯示,日光溫室延后栽培在常規(guī)施肥后葡萄夏季枝葉、冬季落葉、冬剪枝條和果實的鉀吸收量分別為37.94、19.14、12.47和78.74 kg/ hm2。K素收獲指數(shù)除QYF偏低外,其余約在0.55。
葡萄氮、磷、鉀養(yǎng)分吸收比例約為1:0.62:1.48。這一研究表明,鉀不僅收獲指數(shù)明顯高于氮、磷,吸收量也顯著高于氮磷的養(yǎng)分吸收量,體現(xiàn)了鉀在提高葡萄產量、改善葡萄品質的重要性。
2.4 葡萄產量和經濟效益分析
表8顯示,日光溫室延后栽培葡萄在進行常規(guī)施肥后產量和經濟效益2012-2014年分別為34.8、17.0、20.6 t/hm2和50.9、22.6、27.9萬元/hm2。2013年10-11月成熟期、2014年8月葡萄膨果期遭遇較長時間異常天氣低溫陰雨,導致葡萄產量較2012年明顯降低。受農戶之間的修剪、病蟲害防治、施肥等管理水平差異的影響,農戶之間葡萄產量和經濟效益差異很大。這一研究結果表明,提高農戶的施肥水平、管理技術對提高果農的產量水平和經濟效益尤為必要。
3 討論與結論
本地區(qū)葡萄種植戶肥料投入量氮肥1 757 kg/hm2、磷肥2 152 kg/hm2、鉀肥1 561 kg/hm2,遠超本地區(qū)推薦施肥量。果農單一追求高產而盲目施肥,往往導致養(yǎng)分投入量遠遠超過肥料的科學用量。肥料過量投入現(xiàn)象在各地區(qū)葡萄園比較普遍。河北、山西等省份葡萄主產區(qū)養(yǎng)分投入量超過推薦用量50%以上,同時氮、磷、鉀養(yǎng)分投入比例不平衡,氮素投入過多而鉀素投入明顯偏低[6-7]。相對于其他地區(qū)果園有機肥投入不足,本地區(qū)果農對有機肥料較為重視,氮、磷、鉀有機養(yǎng)分投入量分別占總養(yǎng)分的投入量的36.8%、32.6%和62.6%。有機肥是各種養(yǎng)分的載體,氮(N)、磷(P2O5)、鉀(K2O)總養(yǎng)分含量牛糞達41.1 g/kg。有機肥經果園土壤微生物分解,可增加土壤有效養(yǎng)分庫,提高土壤供肥能力,改善土壤結構、增加果樹產量、改善葡萄品質。但是,往往果農在投入有機肥未響應降低化肥的用量,從而造成肥料的過量投入。本地區(qū)研究表明,投入氮肥可顯著提高葡萄產量,但氮肥超過450 /hm2、鉀肥超過450 /hm2時,葡萄產量不僅不會隨著肥料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甚至會有所降低。張興國等(2018)在陜西省榆林市、周興本(2015)在沈陽農業(yè)大學葡萄實驗園等均研究表明,當肥料用量超過一定閾值時,會產生報酬遞減效應[1,8-10]。
參考文獻
[1]周興本.水肥配比對葡萄生長發(fā)育、氮代謝及水肥耦合效應的研究[D].沈陽:沈陽農業(yè)大學,2015.
[2]柴秀萍,張艷萍,張世成,等.不同施肥對釀造葡萄“蛇龍珠”果實產量和質量的影響[J].林業(yè)科技通訊,2018(10):65-66.
[3]張 杰,韓 建,孫卓玲,等.滴灌施肥對紅地球葡萄產量、品質及土體氮磷鉀分布的影響[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19,25(3):124-134.
[4]殷常青.高寒地區(qū)溫室延后栽培葡萄調虧灌溉試驗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學,2017.
[5]車升國,唐繼偉,聶占聲,等.優(yōu)化施肥對延遲栽培葡萄產量和養(yǎng)分吸收的影響[J].北方園藝,2020(23):24-30.
[6]馬振朝,王嘉瑩,龐新宇,等.河北省葡萄施肥現(xiàn)狀及節(jié)能減排潛力分析[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8(5):143-147.
[7]王 敏,馬小河,趙旗峰,等.山西產區(qū)葡萄園施肥現(xiàn)狀、存在問題與對策建議[J].山西果樹,2019(2):31-32.
[8]孫聰偉,楊麗麗,陳 展,等.施氮量對巨峰葡萄生長和果實品質的影響[J].河北農業(yè)科學,2017(5):38-41.
[9]張興國,胡笑濤,冉 輝,等.不同施肥處理對溫室葡萄園土壤速效養(yǎng)分含量的影響[J].排灌機械工程學報,2018,36(11):129-134.
[10]孫 美,李棟梅,董業(yè)雯,等.養(yǎng)分供應量對玫瑰香葡萄礦質元素和水分吸收的影響[J].西北植物學報,2017(3):526-533.
收稿日期:2021-03-11
第一作者簡介:“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2016YFD0200403)
通訊作者:唐繼偉(1965-),男,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農田土壤肥力研究。
E-mail:tangjiwei@caas.cn